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摘要】:为了解吉林省各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以便于科学合理防治该病,对长春市、吉林市、白城市以及延吉等多个大型奶牛场200份乳样进行了细菌分离与鉴定,并对其主要致病菌进行敏感药物筛选试验。结果显示,导致吉林省奶牛乳房炎发生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以及停乳链球菌等,在检出的267株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8株,占36.70%;无乳链球菌65株,占24.34%;停乳链球菌57株,占21.35%;大肠埃希菌43株,占16.10%;其他菌4株,占1.5%。4种病原茵对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肟以及万古霉素均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因此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肟以及万古霉素可以作为吉林省奶牛乳房炎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50204024NY)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吉教科合字[2016]第205号)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01611439025)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重点学科项目(吉农院合字[2015]第X50号)
【分类号】:S858.23
【正文快照】: 奶牛乳房炎是由微生物或物理、化学因素等刺激奶牛乳腺组织所发生的一种炎症疾病,其特点是乳汁理化性质以及乳腺组织病理学均发生变化,对机体影响较大[1]。该病是机体常见病,也是多发病,可以导致患病奶牛产奶数量下降、奶品质下降、繁殖能力降低、死淘率增加、治疗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利,李金勇,牛金刚;自制简易牛乳导管治疗奶牛乳房炎[J];中国奶牛;2000年06期
2 李有业;奶牛乳房炎的高频电磁波疗法[J];当代畜牧;2000年05期
3 古兴忠;奶牛乳房炎防治[J];甘肃畜牧兽医;2000年04期
4 辛宏量,刘子刚,张新慧,母洪生;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体会[J];黑龙江畜牧科技;2000年01期
5 ;在临产阶段饲喂大剂量维生素E对奶牛乳房炎的效果[J];河南畜牧兽医;2000年03期
6 陈建三,李俊凡,李建波;预防奶牛乳房炎的综合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2000年06期
7 卢利,李金勇,牛金刚;自制简易牛乳导管治疗奶牛乳房炎[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00年08期
8 刘忠琛,李加香;如何防治奶牛乳房炎[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0年09期
9 彭中山;“穿心莲”注射液治疗奶牛乳房炎[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0年03期
10 石传林,李华芬,张恒信;药乳炎消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观察[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胜;郁杰;罗金印;李新圃;徐继英;严作廷;李世宏;陈化奇;;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崔群维;王根林;;奶牛乳房炎分子水平诊断的研究进展[A];中国牛业健康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养牛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孙英峰;丁伯良;;奶牛乳房炎的血液学变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建国;赵雅心;刘东明;胡长敏;丁明星;;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受体在奶牛乳房炎抗感染作用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五届全体会议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修权;高健;韩博;;奶牛乳房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张久荣;;防治夏季奶牛乳房炎的新方法[A];“科技进步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科技论文集[C];2011年
7 马,
本文编号:1255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25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