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对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鸭稻共作 水稻品种混作 土壤养分动态 稻米品质 出处:《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鸭稻共作和水稻混种均可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但能否将两项技术结合起来,即通过不同水稻品种混种与稻田养鸭的叠加,进而产生"1+12"的生态效应和生产效益,是一项值得加以实践和探讨的课题。为探明多品种水稻混作养鸭这类复合生物多样性利用模式的应用可行性,本试验设置了水稻单作常规种植(施药施肥)、水稻单作养鸭、水稻单作空白对照(不养鸭不施肥药)、水稻品种混作常规种植(施药施肥)、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和水稻品种混作空白对照(不养鸭不施肥药)6种种植模式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对土壤养分动态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双季稻后,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早晚季水稻生长期间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低于水稻品种混作常规种植处理,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以水稻单作空白对照处理的最高,总体上,混作处理比单作处理平均土壤速效磷含量高。种植双季稻后,水稻品种混作养鸭种植模式的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处理的稻米出糙率、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较其他处理高,且垩白粒率较其他处理低。综合表明,水稻品种混作养鸭模式更有利于改善田间土壤养分状况,提高稻米的品质,故此模式可为优质健康稻米生产提供新途径。
[Abstract]:Duck-rice co-cropping and rice hybrid can produce good ecological effects, but can we combine the two techniques, that is,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 and rice breeding duck, and then produce the ecological effect and production benefit of "112".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biodiversity utilization models such as mixed cropping of rice and duck, this experiment has set up the conventional cultivation of rice monoculture (applying pesticide and fertilizing fertilizer, raising duck by rice alon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six cropping models of rice single cropping blank control (no duck, no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ice variety mixed cropping and conventional planting), rice variety mixed cropping duck and rice variety mixed blank control (no duck, no fertilizer, no fertilizer). The effects of mixed cultivation of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 on soil nutrient dynamics and rice quality were studied. 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cropping modes under mixed cropping and duck cultivation, and the total nitrogen content of rice mixed with duck was lower than that of rice mixed cropp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rice growing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But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reatments, and the soil alkali-hydrolyzed nitrogen content of mixed cropping and duck raising treatm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reatments, and the soil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of each treatment was the highest in the control treatment of rice single cropping, and the total content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was the highest in all the treatments. The soil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of mixed cropping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cropping treatment, and the soil total potassium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content of mixed cropping duck cultivation model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reatments after the cultivation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and the rice roughness rate of rice mixed cropping and duck raising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reatments. The ratio of milled rice, amylose content and gel consistenc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treatments, and the chalkiness rate was lower than other treatments. Therefore, the model can provide a new way for high quality and healthy rice production.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B090903077,2016A020210094)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4020062)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6LM1100)资助~~
【分类号】:S511;S8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海旭;王井士;刘郁;李运动;马晓慧;刘志恒;;水稻纹枯病对水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3年01期
2 张帆;陈源泉;高旺盛;;“双季稻-鸭”共生生态系统稻季磷循环[J];生态学杂志;2012年06期
3 黄兆祥;章家恩;梁开明;全国明;赵本良;;模拟鸭稻共作系统中鸭子机械刺激对水稻形态建成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年06期
4 周海波;陈巨莲;程登发;Frederic Francis;刘勇;孙京瑞;;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昆虫的生态调控作用[J];植物保护;2012年01期
