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牛PSMC2基因的SNP及其对体尺和胴体性状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秦川牛 PSMC2 多态性 体尺 胴体性状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体尺和胴体性状是秦川牛肉牛重要的经济性状,是受到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本研究旨在分析秦川牛PSMC2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秦川牛体尺和胴体性状的关联性。本实验选择171头相同饲养条件下24-30月龄的健康秦川牛去势公牛,采用DNA测序技术,检测PSMC2基因的SNP位点,结果表明:PSMC2基因在扩增序列的第131位、基因组的第4495565位处发生一处单碱基CG的突变;在序列第198位、基因组第4495632位发生一处AG突变;在序列第265位、基因组第4495699位发生一处CG突变以及在序列第285位、基因组第4495719位发生一处CG突变。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GLM模型,将发现的SNP位点与体尺及胴体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C131G基因座与空腹24 h宰前活重指标显著相关,其中CG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在整个群体中出现了CG基因型优于CC基因型的趋势;A198G基因座在6个体尺及胴体指标上两种基因型个体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在群体中出现了AG基因型优于AA基因型的趋势;C265G基因座中三种基因型个体在三个体尺指标及屠宰率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宰前活重、胴体重指标上出现了CCGGCG的趋势,且CC基因型显著高于CG基因型(P0.05)。C285G基因座中三种基因型个体与腰角宽、胴体重指标显著相关,在腰角宽指标上GG基因型显著高于CG基因型(P0.05),在宰前活重指标上CC基因型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在胴体重指标上CC基因型极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01),并且群体中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指标出现了CCCGGG的趋势。结果提示,秦川牛PSMC2基因中存在SNP位点且与部分体尺和胴体性状显著相关,可考虑作为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分子标记,为秦川肉牛留种、选育提供参考,从而加快具有优质经济性状牛种群的建立。
[Abstract]:Body size and carcass traits are important economic traits of Qinchuan beef cattl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polymorphism of PSMC2 gene exon of Qinchuan cattl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body size and carcass traits of Qinchuan cattl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4-30 months old healthy Qinchuan cattle ovariectomized bull. DNA sequenc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NP site of PSMC2 ge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SMC2 MC2 gene was in the 131st position of the amplified sequence. A single base CG mutation occurred at the 4495565 position of the genome. A AG mutation occurred at the 198th position of the sequence and at the 4495632 position of the genome. A CG mutation occurred at the 4495699 position of the genome and at the 285th position of the sequence. A CG mutation occurred at the 4495719 position of the genome. Using the GLM model in the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NP loci and body size and carcass traits was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131G locu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fasting 24 h pre-mortem weight, and the CG genoty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C genotype (P0.05). CG genotype was superior to CC genotype in the whole popul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enotypes in the size of 6 individuals and carcass index in A198G locus, but there was a trend that AG genotype was superior to AA genotype in popul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genotypes in the three genotypes of C265G locus in terms of body size and slaughter rate, but there was a trend of CCGGCG in the premortem weight and carcass weight index. CC genoty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G genotype (P0.05G. C285G locus). The three genotyp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waist angle width and carcass weight index. GG genoty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G genotype P0.05L in waist angle width index, and CC genoty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G genotype P0.05 in pre-mortem weight index. In carcass weight index, CC genoty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G genotype individuals (P0.01), and there was a trend of CCCGGG in pre-slaughter weight and carcass weight index. There is a SNP locus in the PSMC2 gene of Qinchuan cattle, which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some body size and carcass traits. It can be considered as a molecular marker in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breeding and breeding of Qinchuan beef cattle.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cattle population with high quality economic traits.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建民,刘文;秦川牛的保种与改良[J];黄牛杂志;2002年05期
