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的饲用价值评定及其在肉羊饲养中的利用
本文选题:蚕沙 + 饲用价值 ; 参考:《扬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蚕沙的营养价值评定、不同比例的蚕沙与稻秸在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的组合效应试验以及不同比例蚕沙饲粮饲喂肉羊对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对瘤胃微生物细菌区系变化的影响的测定,评定了蚕沙的饲养价值,确定了蚕沙在肉羊生产中的最佳添加量,为蚕沙在南方肉羊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试验一、对蚕沙的营养成分含量、瘤胃降解率以及品质评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干物质(DM)89.61%、粗蛋白(CP)16.85%、中性洗涤纤维(NDF)34.32%、酸性洗涤纤维(ADF)17.64%、粗纤维(CF)20.91%、粗脂肪(EE)3.95%、有机物(OM)20.40%、钙(Ca)11.36%、磷(P)0.14%。2)蚕沙在瘤胃内的DM、CP、NDF、ADF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47.30%、43.26%、47.56%、36.17%。3)蚕沙的代谢能(ME)为8.27 MJ/Kg,粗饲料分级指数(GI)为3.38。试验二、采用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法研究了不同比例蚕沙(SE)和稻秸(RS),的组合效应。试验将SE:RS设计为100:0 (SE100)、80:20 (SE80)、60:40 (SE60)、40:60 (SE40)、20:80(SE20)、0:100 (SEO)的比例,分别进行体外发酵批次培养24 h和体外发酵产气培养72 h。结果表明:1)各组各时间点培养液的pH值在6.26-6.73之间,在适宜范围之内。2)当各组培养液内的氨氮(NH3-N)浓度上升至最大时,SE40和SE60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各组培养液内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随着蚕沙比例的提高而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乙酸与丙酸的比值大小顺序为SE80SE40SE60,三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4)各组培养液内的微生物粗蛋白(MCP)含量为SE80SE40SE60,这三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5)随着蚕沙比例的升高,各组的体外有机物消化率(IVDOM)越高,说明蚕沙在培养液内的降解率高。6)蚕沙比例越高,产生的最大产气量(GP)就显著增多(P0.05),SE80组的24 h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7)根据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指标的多项指标组合效应指数(MFAEI),SE80为0.59, SE80SE40SE60SE20,蚕沙和稻秸的最佳比例为80:20。试验三、研究了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蚕沙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和瘤胃微生物细菌区系变化的影响。试验选用32只杜泊羊×湖羊杂交F1代绵羊(24.06±2.25 Kg),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是参照NRC(2007)建议的肉绵羊饲养标准,日增重200 g/d,干物质采食量0.83kg,ME为10MJ/kg, CP含量12.17%。试验组蚕沙与稻秸比例分别为80:20、60:40、40:60,各组饲粮中蚕沙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20%(T20)、30%(T30)、40%(T40),试验期为75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三只羊进行屠宰取瘤胃液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T20和T30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干物质采食量(DMI)、料肉比(F/G)均显著大于T40组(P0.05),T20和T30组的ADG、F/G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的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和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T20组的CP表观消化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T40组(P0.05),T30组的NDF表观消化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T30组和T40组的ADF表观消化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T20组(P0.05)。3)对照组球蛋白(GLO)浓度显著小于T20和T40组(P0.05)。T20、T30、T40组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0和T40组尿素氮(BUN)浓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甘油三酯(TG)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40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T20、T30和T40组的HDL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T40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T20、T30和T40组的LDL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4)当蚕沙添加量为30%时,改变了瘤胃的发酵方式显著促进了溶纤维丁酸弧菌(B.fibrisolovens)、黄色瘤胃球菌(R. flavefaciens)、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 ruminicola)、嗜淀粉瘤胃杆菌(R. amylophilus)的粘附(P0.05),使得稻秸降解率的提高,使得TVFA和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四、研究了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蚕沙对肉羊屠宰性能、器官重量变化、肌肉理化性状和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三只肉羊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T20和T30组的屠宰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大于T40组(P0.05)。T20-T40组的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T20-T40组的眼肌面积和GR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T20组的心脏重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T30和T40组的脾脏重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肉羊在屠宰后45 min的pH值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但T30、T40组肉羊在屠宰后24 h的pH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和T20组(P0.05)。T20-T40组对肌肉剪切力的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T20-T40组之间的对肌肉剪切力无显著影响(P0.05),各组之间的肉色亮度(L*)、(a*)、(b*)值无显著差异(P0.05)。4)对背最长肌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各组之间的H2O含量和OM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T20和T30组的CP含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和T40组(P0.05),随着蚕沙比例的升高,各组的肌肉EE含量相应升高,T20和T30组的肌肉EE含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Abstract]: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 1 ) The content of nutrient components , crude protein ( CP ) 16.85 % , dietary fiber ( CF ) 20.91 % , crude fat ( EE ) 3.95 % , organic matter ( OM ) 20.40 % , crude fiber ( CF ) 20.91 % , crude fat ( EE ) 3.95 % , organic matter ( OM ) 20.40 % , calcium ( Ca ) 11.36 % , phosphorus ( P ) 0.14 % . 2 ) The ratio of natural nutrients ( SE : RS ) to 100 : 0 ( SE100 ) , 80 : 20 ( SE80 ) , 60 : 40 ( SE60 ) , 40 : 60 ( SE40 ) , 20 : 80 ( SE20 ) , 0 : 100 ( SEO ) . The content of 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s ( VFA ) in ea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groups ( P0.05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30 and T40 groups ( P0.05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triglyceride ( TG ) in T40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 P0.05 ) .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春久;市场呼唤扩大肉羊生产[J];河南畜牧兽医;2002年04期
2 张明峰,强振宏,王长发,吴俊杰;舍饲肉羊提高经济经济效益的措施[J];农村养殖技术;2003年23期
3 夏季;科学养殖肉羊的八大技术要点谈[J];农技服务;2003年02期
4 ;《肉羊快繁新技术》[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4年01期
5 常新耀,刘保国;中原地区肉羊生产的优势和不利因素[J];四川畜牧兽医;2004年07期
6 幸奠权;;怎样提高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益[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年04期
7 ;国内规模最大的肉羊加工厂落户和林[J];吉林畜牧兽医;2005年05期
8 赵本领 ,史经化,史先卫;制约中原地区肉羊生产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关键环节[J];畜牧与兽医;2005年04期
9 陈伯华;;利用地方良种开发肉羊生产[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5年12期
10 ;国内大规模的肉羊加工厂落户和林[J];中国畜禽种业;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延春;;关于发展肉羊生产的再思考[A];《2009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2 秦有;马艳菲;林鹏超;;科学养肉羊的八大技术要点[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胡大君;;培育昭乌达肉羊新品种 大力推动赤峰市肉羊产业发展[A];《2009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4 张建新;岳文斌;马启军;王树华;任有蛇;段栋梁;赵有英;;肉羊规模健康养殖场建设方案[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马艳菲;林鹏超;吴景田;;科学养肉羊的技术要点[A];2010中国羊业进展[C];2010年
6 ;浙江豪野种羊场、肉羊生产基地欢迎你[A];中国羊业进展——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4年
7 刘守仁;;优化产业布局 发展肉羊生产[A];中国羊业进展——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4年
8 梁克用;尹长安;张仲伦;;转变观念发展肉羊生产——当前肉羊生产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羊业进展——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4年
9 薛慧文;;有机肉羊的养殖技术与管理[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张明伟;,
本文编号:1789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78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