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伪狂犬病病毒微滴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8-05-27 14:07

  本文选题:伪狂犬病病毒 + 微滴数字PCR ; 参考:《畜牧兽医学报》2017年09期


【摘要】:为了建立伪狂犬病病毒(PRV)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的检测方法,以伪狂犬病病毒gB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可对其准确定量的微滴数字PCR方法。对ddPCR反应中的引物浓度、探针浓度、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对建立的ddPCR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也进行测定,并且应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ddPCR的最佳引物浓度为0.9μmol·L~(-1),探针浓度为0.25μmol·L~(-1),退火温度为60℃。ddPCR方法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8,显示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1copies·μL~(-1),比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qPCR)的检测限低,变异系数为2.81%,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通过对临床样品的检测,与病毒分离比较,ddPCR方法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6.2%,符合率为97%。结果表明新建立的dd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伪狂犬病病毒的定量检测。
[Abstract]: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pseudorabies virus (PRV) microdrop digital PCR (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 the pseudorabies virus gB gene was used as the target gene, and the precise quantitative microdrop digital PCR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he primer concentration, probe concentration and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 the ddPCR reaction were optimized. The specificity of the ddPCR method for the ddPCR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primer concentration of ddPCR was 0.9 Mu mol / L~ (-1),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robe was 0.25 mol. L~ (-1),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was 60 C and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 was 0.998, showing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6.1copies. The detection limit of CR (Real Time PCR, qPCR) is low,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is 2.81%, and there is no cross reaction with other viruses. By comparing the clinical sample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ddPCR method is 87.5% and the specificity is 96.2%. The coincidence rate is 97%.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ly established ddPCR method is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and can be used for pseudorabies virus. Quantitative dete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OI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参考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基金】: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3300-6)
【分类号】:S85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丽;崔保安;陈红英;魏战勇;郑兰兰;吕晓丽;文英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J];中国兽医学报;2009年04期

2 代卓见;伪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J];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1996年01期

3 王家富,张光道,丁建华,罗满林,张楚瑜;伪狂犬病病毒gⅢ基因的克隆及其鉴定[J];中国兽医学报;1997年04期

4 怀济森,陈焕春;伪狂犬病病毒潜伏感染的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1997年03期

5 阎高峰,李健强;抗伪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1999年01期

6 阎高峰,李健强;抗伪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鉴定[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9年04期

7 邵伟娟,胡建华,谢建云,高诚,张婉华;伪狂犬病病毒沪株gE基因序列测定与比较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05年04期

8 殷华平;郭万柱;徐志文;杨丽;;影响伪狂犬病病毒同义密码子用法特点的因素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吕建强;何云蔚;卢体康;花群义;秦智锋;陶虹;杨俊兴;阮周曦;;伪狂犬病病毒实时荧光PCR的建立和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10年03期

10 何妍萍;贾怀杰;王盈盈;刘太安;景志忠;;伪狂犬病病毒载体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科学;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凤云;涂长春;张玉静;欧阳红生;张永亮;刘思国;刘伯华;;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突变体的克隆与测序[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李富强;张莉;刘尚高;王双山;靳玉芬;欧阳素贞;;伪狂犬病病毒北京株的纯化及电镜观察[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汤德元;郝飞;李春燕;曾智勇;罗险峰;甘振磊;刘建;王洪光;;伪狂犬病病毒Guizhou-DY株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郭广君;吕素芳;肖跃强;毕研丽;沈志强;丁壮;;伪狂犬病病毒Us3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进展[A];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娄高明;敖敬群;廖筱萍;王殉章;;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糖蛋白gC基因全序列的克隆与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敖敬群;娄高明;陈新华;廖筱萍;杨林;杜伟贤;龙綮新;王s阏,

本文编号:1942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942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5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