5 秦钟;章家恩;张锦;骆世明;;稻鸭共作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的生态位[J];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6 章家恩;许荣宝;全国明;赵本良;;鸭稻共作对水稻植株生长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1年06期
7 石梓涵;;农业污染现状与影响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8 高东;何霞红;朱有勇;;农业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有害生物的机理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09期
9 谢俊龙;熊国远;;稻鸭共生技术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年03期
10 张苗苗;宗良纲;谢桐洲;;有机稻鸭共作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源良;近代我国水稻栽培研究的特点[J];福建稻麦科技;2000年01期
2 沈洪;世界水稻发展趋势一瞥[J];吉林农业;2000年08期
3 杨明海;调整种植业结构 发展水稻生产──舟曲县水稻栽培浅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0年05期
4 ;国外水稻旱作新法[J];天津农林科技;2000年05期
5 王占华;辽西旱作水稻栽培[J];新农业;2000年08期
6 罗凤来;日本冲绳水稻栽培的一些方法与经验[J];福建农业科技;2001年03期
7 薛志成;水稻一生“十三忌”[J];吉林农业;2002年01期
8 康涛,李慧玲;水稻栽培科学研究必须创新[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宗和;无水层灌溉水稻技术问世[J];生态经济;2004年02期
10 肖国强 ,胡一敏;“水稻无水层灌溉”科研项目获得成功[J];北京农业;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舒;杨广林;戚国强;;黑龙江省水稻栽培管理智能系统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5年
2 王芳;白鸣祺;高永刚;;黑龙江省气温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汪金平;曹凑贵;展茗;李成芳;蔡明历;;湖北省水稻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4 杨沈斌;陈德;任侠;刘丹;陈斐;;基于模糊数学的中国水稻种植区划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5 韩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及分析[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田志宏;赵世盈;许本波;李文娟;严寒;何勇;赵福永;谢伶俐;张再君;杨金松;;水稻抗病种质在抗病基因同源位点上的遗传多态性分析[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7 吴慧平;陈良宏;鲍周明;杨传广;;不同水稻品种对水稻潜根线虫的抗性比较[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田志宏;赵世盈;许本波;李文娟;严寒;何勇;赵福永;谢伶俐;张再君;杨金松;;水稻抗病种质在抗病基因同源位点上的遗传多态性研究[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熊玉唐;;贵州省水稻大面积超高栽培的实践与经验[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凌启鸿;过益先;费槐林;黄丕生;;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衍波;水稻协会:引领农民增收[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2 记者 陈翩翩 实习生 殷楚;我市水稻种植新标准通过审查[N];珠海特区报;2011年
3 记者 陈江 通讯员 关妮纳;广西首创“双超”水稻栽培新模式获院士盛赞[N];广西日报;2012年
4 记者李斌;我国掀开水稻高产“分子奥秘”一角[N];人民日报;2003年
5 记者 夏明 通讯员 衣淑娟;北方水稻种植模式将有重大改变[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6年
6 侯昭纯 记者 沈才;创出我省水稻大面积高产新纪录[N];黑龙江日报;2006年
7 马和亮 洪琦;崔永庆算宁夏水稻大账[N];宁夏日报;2006年
8 严颢;水稻精确栽培理论研讨会召开[N];新华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汤涛邋记者 徐敏;太湖流域水稻栽培始于7700年前[N];解放日报;2007年
10 刘丹;77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会烧荒筑坝种水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乐;水稻灌区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减轻农业面源水污染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王海泽;东北不同年代产量和品质与籼粳血缘的关系[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3 灻李超;水稻耐冷基因COR1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杨彩玲;免耕水稻的氮素利用特性及土壤水分的调控作用[D];广西大学;2014年
5 张梦;独脚金内酯介导的水稻和烟草化感与种间竞争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6 李建辉;施氮对寒地水稻~(15)N吸收、利用及氮代谢的影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7 杜永林;江苏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规律及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8 郭明亮;中国水稻氮过量对农药用量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9 谭俊杰;水稻CONSTANS-like基因OsCOL10作用于光周期开花途径的分子遗传与生化分析[D];湖南大学;2015年
10 陈宇眺;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苑俊丽;免耕和高效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磷流失影响的整合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胡志华;根际氧环境对水稻养分吸收与产量形成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张书捷;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原因及调控[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罗常钛;不同土壤地力下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李忠秋;1960年代济宁滨湖稻改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柳絮;转Bt基因(cry2A*和cry1C*)抗虫粳稻的培育[D];山东大学;2015年
7 陈冠州;水稻品系泰航68太空诱变突变体T2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D];广西大学;2015年
8 潘达龙;不同氮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5年
9 唐国荣;机插秧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李扬;基于标记辅助选择(MAS)改良粒长的水稻优异种质创制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32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532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