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小尾寒羊mtDNA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本文选题:河北小尾寒羊 + 线粒体基因组 ; 参考:《畜牧与兽医》2017年04期
【摘要】:旨在分析河北小尾寒羊线粒体基因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采用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方法获得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编码区变异分析;利用群体遗传学方法对非编码区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北小尾寒羊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共发现183个变异位点,其中多肽编码区156个,r RNA基因19个和t RNA基因8个;多肽编码区发现同义突变128个,错义突变28个。非编码区共发现81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为(0.022 22±0.006 93),单倍型多样性为(0.996±0.015),83只个体构成的65种单倍型,聚为3个单倍型群:A单倍型群包括35只个体,其中9只河北小尾寒羊,26只山东小尾寒羊;B单倍型群包括38只个体,其中13只河北小尾寒羊,25只山东小尾寒羊;C单倍型群为10只山东小尾寒羊,该单倍型群为一个独立类群。3个单倍型群A、B和C的频率分别为0.42、0.46和0.12。由此说明河北小尾寒羊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与山东小尾寒羊存在基因交流。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vari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Hebei small tail Han sheep,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 was obtained by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ing, and the variation of coding region was analyz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non-coding region was analyzed by population genetic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83 mutation sites in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coding region of Hebei small tail Han sheep, including 156 polypeptide coding regions, 19 rRNA genes and 8 t-RNA genes, 128 synonymous mutations and 28 missense mutations in the polypeptide coding region. A total of 81 mutation sites were found in the non-coding region. The nucleotide diversity was 0.022 卤0.006 ~ (3), and the haplotype diversity was 0.996 卤0.015. 65 haplotypes were found. The haplotypes were divided into 3 haplotypes: a haplotype group consisted of 35 individuals. Among them, 9 Hebei small tail Han sheep, 26 Shandong small tail Han sheep B haplotype group, including 38 individuals, 13 Hebei small tail Han sheep, 25 Shandong small tail Han sheep C haplotype group, 10 Shandong small tail Han sheep. This haplotype group is an independent group, and the frequencies of the three haplotypes are 0.42 0.46 and 0.12, respectively.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Hebei small tail Han sheep is abundant, and there is gene exchange between Hebei small tail Han sheep and Shandong small tail Han sheep.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省阜平县畜牧水产局;
【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5226308D)
【分类号】:S8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勋和;翁茁先;李威娜;陈洁波;钟福生;唐寿桂;赵宇旗;;基于线粒体DNAD loop序列的黄郎鸡遗传多样性与品种起源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2 贾晓旭;唐修君;陆俊贤;顾荣;葛庆联;高玉时;苏一军;;基于线粒体DNAD-loop区全序列分析大围山微型鸡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进化关系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3 张冰;廖海洪;农素群;马青艳;孙俊丽;;广西5个猪种和国外3个猪种mtDNA D-loop序列遗传多样性及进化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5年07期
4 陈祥;丁玫;孙鹃;尚以顺;柏琳;;贵州3个地方猪种的mtDNA D-loop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5年05期
5 陈晓勇;孙洪新;敦伟涛;;小尾寒羊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5年01期
6 王康环;金红;蒋利;何孝凡;於建国;蒋小松;徐亚欧;;藏系绵羊、新疆细毛羊及阿勒泰羊mtDNA D-loop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1期
