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株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耐药性分析
本文选题:鸡 切入点:柔嫩艾美耳球虫 出处:《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鸡球虫病(Coccidiosis)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其中致病性最强、危害最大的是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为了检测安徽省庐江县、青阳县和肥西县三个地区E.tenella的耐药性情况,分别采集庐江县、青阳县和肥西县三个地区的养鸡场球虫病患病鸡的盲肠内容物并培养,通过分离单卵囊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卵囊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纯种E.tenella卵囊的鉴定,为耐药性的检测奠定基础。本研究根据对庐江县、青阳县和肥西县三个地区进行调查,最终选定三个地区均经常使用的五种抗球虫药物作为检测药物,即磺胺氯吡嗪钠(Sulfachloropyrazine sodium)、地克珠利(Diclazuril)、妥曲珠利(Toltrazuril)、氨丙啉(Amprolium)以及氯羟吡啶(Clopidol)。分别采用抗球虫指数(ACI)、相对盲肠卵囊产量(ROP)、病变记分减少率(RLS)和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四项指标进行综合耐药性判定;通过同工酶电泳分别获得上海标准株、南京标准株、各药物的耐药虫株和三个地理株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的同工酶谱,通过比较酶谱间的差异进行耐药性分析;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的方法扩增上海标准株、南京标准株和三个地理株的基因,根据DNA条带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观察耐药性的产生情况以及遗传变异情况。根据耐药性的检测结果,结合莫能霉素(Monensin)、尼卡巴嗪(Nicarbazin)和球虫酯(乙氧酰胺苯甲酯)(Ethopabate)的作用机制与作用峰期的特点,采用莫能霉素+尼卡巴嗪+球虫酯配合用药,以抗球虫指数、相对盲肠卵囊产量、病变记分减少率和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四项指标综合判定疗效,筛选最佳的药物浓度。结果显示:利用琼脂小块分离球虫单卵囊的技术简单可靠,成功率高,分离后的卵囊经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学特性鉴定均为纯种E.tenella,分别命名为庐江株、青阳株和肥西株;鸡体试验法检测可知庐江株球虫对妥曲珠利与氨丙啉敏感,对氯羟吡啶中度耐药,对地克珠利与磺胺氯吡嗪钠完全耐药;青阳株球虫对地克珠利与妥曲珠利敏感,对磺胺氯吡嗪钠与氯羟吡啶完全耐药,对氨丙啉中度耐药;肥西株球虫对磺胺氯吡嗪钠敏感,对地克珠利、氯羟吡啶和氨丙啉完全耐药,对妥曲珠利中度耐药;E.tenella上海标准株与南京标准株的均只含有一条LDH-2酶带,氨丙啉耐药株有一条特征性的LDH-3酶带,磺胺氯吡嗪钠耐药株与氯羟吡啶耐药株有一条不同于标准株的LDH-2酶带,地克珠利耐药株和妥曲珠利耐药株酶带与标准株的酶谱一致,三个地理株与耐药株有交叉条带,与鸡体试验检测结果相符;磺胺氯吡嗪钠耐药株与标准株含有GPI-1与GPI-2酶带,其余耐药株均有不同于标准株的特征性GPI同工酶带,庐江株与肥西株都与耐药株有交叉的GPI同工酶带,与鸡体试验检测结果一致,但是青阳株有一条不同于其他耐药株的GPI-5酶带,可能与青阳株球虫耐受其他抗球虫药物有关;G6PD同工酶检测中,标准株、磺胺氯吡嗪钠耐药株以及地克珠利耐药株均只含有G6PD-1一条酶带,因此不能通过G6PD同工酶判断球虫是否对这两种药物耐药,妥曲珠利耐药株、氯羟吡啶耐药株和氨丙啉耐药株都不同于标准株的G6PD同工酶谱,三个地理株的G6PD同工酶谱与耐药株有交叉,与鸡体试验检测结果一致,但青阳株有一条特有的G6PD-4酶带;RAPD分析结果中,各虫株之间的DNA条带不尽相同,相似值位于48.00%~72.00%之间,上海标准株与南京标准株之间的相似值最高,为72.0%,三个地理株与两个标准株之间的相似值处于较低水平,表明球虫耐药后发生了基因变异;莫能霉素110mg.kg-1+尼卡巴嗪125 mg.kg-1+球虫酯8 mg.kg-1治疗三个地区的E.tenella混合虫株,ACI为181.21,属于高效抗球虫药,能够有效解决庐江县、青阳县和肥西县三个地区的鸡E.tenella的耐药问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凯;王建军;郭玉广;张学民;;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发病机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年01期
2 ;马杜霉素水溶剂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J];四川畜禽;1996年02期
3 朱引洁,丁熙成;微球克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预防效果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01年10期
4 史喜菊,郑明学,高建广,韩春来,刘美丽;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5 金岭梅 ,孟新宇 ,赵枝新 ,赵其平 ,王米 ,钟允安;抗柔嫩艾美耳球虫植物性制剂效力筛选试验[J];中国饲料;2003年23期
6 顾有方,朱桂兰;地克珠利抗柔嫩艾美耳球虫凤阳地理株的效果观察[J];畜牧与兽医;2003年03期
7 明庆磊,程超,朱必才,胡孝忠;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的选育及其免疫原性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杨世华,余泽平,刘丽贞;不同药物治疗不同感染时期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效果试验[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年01期
