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绒毛品质遗传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绒毛品质 + 表型选择 ; 参考:《中国畜牧兽医》2016年12期
【摘要】:绒毛品质不仅影响绒山羊养殖的经济效益,还影响绒毛纺织品的质量。近年来,随着产绒量的提高,绒毛品质有下降趋势,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绒毛品质势在必行。绒毛品质是绒山羊育种中重要的选择参数,而控制绒毛品质的主要性状是数量性状,通过数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寻找控制数量性状的主效基因,从而研究其生长机理和控制绒毛生长的基因的表达机制。作者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绒毛品质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通过表型选择来提高绒毛品质,且找到控制绒毛品质性状的HOX、BMP、KAP基因和色素基因等,还有寻找控制目标性状相应的QTL和对不同序列的SNPs进行GWAS分析,通过基因型的选择来提高绒毛品质,这些研究为提高绒毛品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今后研究绒毛品质的遗传因素提供借鉴。
[Abstract]:The quality of wool not only affects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cashmere goat breeding, but also affects the quality of wool textil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wool yield, the quality of wool has a downward tre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t is impera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ol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Villous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selection parameter in cashmere goat breeding, and the main character controlling villi quality is quantitative trait. The main genes controlling quantitative traits are found by quantitative genetics and molecular genetics. Therefore, the growth mechanism and the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genes controlling the growth of villi were studied. The authors reviewed the recent studies on villus quality, including phenotypic selec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illi, and to find out the Hoxo BMPP KAP gene and pigment gene that control the villi quality traits, and so on. The QTL for controlling target traits and Gwas analysis for SNPs of different sequences were also fou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illi by selecting genotypes. These studies have lai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villi. I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genetic factors of wool quality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绒毛用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0-05)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5903、20100319)
【分类号】:S8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志海,富俊才;如何协调绒山羊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J];中国畜牧杂志;2001年04期
2 张瑛;绒山羊前景及抓绒技术[J];北京农业;2001年05期
3 李金泉,尹俊;绒山羊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J];草食家畜;2001年01期
4 赵臣,葛信江,蒋俊东;怎样给绒山羊梳绒[J];养殖技术顾问;2001年04期
5 ;养殖绒山羊与保护生态可以兼顾[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年04期
6 吴志瑞;绒山羊舍饲初见成效 自治区领导批示鼓励[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年06期
7 徐晓峰;绒山羊圈养收入高[J];新农业;2001年06期
8 张玲勤;青海海西地区柴达木绒山羊持续发展的对策[J];畜牧与兽医;2002年09期
9 张会军,李勇刚;绒山羊圈养技术的调查[J];吉林畜牧兽医;2002年06期
10 龚恩学;提高绒山羊冬春季节舍饲效果的技术要点[J];辽宁畜牧兽医;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宁;;绒山羊养殖户如何应对金融危机[A];《2009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2 白文林;罗光彬;尹荣焕;姜午旗;张宝路;张守纯;赵志辉;;中国绒山羊品种的起源及遗传分化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姜向宏;丁庆庆;;鄂托克旗绒山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与思考[A];《2011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11年
4 马宁;;中国绒山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现状及对今后发展的思考[A];《2008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08年
5 孟瑞强;张燕军;王瑞军;王志新;张文广;王鹏宇;刘慧;王志英;白X;周娟娟;李金泉;;绒山羊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2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丁家刚;丁巍;;构建生态型绒山羊生产模式的思考与实践[A];《2009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7 韩敏;张金合;马茂荣;苏秀玲;何俊琴;王宇;;放牧与圈养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斌;李玉荣;王峰;;中国主要绒山羊品种资源及其研究与利用现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刘兴亮;高爱琴;张文广;李金泉;王志新;张永斌;;转化生长因子受体Ⅱ在绒山羊皮肤中的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薛树媛;金海;李华伟;李长青;;不同物候期对放牧绒山羊食性与采食量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驻站记者 玉荣 通讯员 石景君;阿鲁科尔沁旗农牧民养殖绒山羊积极性高涨[N];赤峰日报;2007年
2 藏新;西藏打造绒山羊产业带[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 王世权;绒山羊产业现状及前景[N];河北科技报;2007年
4 本报通讯员 田力;绒山羊养殖大有可为[N];陇东报;2007年
5 高学海;扎旗推广绒山羊改良提质项目人均增收880元[N];通辽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董亮;上肥地乡:绒山羊身上梳下“软黄金”[N];铁岭日报;2006年
7 党耀翔;岢岚倾力打造“中国绒山羊之乡”[N];忻州日报;2007年
8 钟改清;养绒山羊带富山区牧民[N];伊犁日报(汉);2007年
9 许金亭邋李占崇;推广普及绒山羊饲养 清河力保羊绒霸主地位[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10 王昆;达旗绒山羊提质又增效[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春辉;褪黑激素调控山羊绒生长的模式及机理初探[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张微;绒山羊微量元素铜需要量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刘斌;绒山羊绒毛生长相关基因的筛选、鉴定和多态性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4 狄冉;中国产绒山羊微卫星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白文林;中国产绒山羊品种父系与母系起源的分子特征及遗传分化[D];吉林大学;2009年
6 孙泽威;松嫩羊草草地放牧绒山羊营养限制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郭旭东;绒山羊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制备[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袁建龙;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转基因绒山羊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许腾;绒山羊皮肤绒毛生长期与静息期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10 赵胜军;不同氨基酸模式对绒山羊皮肤氨基酸利用的影响及机理[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铁成;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超细超长育种目标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2 冯帅帅;基于甲基化与lncRNA的绒山羊毛囊发育表观遗传学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师丙波;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VEGF164基因定点敲入绒山羊转基因细胞的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郭俊清;亮氨酸及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对绒山羊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5 蒙成志;舍饲与放牧条件对绒山羊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6 赵苗;绒山羊6个候选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经济性状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宋洁;辽宁新品系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侯越;绒山羊联会复合体蛋白3基因的克隆、转录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张建军;陇东绒山羊微卫星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相关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10 张小芳;辽宁高产系绒山羊5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位点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99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999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