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PRRSV感染对猪树突状细胞表型及细胞因子分泌能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22 18:21

  本文关键词:PRRSV感染对猪树突状细胞表型及细胞因子分泌能力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树突状细胞 细胞免疫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被称为“猪蓝耳病”,是对世界猪养殖产业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可引发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及仔猪的呼吸系统疾病。病毒不但可以对机体产生损伤,还可以造成免疫抑制性危害,使其免疫力降低,对猪的其他的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从而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其他的疾病。如何有效的防治该病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兽医工作者们研究的焦点。目前我国对PRRS的免疫主要靠接种灭活疫苗进行预防,对PRRSV在猪体内的免疫细胞间发生的反应还是知之甚少,因此,通过对猪体免疫细胞的研究,能够对我国PRRSV的防制能够提供新的思路。树突状细胞作为机体细胞免疫反应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不仅可以激活初始型T细胞发生免疫反应,而且在调节免疫反应的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诱导免疫耐受。DC在受到不同的抗原刺激后分泌出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诱导着T细胞的分化,在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是利用PRRSV感染体外培养的猪树突状细胞,通过对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抗原变化以及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变化,可以为PRRSV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1)本研究通过细胞的体外培养,成功的从猪外周血中分离并培养出猪外周血树突状细胞。(2)通过病毒的扩增技术,使PRRSV在Mac-145细胞中进行扩增繁殖。(3)利用先进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出PRRSV对树突状细胞感染后的表面抗原CD1表达降低,CD80表达升高,SLA-II表达升高。(4)将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通过ELISA技术检测出感染病毒后细胞分泌的TNF-α、INF-γ、IL-6、色氨酸与IDO升高,IL-10降低。(5)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并分析出细胞在受到病毒感染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量增高。得出猪DCs主要通过分泌高水平的细胞因子在对抗PRRS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树突状细胞 细胞免疫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8.2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9
  • 第一篇文献综述9-19
  • 第一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概述9-17
  • 1.1 PRRSV概述9
  • 1.2 病原学9-10
  •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致病机理10
  • 1.4 机体对PRRSV感染的免疫10-14
  • 1.5 PRRSV的诊断14-17
  • 第二章树突状细胞17-19
  • 2.1 树突状细胞17
  • 2.2 树突状细胞的起源与分化17-18
  • 2.3 国内外DC的研究进展18-19
  • 第二篇研究内容19-42
  • 第一章 PRRSV感染对猪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影响19-32
  • 1.1 试验材料19-20
  • 1.2 试验方法20-25
  • 1.3 结果25-29
  • 1.4 讨论29-30
  • 1.5 小结30-32
  • 第二章 PRRSV感染对猪树突状细胞因子分泌能力的影响32-42
  • 2.1 试验材料32
  • 2.2 主要溶液的配制32-34
  • 2.3 试验方法34-38
  • 2.4.结果38-40
  • 2.5 讨论40-41
  • 2.6 小结41-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50
  • 附录50-51
  • 作者简介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金柱;宋佰芬;崔玉东;;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2年02期

2 张霞,程富胜,董鹏程,程世红,金莉;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学上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2003年07期

3 黄文强;宋晓平;;多糖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08期

4 陆小鹏;李剑;孙正华;赵娜;刘洁;张华堂;;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2+2”快速法培养及其鉴定[J];动物学研究;2008年04期

5 沈海燕;赵明秋;琚春梅;张学涛;康艳梅;陈金顶;;猪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主要免疫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0年05期

6 聂晓华;遇奇;李建东;李焕荣;崔德凤;;猪血源树突状细胞诱导培养与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1期

7 王彩虹,佘锐萍,刘环;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J];国外畜牧科技;2001年03期

8 张辉;曹曼丽;王贝贝;;猪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扩增[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9 李冉;王桂军;王汉清;赵圆圆;朱英奇;王蓓;孙裴;秦爱建;;鸡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分化及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1年09期

10 李冰玲,佘锐萍;一种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J];中国兽医杂志;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应明;万涛;陈国友;夏大静;周向阳;修方明;张意;曹雪涛;;树突状细胞来源的钙粘着相关蛋白新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王胜军;王丽莉;李坚;许化溪;;肺癌患者胸水中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和初步鉴定[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徐克成;牛立志;郭子倩;张德春;左建生;;树突状细胞及其在癌肿治疗中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何广胜;邵宗鸿;和虹;刘鸿;施白;洁均;曹燕然;Q,

本文编号:1079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079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f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