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杆菌Rv0024诱导生物膜的形成和抗细胞壁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分支杆菌 + Rv ; 参考:《动物医学进展》2017年07期
【摘要】:多药耐药结核菌和广泛耐药结核菌的出现,使得结核病成为全球第二大传染病。而生物膜的形成在几个人类病原体发病机制作用是公认的。然而,在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情况下生物膜的作用和生物膜形成的遗传因素仍然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未知。论文通过查阅大量外文文献阐述了细胞壁在结核分支杆菌中的耐药机制,并且发现生物膜中Rv0024为新的NlpC/p60蛋白质家族的一员,通过结核分支杆菌Rv0024异位表达,编码一个假定的肽酶,并且随着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吡嗪酰胺耐药性的出现,生物膜形成的Rv0024也显著增加。Rv0024可能在初次感染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参与宿主细胞的耐药性产生。因此,Rv0024可作为治疗肺结核的一个潜在的药物靶标进行深入研究。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us bacilli and widespread drug-resistant tuberculous bacilli makes tuberculosis the second-largest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world.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 in several human pathogens pathogenesis is recognized. However, the role of biofilm and genetic factors of biofilm formation remain largely unknown in the cas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cell wall resistance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was explained by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foreign literatures, and it was found that Rv0024 in biofilm was a member of a new NlpC/p60 protein family and expressed ectopic through Rv0024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Encoding a hypothetical peptidase, and with the emergence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soniazid and pyrazinamide resistance, biofilm-forming Rv0024 may als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initial infection. Participate in the production of drug resistance in host cells. Therefore, Rv0024 can be used as a potential drug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省梅花鹿生产与产品应用研究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436)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50204028NY);吉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60209006YY);吉林省科技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项目(20140309018YY)
【分类号】:S852.6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生物膜的奥秘[J];科技广场;2002年11期
2 陈Oz ,张旭家;中国生物膜研究新进展——记“21世纪生物膜研究”香山会议和第8次全国暨2003海内外生物膜学术研讨会[J];科学通报;2003年09期
3 ;一次成功的生物膜学术研讨会——第八次全国暨2003海内外生物膜学术研讨会[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3年03期
4 黄有国;一次成功的生物膜学术研讨会——第八次全国暨2003海内外生物膜学术研讨会[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3年03期
5 ;一次成功的生物膜学术研讨会——第八次全国暨2003海内外生物膜学术研讨会[J];生物物理学报;2003年02期
6 周廷冲;;生物膜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J];生理科学进展;1978年02期
7 王洪春;;生物膜学术会议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1979年02期
8 吴显荣;;生物膜[J];植物杂志;1981年02期
9 张志鸿;;生物膜在日本的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82年04期
10 杨福愉;生物膜研究是一个有很大潜力的领域[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波;;生物膜研究进展[A];第8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C];2010年
2 Michael Gittins;;生物膜及其清除[A];中华护理学会第7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大会资料[C];2011年
3 于树云;宋诗铎;;万古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表葡菌生物膜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隋森芳;;从分子到细胞——生物膜研究发展的动力[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5 陈Oz;;生物膜与后基因组时代[A];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功能研究——青年科学家论坛第八十次活动论文集[C];2003年
6 吴骏逸;陆维昌;陈邦林;;新型悬浮材料上的生物膜降解氮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于树云;宋诗铎;;万古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表葡菌生物膜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唐梦丹;郑建锋;赵敬军;;曲霉生物膜研究进展[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李剑锋;张红东;邱枫;杨玉良;;离散变分原则在生物膜形变模拟中的应用[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B:高分子理论、计算与模拟[C];2013年
10 叶树集;马素兰;李红春;;生物膜上胆固醇传输动力学的非线性光谱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琪;顶级专家聚蓉 研讨防治“生物膜”[N];四川日报;2011年
2 记者 盛利;细菌生物膜研究将有效破解细菌抗药性[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常丽君;掌控细胞悄悄话 攻破细菌生物膜[N];科技日报;2012年
4 常丽君;新系统能将生物膜改造成生物材料工厂[N];科技日报;2014年
5 实习生 操秀英;科学家发明细菌膜检测新设备[N];科技日报;2007年
6 田建军;生物膜为污水处理提供新模式[N];经济参考报;2004年
7 辽君;生物膜让“老慢支”久治不愈[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李颖;生物膜+微孔曝气 净化水体初战告捷[N];中国花卉报;2006年
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净化系统中生物膜快速构建方法[N];中国渔业报;2013年
10 唐伟;生物膜研究领域的新收获[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静;表面附着、休眠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滞留菌形成的影响及滞留菌相关基因的初步筛选[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培谦;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ifimViiiw)生物膜的形成及相关基因功能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3 陈颖;肺癌生物材料植入白色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与宿主免疫功能的关系[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史惠卿;亚-MIC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5 王小燕;气管导管材料表面细菌与真菌混合生物膜形成及真菌密度感应分子对混合生物膜的作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培培;生防枯草芽胞杆菌NCD-2ko株丰产素合成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7 陆笑;LuxS/AI-2密度感应信号影响草绿色链球菌生物膜致病力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8 祝泽兵;供水管网中的耐氯菌群及其耐氯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徐志辉;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生物膜形成和根际定殖分子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10 田海龙;MABR脱氮除碳效能及微生物膜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颖娟;基于生物膜形成的乳酸菌连续接种工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薇;管道特征对实际供水管网生物膜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杨安逸;沼气搅拌式固定床的工艺及其生物膜特性[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4 王娟;抗生素锁技术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实验室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5 尼逸伦;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新模式应用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6 尹正国;脱管散体外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7 董丽红;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谢冰涵;低温对MFC产电性能及阳极生物膜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翟振;LEA蛋白特征重复片段对POPE生物膜的干燥保护活性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15年
10 戴行楠;污垢对城市原生污水换热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99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89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