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内蒙古草地NPP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敏感性的CENTURY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1 00:29

  本文选题:气候变化 + 草地 ; 参考:《地理研究》2016年02期


【摘要】: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空间化的CENTURY生物过程模型,分析1981-2010年内蒙古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关键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内蒙古草地大部分区域NPP呈下降态势但趋势并不显著,全区平均降速约为1.17 g C/m2?a;NPP年代际变化时空差异较大,1980s至1990s约69.65%的区域NPP下降,1990s至2000s NPP下降加剧,下降面积较前者扩大了17.50%;NPP对降水与温度的敏感性特征空间异质性较强,但总体上区域降水减少可能是近30年内蒙古草地NPP下降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同样会导致草地NPP下降,但作用程度较小。
[Abstract]: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vegetation is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of global change research. Based on the spatialized CENTURY biological process model,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grassla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in Inner Mongolia from 1981 to 2010 and its sensitivity to key climatic factor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PP of most regions of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past 30 years, but the trend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average decreasing rate of NPP in the whole region was about 1.17 g / m ~ (2) C / m ~ (2). There was a great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ce in the decadal variation of NPP. The decrease of NPP in the region from 1980 to 1990 was increased, and the decrease of NPP from 1990 to 2000 was intensified.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the decreasing area increased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ensitivity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but the decrease of regional precipitation may be the main factor of the decrease of NPP in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in the past 30 years, and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will also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NPP in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But the degree of action is small.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19B04;2012BAC19B1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403206)
【分类号】:S8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鲜一,彭玉梅,程渡,马恒宇,金娟,胡秋芳;草地火灾生成原因及火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草业;2001年04期

2 王旭颖;建立草地生态系统,促进湟源县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年05期

3 陈佐忠,王艳芬,汪诗平,周兴民;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分类初步研究[J];草地学报;2002年02期

4 ;《草地学报》2002年第10卷总目次[J];草地学报;2002年04期

5 马建滨,都玉蓉;科学管理草地生态系统对青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性[J];草食家畜;2002年03期

6 蒋建生,任继周,蒋文兰;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特性[J];草业学报;2002年02期

7 程渡,崔鲜一,彭玉梅;草地火灾生成原因及火管理系统的研究[J];四川草原;2002年03期

8 张佳华,徐永福,徐祥德;利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土地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1期

9 张骑;甘孜州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对策研究[J];四川草原;2003年01期

10 高峰,石长金,吕志学;黑龙江省草地生态系统的环境问题与对策[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X;;草地生态系统受损的耗散结构机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张新时;;草地的气候—植被关系及其优化生态—生产范式[A];Ecological Services of Grassland in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3 钟华平;樊江文;于贵瑞;韩彬;胡中民;岳燕珍;梁飚;;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A];中国草学会草地资源与管理第四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尹剑慧;卢欣石;;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的研究[A];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兰伟;;浅谈甘孜州草地灌溉及其发展对策[A];四川草业科技十年进展[C];2004年

6 高承芳;翁伯琦;王义祥;徐国忠;;我国南方草地发展存在的问题[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刘士义;;草地生态系统科学利用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A];《2009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8 丁路明;龙瑞军;郭旭生;尚占环;;放牧生态系统家畜牧食行为研究进展[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徐雅梅;苗彦军;;西藏草地营养现状及其评价[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张英俊;时坤;;建立多功能现代化草地牧场模式的可行性[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尹维纳;科学家关注“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徐柱;我国北方草地生物多样性与优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研究[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3 青海省循化县草原站 韩国忠;浅谈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对策[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0年

4 记者 戴随刚 通讯员 马宗泰;环青海湖地区 草地生态系统响应试验启动[N];中国气象报;2010年

5 记者 辛元戎;青海大学—清华大学三江源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揭牌[N];青海日报;2010年

6 林琳;明年草地载畜能力将增强[N];中国气象报;2007年

7 石岩生;实现人畜草鼠虫平衡共存[N];农民日报;2007年

8 林琳;2008年草地载畜能力将增强[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9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 陈世雄;对草原维护生态安全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N];农民日报;2010年

10 朱必义;昭苏注重草地生态系统保护[N];新疆日报(汉);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泉;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张宇;宁夏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红霞;中国两种草地分类系统类的归并及在内蒙古草地类划分中的应用[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4 李学章;水蚀风蚀交错带人工豆科草地生源要素的水分和密度响应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芦娟;甘肃祁连山区草地主要牧草资源及其土壤生境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6 石益丹;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张富华;锡林郭勒草地多样性遥感识别与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8 宋希娟;东祁连山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N、P、K营养库季节动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9 张小琪;阿勒泰地区草地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的建立[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10 马琳雅;甘南州草地植被覆盖度与物候期时空变化动态特征[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16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916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8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