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呼肠孤病毒p17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与其诱导的自噬以及病毒复制相关
本文选题:禽呼肠孤病毒 + p17 ; 参考:《扬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 A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正呼肠孤病毒属(Orthoreovirus),是禽类重要的病原体。病毒基因组是由10个节段的双链RNA组成,可分为大(L)、中(M)、小(S)3组,主要编码10种结构蛋白和4种非结构蛋白。其中,p17蛋白是由ARV S1基因第二个开放阅读框编码的非结构蛋白,包含146个氨基酸,大小约为17 kD。由先前的研究可知,p17是细胞核-细胞质穿梭蛋白,其C端有核输入信号。而p17在核质中的分配与细胞的转录活性有关,且出核并不依赖于CRM1蛋白。p17可以通过PTEN、AMPK和PKR/eIF2a信号通路正调控细胞自噬,并增强病毒的复制。在调控细胞周期和宿主细胞翻译方面,p17蛋白可以通过激活p53通路来阻碍细胞的生长。因此,p17蛋白是一种多功能病毒蛋白,它在调控细胞自噬、细胞周期以及蛋白翻译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目前对p17蛋白功能的研究仍然还存在许多未知的地方。本研究通过鉴定p17蛋白的核输入信号与核输出信号,并突变p17蛋白核输入信号相关的功能氨基酸位点后,探究p17蛋白的细胞定位对其诱导的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对病毒复制的影响。1.禽呼肠孤病毒p17蛋白核输入信号与核输出信号的鉴定本研究首先将p17蛋白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在宿主细胞中表达融合蛋白GFP-p17,建立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细胞定位的方法。所得结果也与文献报道中的p17蛋白定位一致,也于ARV感染后的间接免疫荧光实验一致,说明本方法可以用于p17蛋白定位的研究。同时,选取转染pEGFP-p17后的不同时间点(9h、18 h、24 h、36h、48 h),观察p17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此外,也与p10、σNS另两个S基因组编码的非结构蛋白的定位进行了比较,结果也与p17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不同。为鉴定p17的核输入信号,参考文献中报道的序列,并将该序列中以及周围存在的几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进行突变,观察p17突变体的细胞定位情况。发现突变p17蛋白C端的第122和123位的氨基酸后,可使p17蛋白的核定位发生改变,观察到大部分荧光进入细胞质中,从而确定这两个氨基酸在p17蛋白的核定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p17是核质穿梭蛋白,目前的研究仅知道p17蛋白可以出核,且出核途径是CRM1蛋白非依赖的。本研究通过软件预测与序列比对,在p17蛋白的序列中找到多个疑似核输出信号的序列。将这些序列插入pEGFP-C1中进行表达鉴定,根据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后发现,在p17蛋白的N端第19-26位有一段氨基酸片段能使细胞核中大量的GFP进入细胞质,并认为它能够介导p17蛋白的出核,且这种出核可能是通过CRM1以外的其他途径。2.禽呼肠孤病毒p17蛋白核输入信号的突变调节细胞自噬与病毒的复制已有研究证实,p17可以诱导细胞产生自噬,但是对于p17调控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探讨了p17核输入信号对其引起细胞自噬及病毒复制的影响。为了研究p17蛋白的核定位与诱导细胞自噬的关系,构建了突变p17第122位和第123位的氨基酸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在Vero细胞和DF1细胞中,表达p17核输入信号突变体短时间内的自噬水平均显著低于表达野生型p17的细胞。通过进一步检测p17入核对病毒增殖的影响,转染野生型p17再感染ARV后的病毒复制水平显著升高,说明p17可促进细胞自噬的同时促进病毒复制。而在感染病毒一定时间内,转染细胞p17入核信号突变体并不能明显的促进病毒的复制水平,与转染野生型p17的结果差异显著。
[Abstract]:In this study , p17 protein is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viral protein , which is composed of 10 segments of double - stranded RNA .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 large ( L ) , medium ( M ) , small ( S ) 3 , which mainly encodes 10 structural proteins and 4 non - structural proteins .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17 protein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p17 protein , it was found that p17 could induce autophagy of p17 protein .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芝勋,庞耀珊,刘加波,邓显文,谢志勤;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禽呼肠孤病毒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9年05期
2 江霞;王文学;;禽呼肠孤病毒病的防制[J];兽医导刊;2014年03期
3 廖敏,李康然,谢芝勋;禽呼肠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0年02期
4 谢芝勋,廖敏,刘加波,邓显文,庞耀珊,谢志勤,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地高辛探针的制备及应用[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1年06期
5 邓显文;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σ_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J];中国兽医学报;2006年02期
6 张云;郝雪;耿宏伟;郭东春;;禽呼肠孤病毒99G株σB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J];中国兽医科学;2008年05期
7 邓显文;谢芝勋;谢丽基;谢志勤;刘加波;庞耀珊;;禽呼肠孤病毒σ_2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免疫效果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8 李巨银;胡新岗;魏宁;;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研究进展[J];甘肃畜牧兽医;2011年04期
9 赵振芬,,徐为燕,杜念兴,薛恒平;禽呼肠孤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J];中国病毒学;1996年04期
10 谢志勤;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丽基;范晴;;禽呼肠孤病毒σ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鉴定[J];华北农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谢丽基;;禽呼肠孤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莹;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谢丽基;;禽呼肠孤病毒四种核酸检测方法的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邓显文;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σ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邓显文;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σ_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童桂香;谢芝勋;黄琦;文艳玲;谢丽基;庞耀珊;刘加波;邓显文;;禽呼肠孤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谢志勤;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丽基;彭宜;范晴;;禽呼肠孤病毒单抗的制备及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邓显文;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σ_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蕾;崔治中;孙爱军;孙淑红;姜仕金;;禽呼肠孤病毒对鸡法氏囊及免疫应答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董嘉文;孙敏华;尚毅;胡奇林;;禽呼肠孤病毒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秦春香;谢芝勋;谢丽基;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禽呼肠孤病毒δ_3和δ_2重组蛋白作为ELISA检测抗原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三价禽呼肠孤油苗与对种鸡有效保护[N];中国畜牧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志强;禽呼肠孤病毒Sigma-C蛋白引起宿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菁;表达禽呼肠孤病毒σB、σC蛋白的重组马立克氏病毒的构建[D];扬州大学;2015年
2 李晨曦;禽呼肠孤病毒p17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与其诱导的自噬以及病毒复制相关[D];扬州大学;2015年
3 李爽;鸭源禽呼肠孤病毒感染雏鸭的免疫病理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剑锐;禽呼肠孤病毒σC、σB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木其尔;禽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序列模体特征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姜珂;禽呼肠孤病毒诱导细胞自噬的机制及其与病毒复制的关系[D];扬州大学;2012年
7 许秀梅;禽呼肠孤病毒半番鸭分离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孙美玉;禽呼肠孤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病毒分离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9 祁海波;禽呼肠孤病毒M组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10 马利;禽呼肠孤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79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07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