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及饲料中主要霉菌毒素对Caco-2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17 15:29
本文选题:黄曲霉毒素M1 + 赭曲霉毒素A ; 参考:《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试验结合我国食品及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现状,研究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霉菌毒素联合作用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以及DNA损伤的影响,共分为2个试验。试验Ⅰ:黄曲霉毒素M1(AFM1),作为2B类的人类致癌物,主要存在于牛奶中并且对人类健康有危害作用。有实验研究AFM1和其他毒素混合在一起的毒性作用,然而,相比于其来源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毒性研究,关于AFM1的毒性研究是非常少的。本实验首次研究了AFM1与赭曲霉毒素A(OTA),玉米赤霉烯酮(ZEA)和α-玉米赤霉烯醇(α-ZOL)单独和混合对人的结肠癌细胞(Caco-2)交互作用效应。单独毒素对细胞活性的抑制,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通过MTT法检测的结果表明AFM1在72小时与OTA有相似的细胞毒性,其IC50值为4.10μM,这比ZEA和α-ZOL毒性更强。所有的毒素混合毒性的效果如下所示:OTA+α-ZOLZEA+α-ZOLOTA+ZEAAFM1+ZEAAFM1+α-ZOLAFM1+OTAOTA+ZEA+α-ZOLAFM1+ZEA+OTAAFM1+ZEA+α-ZOLAFM1+OTA+α-ZOLAFM1+ZEA+OTA+α-ZOL。应用等效应线图解法分析结果表明,AFM1除了与α-ZOL表现出拮抗作用以外,与其他几种毒素都表现出加性和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在所有的毒素混在一起时,表现的最强(CI=0.17±0.05 at IC25)。试验Ⅱ: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黄曲霉毒素(AFB1)和黄曲霉毒素(AFM1)对Caco-2细胞毒性的氧化损伤,DNA损伤及其可能机制。黄曲霉毒素B1(AFB1)和黄曲霉毒素M1(AFM1)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并且经常性的出现在食物和饲料中,对人类的健康有很大的风险。很少有文献报道AFB1和AFM1对人类肠道的毒性影响作用。因此,我们的实验来研究这两种毒素对Caco-2细胞的毒性作效果,尤其是与人类成熟的肠道细胞相似的分化后的Caco-2细胞。用AFB1和AFM1处理两种不同生长状态未分化和分化后的细胞,处理时间直到72小时。检测了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活性氧(ROS)的含量以及DNA的损伤。实验结果表明AFB1和AFM1都显著性的将低了两种细胞的细胞活性,显著增加了LDH含量,活性氧的含量以及DNA的损伤,并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与AFM1相比,AFB1对两种细胞显示出了更强的毒性作用。所有这些结果可能都与细胞内ROS产量相关,过多的ROS可能会导致细胞膜及DNA链的损伤。此外,我们发现分化后的细胞对毒素更加敏感,这可能是因为在分化过程中酶的变化相关。我们的实验结果首次在体外证明了AFB1和AFM1对肠道细胞的DNA损伤,尤其是对分化后的Caco-2细胞。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in food and feed in China, the effects of several representative mycotoxins on the cytotoxicity, oxidative damage and DNA damage of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line (Caco-2) were studied. Test 鈪,
本文编号:1901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90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