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及其控制机制
本文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及其控制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植硅体 氮肥施加 季节变化 植硅体碳汇 退化草地 湿地 生境
【摘要】:植硅体(phytolith)是在植物根-茎-叶系统细胞内或细胞组织间硅化而形成的非晶质二氧化硅,常包裹约1%~6%的有机碳(phytolith-occluded carbon,PhytOC),即植硅体碳。植硅体碳在植硅体坚硬外壳的保护下,可以在土壤和沉积物中保存几千年。我国草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草地生态系统具有分布面积广和植硅体含量高等特点,其植硅体碳汇潜力非常巨大。因此了解草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的潜力及调控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选取了湿地、退化草地和不同生境中狗尾草进行研究。采集草地土壤和草地植物地上部分。利用偏硼酸锂熔融法、微波消解法和Walkley-black消解法,测试和分析植物中的硅素(SiO_2)含量、植硅体含量以及植硅体碳含量的变化特征,探索湿地生态系统植硅体含量及植硅体碳汇的季节变化特征,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植硅体含量及碳汇潜力对氮肥施用的响应,以及不同生境类型中狗尾草硅素分布特征。为草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科学参考。(1)对湿地不同植物组织中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季节变化的研究表明,从五月份到十月份湿地植物各组织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叶茎和叶鞘叶。不同植物组织中的植硅体含量在七月份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时间变化含量逐渐降低。植硅体含碳量和植硅体碳含量总体上呈生长初期大于末期。不同植物组织中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的季节性规律表明,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组织内phytolith-Si可能具有向植物根部或者土壤中进行“营养回流”的特点。因此,结合环境和经济效益,合理的湿地管理措施(如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收割时间)可以有效提高湿地的植硅体碳汇潜力。(2)对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退化草地植硅体含量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氮肥施加可以显著地影响植物植硅体含量(0.98%~2.94%)。在施肥处理10 g N m~(-2) year~(-1)和20 g N m~(-2) year~(-1)水平下,植物植硅体含量相对于对照处理0 g N m~(-2) year~(-1)变化不大,在施肥处理30 g N m~(-2) year~(-1)和50 g N m~(-2) year~(-1)水平下植硅体含量急剧下降。虽然低氮水平下施肥处理对植物植硅体含量影响较弱,但对植硅体含碳量和植硅体碳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在施肥处理20 g N m~(-2) year~(-1)水平下分别达到最高值4.36%和0.11%。此外,氮肥施加可以提高草地的植硅体碳产生通量,变化范围在0.003~0.021 t CO_2 ha~(-1) year~(-1)之间,在20 g N m~(-2) year~(-1)处理下,植硅体碳产生通量最高。更有意义的是,氮肥施加对退化草地植物植硅体碳汇量产生了700%的增长率。如果中国有一半的退化草地采用施加氮肥的措施进行退化修复,即使其植硅体碳产生通量只达到本研究中增长率的一半(350%),那么中国退化草地植硅体碳汇潜力仍可以提高60%。这一研究表明,氮肥施加不仅仅是修复退化草地的有效措施,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退化草地植硅体碳汇潜力,从而间接地缓解全球气候变暖。(3)在对不同生境下狗尾草硅素含量变化的研究中发现,依据狗尾草硅素含量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计算得到不同生境类型中狗尾草硅积累通量,其变化趋势为:无树河岸坡地河岸树下草地,路边和人工建筑旁两种生境类型中狗尾草硅素积累通量最低。随生境类型的变化,狗尾草的硅素含量及生物量具有明显变化。在不同生境类型中,无树河岸生境下的狗尾草硅素含量、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和硅积累通量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关键词】:植硅体 氮肥施加 季节变化 植硅体碳汇 退化草地 湿地 生境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文献综述10-17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10-12
- 1.2 植硅体的性质、化学稳定性及其碳汇潜力12-14
- 1.3 草地生态系统的植硅体碳汇潜力研究14-15
- 1.4 存在问题15-16
- 1.5 技术路线16-17
- 2 湿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的季节变化研究17-27
- 2.1 材料与方法17-19
- 2.1.1 样地概括与样品采集17-18
