狨猴腹泻重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防治
发布时间:2017-12-29 13:14
本文关键词:狨猴腹泻重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防治 出处:《吉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狨猴(Callitrichidae)是一种珍贵的小型灵长类实验动物,由于体型小,繁殖率高,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用药量小,且与人类的疾病应急生理反应相似,因此,被广泛用于动物学,生殖学,药理学等研究。引起狨猴腹泻病的因素多而复杂,细菌感染性腹泻较为常见,可造成狨猴消瘦,营养不良,繁殖率下降甚至死亡,而狨猴的健康状况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抗生素使用量逐年增加,导致一些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产生了耐药性菌株,使临床治疗的难度增大。因此,亟需建立快速准确诊断狨猴细菌性腹泻病的检测方法,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本试验自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选取天津市某实验动物中心饲养过程中出现的50只腹泻狨猴进行肠道致病菌检测,开展狨猴腹泻病重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常规微生物学诊断,对50份腹泻粪便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分离的细菌在显微镜下呈两端钝圆的短小杆状或杆状,散在或成对排列,革兰氏染色为阴性。通过生化试验和细菌16S r RNA鉴定,对可疑菌落进行PCR扩增,在1500bp处出现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已发表的大肠杆菌、沙门菌和志贺菌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分别为99.0%、99.0%和99.5%。证明病原菌为大肠杆菌、沙门菌和志贺菌。2、鉴定出50个样本中有17个样本为致病菌感染,感染率为腹泻病的34%。8个样本为大肠杆菌感染,感染率率最高为16%;6个样本为沙门菌感染,感染率为12%;3个样本为志贺菌感染,感染率最低为6%。说明细菌感染性腹泻较为常见,其中大肠杆菌的感染率较高,沙门菌居中,志贺菌感染率最低。3、对分离到的17株病原菌进行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属血清型为O7型和O78型,沙门菌属血清型为O2型,志贺菌属血清型为痢疾志贺菌Ⅰ型。4、对分离的病原菌通过纸片扩散法用11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属O7型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大肠埃希菌属O78型对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高度敏感;沙门菌属O2型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大观霉素和环丙沙星高度敏感;痢疾志贺菌Ⅰ型对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和大观霉素高度敏感。将高敏感药物用于患病狨猴,结合具体防制措施,改善狨猴饲养管理制度,获得了理想成效。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8.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o,
本文编号:1350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35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