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高寒草甸植物物候的短期响应
本文选题:施肥 切入点:高寒草甸 出处:《山西农经》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测定2010年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植物常见的5种植物物候返青始期以及比叶面积,分析结果表明:矮嵩草在各个施肥处理中和对照比较物候返青始期都表现为提前;垂穗披碱草在N、K、NP和NPK使其返青始期推迟;麻花艽返青始期在NP养分添加中表现为显著性差异(p0.05),雪白委陵菜在各个的养分添加处理中返青始期都表现为推迟。矮嵩草的比叶面积在对照中的比叶面积最高,其他植物在NP和NPK中的影响程度较高,K处理在植物比叶面积中表现相对较低。
[Abstract]:In 2010,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five common plants of Kobresia humilis meadow in Qinghai-Xizang Plateau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Kobresia humilis predates the initial stage of phenological returning to green in all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and that the initial stage of returning green of P. humilis was delayed by NPK and N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P nutrient addition between Gentiana macrophylla Gentiana and Potentilla spp. In each nutrient addition treatment, the initial stage of returning to green was delayed. The specific leaf area of Kobresia humilis was the highest in the control, and the specific leaf area of Kobresia vulgaris was the highest in the control. The effect of other plants in NP and NPK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K treatment in specific leaf area.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分类号】:S8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连喜;陈怀亮;李琪;余卫东;;植物物候与气候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0年02期
2 莫非;赵鸿;王建永;强生才;周宏;王绍明;熊友才;;全球变化下植物物候研究的关键问题[J];生态学报;2011年09期
3 李荣平,周广胜,阎巧玲;植物物候模型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5年04期
4 叶建芳;;浅谈植物物候信息监测方法[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年05期
5 符瑜;潘学标;;草本植物物候及其物候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气象;2011年03期
6 常兆丰;张剑挥;;植物物候研究的成就、问题与生长点[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9期
7 李夏子;郭春燕;韩国栋;;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荒漠化草原优势植物物候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1期
8 蔡红艳;杨小唤;张树文;;植物物候对城市热岛响应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4年01期
9 陆佩玲;于强;贺庆棠;;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6年03期
10 柳晶;郑有飞;赵国强;陈怀亮;;郑州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荣平;周广胜;;植物物候模型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宋富强;张一平;;引种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3 高祺;王磊;杜杉;;河北省草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4 侯鲁文;;青岛园林植物物候调查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公园协会2007年论文集[C];2007年
5 高祺;缪启龙;;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地区差异性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6 刘萍;;2009~2010年极端天气事件对石家庄植物物候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福强;热带引种植物物候和生长量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年
2 陆佩玲;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朱;城市化对春季开花植物物候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苗鹭;长春市植物物候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蒋兆恒;桓仁满族自治县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慧湘;气候变化对本溪县主要植物物候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瀚文;城市景观格局对城乡梯度上植物物候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琳;澳门代表性群落植物物候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4年
7 徐鹏雁;呼和浩特市城市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3年
8 孙勇;云环境下植物物候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云南大学;2013年
9 潘春芳;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草本植物物候与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阿舍小虎;模拟增温与降水改变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物候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11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61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