9 王天奇,范文利,董发明,龙塔,张玲;中药煎剂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效果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5年02期
10 金岭梅,钟允安,孟新宇,赵枝新;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肉仔鸡粪便水分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明学;范运峰;韩克光;古少鹏;;细胞钙超载与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损伤关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天奇;董发明;龙塔;张玲;;中药煎剂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效果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安健;王黎霞;陈雪;赵忠才;孙素芳;蒋民;;15种中药粉剂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控制效果[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五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生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颜彦;韩红玉;黄兵;姜连连;董辉;赵其平;;柔嫩艾美耳球虫小热激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曾明华;张祝明;;4株柔嫩艾美耳球虫耐药性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与摘要集[C];2006年
6 李佩国;张香斋;李蕴玉;贾青辉;;复方中草药对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肉仔鸡血清中尿酸、肌酐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李佩国;张香斋;李蕴玉;贾青辉;;复方中草药对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肉仔鸡血清中若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李建梅;刘梅;沈欣悦;程旭;殷建玫;尤素兰;苏一军;戴亚斌;陶建平;;八个品种鸡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易感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九次代表会议暨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9 包永占;秦建华;马志平;刘迎;史万玉;钟秀会;;“禽球灵”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雏鸡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马卫娇;韩红玉;黄兵;姜连连;董辉;程军;赵其平;朱顺海;曾艳波;;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基因的初步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武斌;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转染载体的构建[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佩国;河北省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地方株的耐药性检测[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立恒;柔嫩艾美耳球虫比较蛋白组及免疫蛋白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刘任强;柔嫩艾美耳球虫组织蛋白酶B和L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5 张德福;氢溴酸常山酮抗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赵娜;柔嫩艾美耳球虫端粒酶逆转录酶互作蛋白的筛选及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颀;柔嫩艾美耳球虫两个保守蛋白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左云云;柔嫩艾美耳球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2克隆表达及表达动态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林雨鑫;京海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盲肠转录组分析及其杂交配套系亲本的抗性评价[D];扬州大学;2015年
4 马庆涛;青蒿素与DVD联合用药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疗效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5 朱玉兰;柔嫩艾美耳球虫Etgam59基因克隆表达与免疫保护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6 张藜潇;携病毒柔嫩艾美耳球虫诱导宿主TLRs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王自文;柔嫩艾美耳球虫钙依赖蛋白激酶4功能特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8 朱雪龙;柔嫩艾美耳球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9 李聪;柔嫩艾美耳球虫胱硫醚β合成酶和保守蛋白CHP317特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10 刘利利;沙咪珠利抗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715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71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