- 2.1.2 样品处理与测试18-19
- 2.1.3 数据处理19
- 2.2 结果与分析19-23
- 2.2.1 不同植物各组织植硅体含量和植硅体碳含量分布19
- 2.2.2 不同植物组织植硅体含量和植硅体碳含量的时间变化19-23
- 2.3 讨论23-25
- 2.3.1 植硅体硅是否随着植物组织的老化而迁移23-24
- 2.3.2 湿地植物植硅体碳汇机制24-25
- 2.3.3 对湿地植硅体碳汇的启示25
- 2.4 小结25-27
- 3 氮肥施加对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的增汇作用研究27-36
- 3.1 材料与方法27-29
- 3.1.1 试验设计27
- 3.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27-28
- 3.1.3 数据处理28-29
- 3.2 结果29-30
- 3.3 讨论30-34
- 3.3.1 氮肥施加对退化草地植物植硅体碳汇能力的影响30-33
- 3.3.2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潜力:以中国为范畴33-34
- 3.4 小结34-36
- 4 生境对狗尾草硅分布的影响及其对植硅体碳汇的指示36-44
- 4.1 材料与方法36-38
- 4.1.1 研究区概况36
- 4.1.2 研究方法36-37
- 4.1.3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37
- 4.1.4 数据处理37-38
- 4.2 结果38-40
- 4.2.1 不同生境类型下狗尾草生物量和硅素含量的变化38
- 4.2.2 不同生境类型下狗尾草硅素积累通量的的变化38-40
- 4.3 讨论40-43
- 4.3.1 生境对狗尾草硅分布和积累的影响40-42
- 4.3.2 对提高草地植硅体碳汇的启示42-43
- 4.4 小结43-44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44-46
- 5.1 研究结论44-45
- 5.2 研究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53
- 个人简介53-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桂云;栾丰实;蔡凤书;于海广;方辉;文德安;;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土壤样品植硅体研究[J];考古;2004年09期
2 介冬梅;刘朝阳;石连旋;刘红梅;葛勇;;松嫩平原不同生境羊草植硅体形态特征及环境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04期
3 李自民;宋照亮;李蓓蕾;蔡彦彬;;杭州西溪湿地植物植硅体产生及其影响因素[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丁新泉;刘敏超;闫翠香;;土壤植硅体碳积累潜力影响因素分析[J];土壤通报;2014年03期
5 张瑾;李辉信;李德成;张甘霖;;雷琼地区玄武岩发育时间序列土壤中植硅体特征及其发生学意义[J];土壤学报;2011年03期
6 左昕昕;吕厚远;;我国旱作农业黍、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估算[J];科学通报;2011年34期
7 耿云霞;李依玲;朱莎;朱精精;姜俊丞;牛洪昊;介冬梅;;盐碱胁迫下羊草植硅体的形态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2011年11期
8 李自民;宋照亮;李蓓蕾;;白洋淀芦苇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硅体的产生和积累研究[J];土壤学报;2013年03期
9 李自民;宋照亮;姜培坤;;稻田生态系统中植硅体的产生与积累——以嘉兴稻田为例[J];生态学报;2013年22期
10 李蓓蕾;宋照亮;姜培坤;周国模;李自民;;毛竹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泉;;关于国际植硅体分类命名进展的介绍[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七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顾延生;Deborah M.Pearsall;赵志军;;东南亚栽培水稻、野生水稻植硅体形态特征对比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七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程洁;顾延生;;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现代植物植硅体形态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徐德克;李泉;吕厚远;;棕榈科植物植硅体形态分析及其环境意义[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吕厚远;廖淦标;;植硅体在海岸带环境和飓风沉积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左昕昕;吕厚远;;我国旱作农业黍、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估算[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7 赵洁;顾延生;;全新世以来望东洋高山湿地环境演化的植硅体记录[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蔡U,
本文编号:1112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11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