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荒漠草原人工草地固碳效应分析
[Abstract]:The difference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ability between plants and soil was studied with 9 kinds of artificial grassland in Inner Mongolia desert stepp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natural grassland, the artificial grassland in Siziwangqi desert grassland could increase soil carbon storage effectively, and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ability of alfalfa, Caragana korshinskii and Caragana microphylla artificial grassland was the strongest. The root system of all kinds of grassland plants in this area is mainly 0 ~ 30 cm, and the underground biomass is higher than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The highest yield of aboveground grass was cereal grass, alfalfa and naked oats, while the underground biomass of alfalfa, Caragana microphylla and Caragana korshinskii was the highest. In western Inner Mongolia, planting alfalfa, Caragana microphylla and Caragana korshinskii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ccumulation of soil carbon pool.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502)
【分类号】:S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飞达;路慧;胡亚茜;青烨;朱灿;李飞;苟文龙;;若尔盖高寒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空间分异特征[J];中国草地学报;2016年06期
2 李雅琼;霍艳双;赵一安;杨丽娜;宝音陶格涛;;不同改良措施对退化草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6年05期
3 庞立东;李卫军;朱进忠;;追施氮肥对苏丹草碳氮代谢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6年04期
4 武倩;韩国栋;王瑞珍;刘芳;秦洁;;模拟增温对草地植物、土壤和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6年04期
5 王合云;郭建英;董智;李红丽;李锦荣;陈新闯;;不同放牧退化程度的大针茅典型草原有机碳储量特征[J];中国草地学报;2016年02期
6 戴尔阜;黄宇;吴卓;赵东升;;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格局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6年03期
7 乌恩;李伟;高娃;邢旗;;豆科牧草对解决内蒙古草原氮素营养问题的重要作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高翠萍;韩国栋;王忠武;李治国;任海燕;;内蒙古荒漠草原人工草地固碳效应分析[J];中国草地学报;2017年04期
2 陈学娟;莫兴国;胡实;刘苏峡;;2000年以来华北平原植被生产力和蒸散变化的归因分析(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年06期
3 马丽;徐满厚;翟大彤;贾燕燕;;高寒草甸植被-土壤系统对气候变暖响应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7年06期
4 ZHANG Meng;LI Xiaobing;WANG Hong;DENG Fei;LI Xu;MI Xue;;Effects of converting natural grasslands into planted grasslands on ecosystem respiration: a case study in Inner Mongolia, China[J];Journal of Arid Land;2017年01期
5 张义凡;刘学东;陈林;李学斌;杨新国;;荒漠草原3种典型群落类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7年02期
6 杜珠梅;贾玉山;孙林;丁霞;宁淑红;格根图;;加工工艺对针茅草颗粒营养价值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7年01期
7 JIAO Cuicui;YU Guirui;HE Nianpeng;MA Anna;GE Jianping;HU Zhongmin;;Spatial pattern of grassland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its environmental controls in the Eurasian steppe[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小翠;詹秋文;刘言龙;李杰勤;林平;;苏丹草与高粱的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J];中国草地学报;2016年01期
2 赵艳艳;周华坤;姚步青;王文颖;董世魁;赵新全;;长期增温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5年04期
3 王合云;郭建英;李红丽;董智;李锦荣;陈新闯;;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退化程度的植被特征[J];中国草地学报;2015年03期
4 温小成;芦光新;;模拟增温和氮素添加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J];草业与畜牧;2015年02期
5 青烨;孙飞达;李勇;陈文业;李昕;;若尔盖高寒退化湿地土壤碳氮磷比及相关性分析[J];草业学报;2015年03期
6 杨月娟;周华坤;姚步青;王文颖;董世魁;余欣超;赵新全;张灏;;长期模拟增温对矮嵩草草甸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5年03期
7 徐满厚;刘敏;薛娴;翟大彤;彭飞;尤全刚;刘洋;;增温、刈割对高寒草甸地上植被生长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2期
8 余欣超;姚步青;周华坤;金艳霞;杨月娟;王文颖;董世魁;赵新全;;青藏高原两种高寒草甸地下生物量及其碳分配对长期增温的响应差异[J];科学通报;2015年04期
9 霍艳双;杨波;杨雪栋;宝音陶格涛;;草地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中国草地学报;2014年06期
