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后SPF鸡关节中Toll样受体的mRNA转录水平变化
本文关键词: 禽呼肠孤病毒 鸡Toll样受体 关节 荧光定量PCR方法 出处:《中国兽医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感染主要引起鸡的病毒性关节炎和免疫抑制等,造成养禽业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在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本试验中,将ARV S1133毒株经足垫注射,接种7日龄SPF鸡,感染后1、3、5、7、14、21、28和35d采集鸡关节样品,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LR3、TLR5、TLR7、TLR15和TLR21在关节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探讨ARV感染对鸡关节中上述TLRs 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RV可引起,尤其感染早期鸡只出现足垫肿胀的症状,并且关节中这些TLRs在感染后3d显著上调并达到峰值(P0.05或P0.01),随后表达量开始下调,在感染后14d表达量显著下调到最低值(P0.05或P0.01),然后直至试验结束,恢复至与对照组基本持平。以上结果提示TLR3、TLR5、TLR7、TLR15和TLR21可能参与了ARV感染对鸡关节的炎症过程,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禽呼肠孤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了依据。
[Abstract]:Avian reovirus (ARV) infection mainly causes viral arthritis and immunosuppression in chickens. In recent years, Toll like receptor Toll-like receptors. In this experiment, ARV S1133 strain was injected with foot pad and inoculated into 7 day old SPF chicken. Chicken joi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 the 28th and 35th day, and TLR3 TLR5 and TLR7 were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The changes of mRNA expression of TLR15 and TLR21 in joint tissue were studi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RV infec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TLRs mRNA in chicken joints. ARV may cause,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infection chicken foot pad swelling symptoms, and these TLRs in the joints at 3 days after infection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and reached the peak value of P0.05 or P0.01). Then the expression began to down-regulate, at the 14th day after infection, the express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o the lowest value (P0.05 or P0.01A), and then to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he abov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LR3, TLR5, TLR7, TLR15 and TLR21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inflammation of chicken joints caused by ARV infection. The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elucidating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avian reovirus.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广西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66071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GXNSFCA118006) 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科技项目(桂渔牧科201452003)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材专项资助项目(2016-37)
【分类号】:S858.31
【正文快照】: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xiezhixun@126.com禽呼肠孤病毒(avian virus,A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双股分节段RNA病毒,1954年首次从鸡体中分离被发现[1]。该病毒感染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腱鞘炎型、败血型、吸收不良综合征型等,也可引起鸡组织器官出现广泛性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昆丽;谢芝勋;黄莉;谢丽基;邓显文;谢志勤;刘家波;范晴;罗思思;;禽呼肠孤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后IL-17、IL-18和IFN-γ mRNA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J];中国兽医学报;2015年03期
2 张昆丽;谢芝勋;黄莉;谢丽基;刘加波;邓显文;谢志勤;范晴;罗思思;;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对SPF鸡跗关节细胞因子mRNA转录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4年09期
3 丁娜;孙英杰;丁铲;;禽Toll样受体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1年06期
4 周作勇;聂奎;胡世君;周荣琼;;雏鸡不同组织TLR3、TLR7和TLR21 mRNA转录水平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2011年07期
5 李慧姣;李俊平;杨承槐;李启红;吴涛;王哲;黄建华;;禽呼肠孤病毒S1133株的毒力鉴定[J];中国兽药杂志;2011年04期
6 徐雯;陶娟;程立;吴斌龙;;反应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竭航;马立克氏病毒对鸡淋巴器官Toll样受体通路基因表达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莉;谢芝勋;蓝元喜;谢丽基;邓显文;范晴;罗思思;谢志勤;黄娇玲;张艳芳;王盛;曾婷婷;;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后SPF鸡关节中Toll样受体的mRNA转录水平变化[J];中国兽医学报;2017年03期
2 黄莉;谢芝勋;蓝元喜;谢丽基;谢志勤;范晴;邓显文;罗思思;曾婷婷;黄娇玲;张艳芳;王盛;;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后Toll样受体在SPF鸡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变化[J];中国兽医科学;2017年02期
3 黄莉;谢芝勋;蓝元喜;谢丽基;邓显文;范晴;罗思思;谢志勤;黄娇玲;张艳芳;王盛;曾婷婷;;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对SPF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天然免疫相关基因转录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7年01期
4 蓝元喜;谢芝勋;黄莉;谢丽基;邓显文;范晴;罗思思;谢志勤;黄娇玲;张艳芳;王盛;曾婷婷;;禽呼肠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后Toll样受体mRNA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J];动物医学进展;2016年09期
5 陈海云;贾丽娟;单文杰;杨旭;刘雪兰;;Nalp3 MDA5和TLR7受体在青年鸡组织中的表达水平[J];中国兽医杂志;2016年04期
6 孙钰;吴桂贤;刘丽英;齐玉凯;李显耀;;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诱导鸡盲肠及脾脏TLR基因差异表达[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7 林宝山;兰道亮;黄Pr;陈亚冰;黄勇;李键;;牦牛TLR2和TLR4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4年11期
8 林宝山;兰道亮;陈亚冰;黄Pr;梁彦彦;李键;;牦牛TLR7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组织表达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4年19期