2 张岩,郭秀侠,刘文,贾永宏;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黄牛杂志;2004年06期
3 张志恒,尹栾,刘收选,罗创国;秦川牛普查情况报告[J];黄牛杂志;2004年06期
4 邱昌功,毛宏伟,原积友,胡晗;秦川牛选育的现状、问题及措施[J];黄牛杂志;2005年01期
5 昝林森;张恩平;辛亚平;胡建宏;宋宇轩;;秦川牛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发育及肉用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6年06期
6 杨雍;聂星;;陕西省秦川牛标准实施模式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7 ;秦川牛[J];中国畜禽种业;2008年13期
8 马云;马伟;李爱民;李荣荣;陈宏;;秦川牛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中国牛业科学;2011年02期
9 马乃来;海兴正;朱文超;;秦川牛及选种经验谈[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年09期
10 王娟;;秦川牛选育与改良的评析与建议[J];养殖技术顾问;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璞;;户县地区秦川牛品种发展思路浅析[A];《2009中国牛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2 昝林森;秦粉菊;;不同基本培养液对秦川牛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波;陈宏;蓝贤勇;张志清;张争锋;胡沈荣;张润峰;;秦川牛及其杂种牛生长性能及杂种优势研究?[A];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昝林森;王洪宝;;秦川牛肉用选育改良及其产业化开发[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胡林勇;张英汉;南小红;张金川;;秦川牛部分体量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A];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昝林森;郝瑞杰;王洪宝;;PACAP基因T2805C突变对秦川牛部分生长性状的影响[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昝林森;朱贵明;;秦川牛肌肉组织学特性和风味物质分析[A];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薛恺;陈宏;王珊;蔡欣;房兴堂;;秦川牛及其杂种牛H-FABP基因PCR-RFLP多态性研究[A];第十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贺花;刘小林;顾玉兰;刘宇;;秦川牛AMPD1基因单倍型评估及其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联[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栋;李密杰;马伟;李爱民;蓝贤勇;陈宏;;秦川牛NRIP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 哲 记者 王 梅;标准化让秦川牛更“牛”[N];中国质量报;2006年
2 记者 蒋峰;四因素制约秦川牛走向世界[N];农资导报;2006年
3 ;陕西扶风:秦川牛“走”出国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郑晔;秦川牛何时牛气冲天?[N];宝鸡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杨耀青 实习生 邹长珍;年可出栏秦川牛10万头[N];西安日报;2010年
6 金晓宁 李晓红 薛立文;武功大力发展秦川牛养殖[N];咸阳日报;2011年
7 易同民 申光磊 张哲浩;秦川牛产业化配套技术显成效[N];科技日报;2006年
8 易同民 刘永峰;“秦川牛胴体评定分割及牛肉质量跟踪溯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陕西科技报;2006年
9 焦文校 贺军栋;蒲城秦川牛肉火爆东北[N];中国特产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段延泽 本报通讯员 白玉劳 郭军良;“公司+专家+农户”模式养出好大“牛”[N];中国畜牧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加节;秦川牛肌肉与脂肪组织发育相关miRNA鉴定及miR-10020调控机制解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林强;秦川牛肉质理化特性分析及其正向调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洪瑜;牛脂肪代谢相关基因遗传分析及其与秦川牛经济性状关联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密杰;秦川牛PPARGC1A基因功能验证及遗传变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5 何玉龙;秦川牛myostatin基因序列分析及敲除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孙维斌;秦川牛肉用性状及八个黄牛品种遗传关系的DNA分子标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樊月圆;肉牛PPARs家族和PLIN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秦川牛胴体、肉质性状相关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莺莺;中国主要牛种肌肉组织基因表达谱特征比较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全伟;牦牛全基因组CNV及高原适应性候选基因(HO1)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10 张丽;黄牛NPY和HCRTR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成山;不同生态条件秦川牛适应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梓年;三个中国地方黄牛PNPLA3基因遗传变异及启动子活性区域筛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陈煜;秦川牛ELOVL6基因SNP检测及其与体尺、体重、胴体重性状的关联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娜;秦川牛PSMC3基因的SNP检测及与体尺、胴体性状的关联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吕斌;秦川牛PSMC2基因的SNP及其对体尺和胴体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宇;秦川牛胰岛素诱导基因的克隆、组织表达及遗传变异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波;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秦粉菊;秦川牛皮肤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9 朱贵明;秦川牛肉质性状的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王珊;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性状几个候选基因的遗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1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45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