10 杨树晶;李涛;干友民;王永;纪磊;宋中齐;刘焘;;阿坝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储量对不同利用方式与程度的响应[J];中国草地学报;201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敏;;人工草地的建立、示范和推广[J];植物杂志;1993年04期
2 可宗党,黄燕;人工草地利用及综合复壮措施的影响[J];青海草业;2003年04期
3 王德霞,张玉民,赵永富,王静,陈申宽;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工草地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牛书丽,蒋高明;人工草地在退化草地恢复中的作用及其研究现状[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9期
5 魏学红;郑维列;;浅谈西藏人工草地的建设[J];西藏科技;2006年05期
6 邱正强;马玉寿;施建军;董全民;王彦龙;;刈割对“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的影响[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陈敏;;谈谈羊草人工草地的建立[J];植物杂志;1986年03期
8 陈敏 ,宝音·陶格涛;羊草人工草地的建立及其科学管理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1993年S1期
9 宝音陶格涛,宋明华,成格尔,陈敏;羊草人工草地群落演替动态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赵明轩;甘肃省河西半荒漠地区建植人工草地草种适应性比较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谢应忠;;宁夏农区人工草地发展现状及效益分析[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许鹏;;人工草地的环境效应[A];Ecological Services of Grassland in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3 曹仲华;魏军;杨富裕;曹社会;;人工草地在西藏的地位与发展前景[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谢应忠;王红梅;马红彬;许冬梅;兰剑;;宁夏农区人工草地发展现状及效益分析[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侯众;;人工草地的集约化管理[A];四川草业科技十年进展[C];2004年
6 文亦芾;赵俊权;;红壤区人工草地磷肥施用的若干问题探讨[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7 朱兴宏;吕兴启;;人工草地放牧羊的疫病综合防制技术[A];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03~2004)[C];2004年
8 郭彦军;宋代军;沃丽娜;田茂春;杨游;;施用羊粪条件下人工草地土壤磷素变化规律[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孙学钊;陶开宇;赵庚星;;鲁北滨海草场建立人工草地的耕作栽培措施[A];中国草地科学进展:第四届第二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文集[C];1996年
10 黄新善;郭艳玲;;人工草地应用牧草增产菌技术的试验研究报告[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智江;大旱之年旱作人工草地项目区获丰收[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2 刘兴华 本报记者 李万东;人工草地达23.27万亩[N];辽宁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杨;省政协工作组赴我州开展人工草地发展调研[N];甘孜日报(汉文);2011年
4 秋红邋本报记者 朱世德;务川完成飞播种草2.5万亩[N];贵州日报;2008年
5 卢永鸿;兴仁投入20万元抗旱保苗[N];黔西南日报;2009年
6 张雨 记者 黄春英;我省将建580万亩人工草地[N];黑龙江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李玉滑;在新疆牧区建人工草地[N];光明日报;2002年
8 宁启文;宁夏人工草地击败流动沙丘[N];中国畜牧报;2005年
9 贺万华;普安畜牧业灾后恢复快[N];黔西南日报;2008年
10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新时 中国林科院研究员慈龙骏;以北京为中心建立六个绿色同心圆[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文亦芾;云贵高原人工草地推荐施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2 李昂;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稳定性关系的生态学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胡勇军;外源复合激素调控下人工草地羊草生长及生理学特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蒋建生;滇东北低山丘陵白三叶—鸭茅混播人工草地肉牛放牧系统优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5 顾梦鹤;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人工草地生产力和稳定性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贾德彬;人工草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蕊;高寒草地植物氮素利用与草地退化对土壤及根系碳/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2 王卓一;内蒙古半干旱地区人工草地氧化亚氮交换通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3 李苗;分类恢复技术在大通河上游退化草地改良中的应用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4 杨政;人工草地建植对典型矿区新构土体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岳泓宇;放牧方式对温带半干旱区人工草地温室气体通量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任海娟;苜蓿人工草地遥感信息提取与估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7 闫玉龙;不同人工草地产量及品质对灌溉的响应[D];内蒙古大学;2016年
8 史常青;人工草地与林地土壤CO_2和CH_4通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董文斌;复壮改良措施对过马营地区退耕还草多年生人工草地土壤及植被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琳;昭苏马场不同人工草地类型种植效益与优化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64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16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