9 胡跃;孙英杰;王晓旭;胡桂学;丁铲;;RIG-I样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与禽RIG-I样受体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4年06期
10 杭柏林;胡建和;王丽荣;李杰;尚田田;;不同日龄鸡法氏囊中TLR15、LY86和TRIM39 mRNA表达水平[J];现代畜牧兽医;201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蓝元喜;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对体外细胞和SPF鸡Toll样受体mRNA转录影响的初步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2 尹月;鸡TBK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IRF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3 闫静;抗病毒活性糖苷的筛选及其对TLR3及相关基因的调控[D];吉林大学;2014年
4 程洋;感染不同毒力新城疫病毒后鸡免疫器官Toll样受体及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娇玲;谢芝勋;谢丽基;滕丽琼;黄莉;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范晴;罗思思;;基于纳米材料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禽呼肠孤病毒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05期
2 张昆丽;谢芝勋;滕丽琼;谢丽基;刘加波;范晴;庞耀珊;罗思思;谢志勤;邓显文;;鸡IL-6、IL-17和IFN-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南方农业学报;2013年10期
3 张昆丽;谢芝勋;滕丽琼;刘加波;谢丽基;庞耀珊;范晴;邓显文;罗思思;谢志勤;;鸡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9期
4 谢志勤;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丽基;范晴;;禽呼肠孤病毒S1733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畜牧与兽医;2013年05期
5 戴小波;孙万邦;;IL-17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06期
6 熊文婕;谢芝勋;唐熠;谢丽基;刘加波;庞耀姗;邓显文;谢志勤;;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禽呼肠孤病毒δC和δNS基因方法的建立[J];广西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7 侯巍;岳华;汤承;;荧光定量RT-PCR检测雏鸡感染NDV强毒后胸腺和法氏囊中TLR2与TLR4 mRNA的表达[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0年04期
8 独军政;常惠芸;薛霜;高闪电;丛国正;邵军军;林彤;包慧芳;才学鹏;;1—2月龄荷斯坦奶牛不同组织中FMDV受体亚基αv、β3、β6 mRNA转录水平的相对定量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9 明晓波;尹鑫;张颖;曾祥伟;魏萍;;氨肽酶N mRNA在雏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J];中国兽医科学;2009年12期
10 刘文强;;白细胞介素18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oberison,方凌;禽呼肠孤病毒(综述)[J];湖南农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2 单松华,刘学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禽呼肠孤病毒[J];动物检疫;1993年02期
3 单松华,韩国珍,袁勇,,王巧全,胡永强,刘学忠,黄忠荣;分泌抗禽呼肠孤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与鉴定[J];中国兽医科技;1996年02期
4 李秉鸿;抗禽呼肠孤病毒S_(1133)株的单克隆抗体[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6年12期
5 谢芝勋,庞耀珊,刘加波,邓显文,谢志勤;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禽呼肠孤病毒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9年05期
6 江霞;王文学;;禽呼肠孤病毒病的防制[J];兽医导刊;2014年03期
7 廖敏,李康然,谢芝勋;禽呼肠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0年02期
8 谢芝勋,廖敏,刘加波,邓显文,庞耀珊,谢志勤,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地高辛探针的制备及应用[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1年06期
9 谢芝勋,邓显文,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廖敏;禽呼肠孤病毒广西分离株σ_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5年03期
10 邓显文;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σ_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J];中国兽医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谢丽基;;禽呼肠孤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莹;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谢丽基;;禽呼肠孤病毒四种核酸检测方法的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邓显文;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σ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邓显文;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σ_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童桂香;谢芝勋;黄琦;文艳玲;谢丽基;庞耀珊;刘加波;邓显文;;禽呼肠孤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谢志勤;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丽基;彭宜;范晴;;禽呼肠孤病毒单抗的制备及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邓显文;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σ_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蕾;崔治中;孙爱军;孙淑红;姜仕金;;禽呼肠孤病毒对鸡法氏囊及免疫应答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董嘉文;孙敏华;尚毅;胡奇林;;禽呼肠孤病毒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秦春香;谢芝勋;谢丽基;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禽呼肠孤病毒δ_3和δ_2重组蛋白作为ELISA检测抗原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三价禽呼肠孤油苗与对种鸡有效保护[N];中国畜牧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志强;禽呼肠孤病毒Sigma-C蛋白引起宿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菁;表达禽呼肠孤病毒σB、σC蛋白的重组马立克氏病毒的构建[D];扬州大学;2015年
2 李晨曦;禽呼肠孤病毒p17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与其诱导的自噬以及病毒复制相关[D];扬州大学;2015年
3 蓝元喜;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对体外细胞和SPF鸡Toll样受体mRNA转录影响的初步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4 李爽;鸭源禽呼肠孤病毒感染雏鸭的免疫病理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剑锐;禽呼肠孤病毒σC、σB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木其尔;禽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序列模体特征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2年
7 姜珂;禽呼肠孤病毒诱导细胞自噬的机制及其与病毒复制的关系[D];扬州大学;2012年
8 许秀梅;禽呼肠孤病毒半番鸭分离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孙美玉;禽呼肠孤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病毒分离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10 祁海波;禽呼肠孤病毒M组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1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49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