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包封率
本文选题:HPLC + 苦参碱类生物碱 ; 参考:《河南农业科学》2017年07期
【摘要】:高速离心分离游离的苦参碱(MAT)和氧化苦参碱(OMT),应用HPLC法测定MAT和OMT的浓度并计算包封率,建立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包封率的HPLC测定方法。结果显示,MAT进样量在0.074~0.370μg/mL、OMT进样量在0.263~1.315μg/mL时,两者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高加样量0.148μg/mL和低加样量0.111μg/mL下,MAT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98.2%,RSD分别为1.07%和2.38%;OMT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和100.2%,RSD分别为0.75%和0.66%。制剂中MAT和OMT的包封率分别为80.43%和74.70%,RSD分别为1.03%和1.11%。建立的方法适用于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包封率的测定。
[Abstract]:Free matrine and oxymatrine were separated by high speed centrifuga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MAT and OMT were determined by HPLC method and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was calculated. A 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ntrapment efficiency of matrine alkaloids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 area and the sample size when the sample quantity of malt is 0.074 ~ 0.370 渭 g / mL ~ (-1) ~ (-1) g/mL. 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malt were 100.2% and 98.2% at 0.148 渭 g/mL and 0.111 渭 g/mL,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98.3% and 0.75% and 0.66, respectively.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of MAT and OMT were 80.43% and 74.70%, respectively. The established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ntrapment efficiency of matrine alkaloids.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
【基金】:齐齐哈尔市科技攻关项目(ssykt2014-4)
【分类号】:S85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馨;周庆民;冯万宇;张艳;黄健;谢国梁;;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凝胶剂的制备与稳定性评价[J];现代化农业;2017年01期
2 徐馨;周庆民;冯万宇;张艳;;薄膜分散法和逆向蒸发法制备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的比较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6年12期
3 赵宁;李伟泽;;苦参碱纳米柔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测定[J];中成药;2016年02期
4 季晓雯;张国伟;;苦参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4年06期
5 徐艳艳;杨君燕;胡洁茹;何伟珍;赵应征;田伟强;;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脑内药物递送效率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年09期
6 Cheraga Nihad;沈雁;涂家生;;Taguchi正交法优化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J];药学研究;2014年04期
7 郑荣昌;温炬;冯洁莹;马静;周贵滨;秦思;;不同方法制备8-甲氧基补骨脂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皮肤靶向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年06期
8 邢建国;马晓莉;王新春;袁勇;王丽萍;陈卫军;;天山雪莲传递体的制备及其小鼠皮肤给药药动学特点[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年03期
9 杨涛;盛欢欢;程雪梅;王长虹;王峥涛;;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2年09期
10 李屹;张丽楠;杨磊;;苦参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莎莎;氨甲环酸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王永;槐果碱的抗炎与抗寄生虫作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永吉;李冬雷;;苦参碱注射液对宫颈癌患者化疗增敏作用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23期
2 葛婷;甘礼社;陈金杰;宋顺德;章哲文;莫建霞;汤慧芳;周长新;;复方当归贝母苦参不同给药方式对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小鼠模型的药效学评价[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7年07期
3 徐馨;闫志金;刘洪斌;张学栋;牛静华;王洪斌;;HPLC法测定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包封率[J];河南农业科学;2017年07期
4 郝福;胡向青;巴晓雨;许桂玲;张纲;李志刚;;激光粒度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7年02期
5 田茜;贺敬霞;何晨;田璐;尹蓉莉;杨军宣;罗开沛;;水蜈蚣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的优化[J];中成药;2017年06期
6 刘英杰;刘艳红;;扶正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及对心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17期
7 杨志欣;王海威;张文君;谢国梁;王祺茹;冯宇飞;王艳宏;;苦参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J];中成药;2017年05期
8 韩欢胜;徐馨;高利;;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凝胶剂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7年04期
9 徐馨;周庆民;冯万宇;张艳;黄健;谢国梁;;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凝胶剂的制备与稳定性评价[J];现代化农业;2017年01期
10 金银秀;王玉新;石雷;潘万贵;游锦晨;李姿生;;苯扎贝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芳;变应性鼻炎用辛夷油—穿心莲内酯脂质体温敏凝胶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2 吴艳丽;青光眼用葛根素柔性脂质体温敏凝胶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张朵朵;阴道用苦参方脂质体温敏凝股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4 薛倩倩;雀儿舌头生物碱的测定与富集及查尔酮三氮烯衍生物的合成[D];郑州大学;2013年
5 陈景超;苦参生物碱的绿色分离纯化技术研究及其MAT与OMT抗肺癌LETP-α-2活性对比探索[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年
6 张榕文;救必应抑菌抗炎镇痛有效部位筛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宁;李伟泽;;苦参碱纳米柔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测定[J];中成药;2016年02期
2 魏雪仙;张世川;刘玉璇;国大亮;;中药柔性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J];药学研究;2015年07期
3 季晓雯;张国伟;;苦参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4年06期
4 徐艳艳;杨君燕;胡洁茹;何伟珍;赵应征;田伟强;;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脑内药物递送效率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年09期
5 Cheraga Nihad;沈雁;涂家生;;Taguchi正交法优化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J];药学研究;2014年04期
6 仵文英;李莎;徐晓娜;李兴华;马小亚;;苦参碱脂质体的稳定性及体外释放度研究[J];中国药房;2013年37期
7 伍艳玲;;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年06期
8 李屹;张丽楠;杨磊;;苦参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年05期
9 马晓莉;邢建国;王新春;樊鑫梅;连文元;谢敏;;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天山雪莲传递体制备处方[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07期
10 盛欢欢;杨涛;李岩;程雪梅;王长虹;王峥涛;;HPLC法测定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载药量与包封率[J];中成药;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韩腾飞;盐酸青藤碱醇质体制备及在电致孔条件下的经皮释药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2 鹿文峰;氨甲环酸及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3 闫菁华;用于静脉炎的甘草次酸醇质体水凝胶贴剂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赖超;醋氯芬酸醇质体凝胶剂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5 刘传彬;氨甲环酸对体外循环后全身炎症反应作用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6 盛小茜;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的构建及其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中南大学;2011年
7 沈丹丹;盐酸奥昔布宁醇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及初步药动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童菲;氨甲环酸有关物质及其含量分析方法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晨光;李逐波;;苦参碱类生物碱的现代药理研究[J];兽医导刊;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芳;李婕;胡振林;张俊平;;苦参碱类生物碱对DC成熟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抗炎免疫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吴玉红;储榆林;;中草药抗感染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佳欣;苦参碱类生物碱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张俊青;苦参碱类生物碱的结构修饰[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98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89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