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抗菌肽HJH-1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形成生物被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19 04:17

  本文关键词: 抗菌肽HJH- 生物被膜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肺炎 出处:《中国兽医科学》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细菌的生物被膜是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免疫逃逸和造成持续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抗菌肽HJH-1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形成生物被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微量测定法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来评价HJH-1对APP生物被膜的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浓度为100 g/m L的抗菌肽HJH-1后,在培养APP至第48小时形成的生物被膜的数量显著减少,说明HJH-1能显著抑制APP的生长(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检测结果也显示,HJH-1在50 g/m L时APP形成的生物被膜变薄,细菌的间隙增大,HJH-1在100 g/m L时可明显抑制APP形成生物被膜;小鼠肺炎模型研究结果也发现,皮下注射HJH-1(20 mg/kg)可以有效减轻APP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性反应。本研究结果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也为抗菌肽HJH-1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Abstract]:Bacterial biofil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to develop drug resistance, immune escape and persistent infec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HJH-1 on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 in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HJH-1 on APP biofilm was evaluated by microdetermina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biofilms formed by the addition of 100 g / mL antimicrobial peptide HJH-1 to 48 hours of cultu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JH-1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APP. The result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lso showed that the biofilm formed by APP was thinned and the gap of bacteria was enlarged at 50 g / mL of HJH-1. HJH-1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 by APP at 100g / mL. The results of mouse pneumonia model were also found.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HJH-1(20 mg / kg can effectively attenuate the pulmonary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uced by APP. 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It also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HJH-1.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17A230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2559)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15IRTSTHN) 河南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162102110037)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32300410353)
【分类号】:S852.61
【正文快照】: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播的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最急性病例死亡率可达80%~100%[1]。该病的病原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mumoniae,APP)的血清型众多,用灭活苗免疫时,各血清型APP间并无交叉保护作用,给该病的防治带来很大困难[2]。分别在2014年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彤;陈晶瑜;韩北忠;李春雷;;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控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年02期

2 郭生玉,李胜岐,刘勇,孙继梅,周秀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豚鼠后生物被膜形成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3年04期

3 王玎;李兴禄;;生物被膜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防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4 张连波;高庆国;张广;;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年01期

5 梁歌宏;宋诗铎;孙二琳;王哲;祁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天津医药;2011年08期

6 金城;;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J];微生物学通报;2011年09期

7 梁林慧;刘德稳;;生物被膜与细菌相关感染的机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9期

8 高宗良;谷元兴;赵峰;刘永生;;生物被膜主动分散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2年02期

9 丁进亚;黄前川;徐娟;陈鹏;曹军皓;;置入性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与生物被膜形成[J];医学综述;2012年06期

10 邹自英;杨继勇;朱冰;汪璐;曾平;熊杰;;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中秋;赵光举;;呼吸道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研究进展[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卜倩倩;伍勇;;粪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动态观察及早期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李聪然;钱皎;王睿;;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密度感知系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A];创新药物及新品种研究、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聪然;钱皎;王睿;;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密度感知系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蔡芸;柴栋;梁蓓蓓;白楠;王睿;;细菌生物被膜研究文献计量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原;柯蕊;和平;潘双;李亚明;赵玉杰;杨芬;;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与耐药性及外排泵系统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金卉;周锐;康名松;罗锐;蔡旭旺;陈焕春;;副猪嗜血杆菌地方分离株和标准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邹彬彬;漆涌;伍勇;;粪肠球菌相关基因,QS-frs系统与生物被膜形成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9 孙秋;黄文祥;;屎肠球菌Hyl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关系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化疗药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夏忠弟;李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析及其intⅠ1在生物被膜中作用机制探讨[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光琪;Shewanella oneidensis呼吸作用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分子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侯博;TolC在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3 陆秀红;十字花科黑腐病菌转录后全局调控蛋白RsmA_(Xcc)调控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张连波;密度感应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力及生物被膜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董洪燕;肠炎沙门氏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鉴定、缺失株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6 达来宝力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生物被膜突变体的筛选与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汪洋;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荔;Cid/Lrg调节系统对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9 陈安群;新型突变mucA基因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谢轶;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QS系统与生物被膜的相关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佳;双J管生物被膜细菌耐药及其相关基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吴义龙;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生物被膜特性及形成相关基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刘彦兰;食品加工环境中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菌群结构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4 梁晏瑞;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特性及抑制清除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李敏敏;黄连与环丙沙星联用对鸡源性沙门菌生物被膜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6 刘雪岭;OmpX过表达对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ΔtolC株生物被膜形成特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7 孟祥朋;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生物学特性及噬菌体裂解酶对生物被膜的降解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梁歌宏;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的鉴定和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9 尚俊丽;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的转录水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康秀敏;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功能基因组学筛选和调控分子机理[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42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442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d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