7 崔宏宇;王晓燕;赵新明;;河北小尾寒羊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的测定及比较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年04期
8 尹淑艳;李波;郭慧玲;李会;李杨;孙绪艮;;基于mtDNA-COI基因序列的针叶小爪螨种群遗传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林业科学;2012年02期
9 王金文;张果平;王德芹;李焕玲;陈永雷;;杜泊羊、萨福克羊、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优势利用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6年05期
10 马月辉,陆离,王端云,傅宝玲,赵建设,,范敬常;肉用羊与小尾寒羊杂交效果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199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海新;孙丕春;刘伟;张慧;;羊肉与鸭肉的分子生物学鉴别技术[J];肉类研究;2017年05期
2 陈勇;王泰;苏元君;刘建;雍军;吴锦波;周明亮;杨龙波;;24月龄的贾洛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J];草学;2017年02期
3 梁瑞圆;陈晓勇;孙洪新;崔雪霞;孙少华;敦伟涛;;河北小尾寒羊mtDNA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7年04期
4 黄勋和;张金枫;陈洁波;李威娜;钟福生;杜炳旺;;贵妃鸡与麒麟鸡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7年02期
5 欧阳依娜;阮谦;钱林东;孙利民;张永云;滕晓红;苗永旺;;大围山微型鸡、云龙矮脚鸡和拉伯高脚鸡mtDNA D-loop遗传多样性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年01期
6 梁勇;康乐;崔建勋;吕雪梅;杨宁;张细权;;鸡mtDNA D-loop区单倍型簇频率与中国家鸡多母系起源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6年12期
7 郑永富;王姗姗;高庆华;钱梦阳;宫昌海;陈晓利;韩春梅;;新疆罗布羊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分析[J];生物技术;2016年06期
8 李玉;袁勇;郭慧琳;杨明;张登基;;杂交F_1羔羊育肥效果试验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16年06期
9 马小军;陈富强;张小丽;李发弟;唐然;张晨;宋晓育;张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尾寒羊乳腺组织TLR2表达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6年05期
10 汤继顺;朱德建;陈胜;惠文巧;;澳洲白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F1代生产性能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6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桂山;薛景龙;孙丽敏;赵佳;徐晶;姜怀志;;不同品种绵羊皮肤毛囊中角蛋白关联蛋白8-1基因差异表达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5期
2 陈晓勇;向海;O.H.D.Brahi;敦伟涛;赵兴波;;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在绵羊线粒体基因组SNP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3年06期
3 尹帅;盛桂莲;侯新东;朱敏;杜明;金昌柱;赖旭龙;;广西地区野猪化石古DNA及猪的驯化初探[J];古脊椎动物学报;2013年04期
4 Guanghui Yu;Hai Xiang;Jikun Wang;Xingbo Zhao;;The phylogenetic status of typical Chinese native pigs: analyzed by Asian and European pig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13年02期
5 刘靖闻;张勇;赵兴绪;;甘南州蕨麻猪mtDNA D-环序列的起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3年06期
6 吴婵;李辉;李敬瑞;张大权;谢国午;孔嫣;易恒洁;;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 D-loop)序列分析贵妃鸡的遗传多样性[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12期
7 郭彦斌;刘丑生;王慧;王皓;刘刚;韩旭;;利用mtDNA D-loop区研究中国10个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起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2年07期
8 普华才让;牟永娟;丁考仁青;郝恩茂;张亚林;万玛吉;左彩兰;蔺成友;;贾洛羊种公羊引进甘加地区适应性观测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12年03期
9 金红;陈志成;梁婧娴;徐亚欧;蒋小松;傅昌秀;;藏系绵羊红原、贾洛、欧拉类群mtDNA D-loop区多态性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武艳平;霍俊宏;刘林秀;康昭风;谢明贵;季华员;马月辉;谢金防;;江西地方鸡的系统进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建华,王海彦;提高小尾寒羊多羔率的七项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00年09期
2 张国华;小尾寒羊荐部打伤的治疗[J];中国兽医科技;2000年11期
3 门志华;饲养小尾寒羊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河北畜牧兽医;2000年02期
4 邓秀;小尾寒羊当嫁妆[J];河北畜牧兽医;2000年10期
5 吴继东;小尾寒羊养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家畜生态;2000年04期
