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F4菌毛凝集性单抗制备及抗原表位差异
本文选题: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F 切入点:凝集性 出处:《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F4菌毛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8EH2、8EH3、9E10、11D4。免疫印迹和凝集反应结果表明:这4株单抗均能与纯化的F4菌毛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且与F4大肠埃希菌不同血清型变异株F4ab、F4ac和F4ad发生特异性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而与F18、F6(987P)、F5(K99)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参考株、分离株以及肠炎沙门氏菌参考株50336、分离株等多种肠杆菌科细菌无任何交叉反应。对单抗亚类的特性检测结果显示,这4株单抗均属于IgG1抗体,且主要识别F4ac的抗原表位,其中,8EH2、8EH3、9E10也能够较好地识别F4ab的抗原表位。结果说明F4菌毛凝集性单克隆抗体为ETEC F4感染的快速特异诊断提供技术基础。
[Abstract]:By using hybridoma monoclonal antibody preparation technique, four hybridoma cell lines were obtained, which could stably secrete the specific antibody against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ETEC-F4 fimbriae. The results of immunoblotting and agglutination showed that the four McAbs could react specifically with the purified F4 fimbriae protein. Specific agglutination reaction was observed with different serotype variants of Escherichia coli F4, F4abanF4ac and F4ad, but with F18, F6, 987Pn987, F5K99, the reference strain of Entero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F4abanf4ac and F4ad. There was no cross reaction among the isolates, the reference strain of Salmonella enteritidis 50336, and the isolates of Enterobacteriacea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cAb subclasses showed that all the McAbs belonged to the IgG1 antibody and mainly recognized the epitopes of F4ac. The antigenic epitopes of F4ab could also be well identified by 8EH _ 2 and 8EH _ 3G _ 9E10.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4 pili agglutination monoclonal antibody could provide a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rapid and specific diagnosis of ETEC F4 infection.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科技部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YFD0500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672579、30571374、30771603、31072136、3127017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2014-09)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VBF201706)
【分类号】:S85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宏,曹殿军;细胞的抗原表位研究方法[J];动物医学进展;2004年05期
2 刘新生;王永录;;质谱技术在抗原表位研究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5期
3 肖治军;张改平;杨汉春;杨艳艳;赵东;李学伍;邓瑞广;柴书军;邢广旭;杨继飞;;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免疫小鼠试验[J];华北农学报;2010年02期
4 王芳;刘晓丽;赵飞;韩宗玺;邵昱昊;孔宪刚;刘胜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2年04期
5 肖治军;张改平;杨汉春;杨艳艳;李学伍;邓瑞广;赵东;;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6 周艳君;田志军;刘金霞;安同庆;彭金美;薛强;蔡雪辉;于海;李国新;刘娣;童光志;王云峰;王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M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9年04期
7 李玉;李功勇;黄军龙;;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0年02期
8 王玉娥,杨汉春;噬菌体呈现技术在抗原表位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兽医杂志;2003年04期
9 王欣之,傅志强;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及其在抗原表位研究上的应用[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5年01期
10 马丽敏;李琳;任秀梅;李晔;何叶;靳朝;夏志平;王本旭;;日本乙型脑炎病毒E抗原表位的筛选与鉴定[J];中国兽医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钦;孙亚妮;赵冀楠;王鑫杰;周恩民;;禽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安同庆;周艳君;仇华吉;王云峰;童光志;;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鉴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原表位[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钦;周恩民;董施伟;;禽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佳琳;江飙;张东霞;施赫赫;郭霄峰;;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抗原表位富集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郑佳琳;江飙;张东霞;施赫赫;郭霄峰;;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抗原表位富集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庞耀珊;谢芝勋;谢丽基;邓显文;谢志勤;刘加波;谢体三;;H5N1亚型AIV HA抗原表位的高效表达及其抗原活性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7 郑佳琳;江飙;张冬霞;施赫赫;郭霄峰;;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抗原表位富集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永山;范红结;李银;周宗安;王选年;张改平;;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五个抗原表位短肽的鉴定与序列分析[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李作生;余兴龙;张茂林;乔红伟;程从升;扈荣良;涂长春;;猪瘟病毒E2抗原单表位4重复基因兔体免疫保护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永山;范红结;李银;周宗安;王选年;张改平;;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五个抗原表位短肽的鉴定与序列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抗原表位的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2 周艳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鉴定[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3 何玉龙;猪O型口蹄疫病毒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菌毒素抗原表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4 商绍彬;猪圆环病毒衣壳蛋白抗原表位的精细定位与间接ELISA检测技术[D];浙江大学;2007年
5 李丹丹;猪戊型肝炎病毒V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鉴定[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6 王晓艳;鸡贫血病毒结构蛋白抗原表位研究及感染性克隆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马波;鸭肠炎病毒ul27基因特征及其编码蛋白部分抗原表位优势区的鉴定[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8 刘霄卉;JSRV表面蛋白抗原表位的筛选及检测试剂盒的制备[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9 闫丽萍;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E蛋白抗原表位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10 孙东波;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蛋白抗原表位鉴定及受体结合域的初步筛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沁;蓝舌病病毒15型VP2、NS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任建乐;牛副流感病毒3型NP蛋白单抗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与双抗夹心ELISA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孔德生;不同亚型兔出血症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原表位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王海秀;蓝舌病病毒12型NS1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王康;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毒FJzz1/2011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分析及N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周跃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D单抗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与双抗夹心ELISA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7 袁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4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与抗原表位筛选[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葛旭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_(AD)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与抗原表位鉴定[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9 谷凤丽;猪轮状病毒NSP3和NSP5蛋白单抗的制备及抗原表位鉴定[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欧长灿;NDV F和IBDV VP2多表位串联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的初步比较[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14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61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