6 乔建迪,潘海英;谈谈如何养好小尾寒羊[J];河南农业;2000年09期
7 吕贵喜;怎样引养小尾寒羊[J];四川畜牧兽医;2000年11期
8 秋红;小尾寒羊多产技术[J];山西农业;2000年07期
9 陈伯华;小尾寒羊引种注意事项[J];山西农业;2000年12期
10 王景元;山东小尾寒羊发展的历史[J];中国草食动物;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绪仙;;小尾寒羊引种与开发利用[A];2006中国羊业进展——第三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柳楠;王金文;魏敬才;田春玲;王新颜;杨永林;李晶;樊庆灿;;小尾寒羊高繁品系多胎基因检测研究[A];《2009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3 曹荣峰;王继芳;;小尾寒羊复旧期子宫平滑肌降解代谢的试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大林;;充分发挥小尾寒羊的高产多胎特性 加快肉羊产业发展[A];中国羊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成立大会会刊[C];2003年
5 陈大林;;小尾寒羊品种资源优势保护与利用[A];中国羊业进展——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4年
6 郭继军;;浅析青海省小尾寒羊的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A];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03~2004)[C];2004年
7 冯维祺;马月辉;浦亚斌;;应重视小尾寒羊在肉羊产业中的利用[A];2006中国羊业进展——第三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金文;王德芹;张果平;李焕玲;崔绪奎;朱荣生;;小尾寒羊与杂交肥羔肉品质及营养特性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谭旭信;;小尾寒羊生产技术应用[A];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07-2008)[C];2008年
10 柳楠;王金文;魏敬才;田春玲;王新颜;杨永林;李晶;樊庆灿;;基因检测技术在小尾寒羊高繁品系建立中的应用[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崔小红;小尾寒羊让农民笑得最开心[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2 靳茂荣 杜怀国;武川县以寒羊养殖带动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3 张明伟 李根银;引进小尾寒羊要慎重[N];山西科技报;2003年
4 张灿东;东平整治小尾寒羊外调秩序[N];中国畜牧报;2002年
5 姜风涛 张灿东;东平小尾寒羊走向西部[N];中国畜牧报;2003年
6 赵连波 本报记者 林铁山;寒羊“热”养[N];吉林农村报;2010年
7 吉标华 本报记者 安丽霞;小尾寒羊 大大效益[N];吉林日报;2001年
8 梁山;如何给小尾寒羊“接风”[N];河北科技报;2003年
9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 冀贞阳;小心冒牌“小尾寒羊”[N];河北科技报;2005年
10 赵国明;小尾寒羊还需改良[N];河南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福亮;新吉细毛羊和小尾寒羊的毛品质性状及皮肤转录组学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2 柳淑芳;小尾寒羊多胎性状相关基因的鉴定和遗传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3 曹荣峰;小尾寒羊子宫复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4 宋雪梅;小尾寒羊5个与繁殖和疾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5 张蕾;小尾寒羊骨骼肌细胞Myostatin基因打靶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葛利江;小尾寒羊妊娠中后期胎盘和子宫颈成熟的监测[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7 张利平;BMPR-IB基因和PGR基因作为小尾寒羊多胎候选基因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8 杨开伦;集约化生产方式下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产肉性能和肉质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冠卿;小尾寒羊CSRP2、CSRP3和FSTL1基因克隆、结构特征及组织表达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倪志鹤;EM发酵小麦秸秆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刘佳;饲喂方式对小尾寒羊行为及生产性能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王晓龙;小尾寒羊ANKRD2基因的克隆、结构特征与表达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5 孙艳;小尾寒羊三个慢型骨骼肌肌钙蛋白的基因克隆、结构特征及组织表达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6 邵明旭;小尾寒羊肠道正常菌群高通量测序分析及羊源微生态制剂的研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7 张胜军;绵羊发情周期内日常行为与粪样生殖激素变化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8 王杰;小尾寒羊、滩羊生长性能及其主要消化生理参数的比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宁;不同日龄小尾寒羊与滩羊消化器官及其胃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吕爱军;小尾寒羊铜的适宜供给量和营养监测模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37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03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