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iTRAQ技术及其在动物蛋白质组学中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11-25 21:41
【摘要】:同位素的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是一种全新且功能强大的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技术,该技术具有灵敏性高、重复性好、分析范围广和高通量等优点,其与多维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相结合,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定量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iTRAQ技术在不断优化的同时,也已经在动植物、微生物等领域,以及在寻找蛋白质标记物、多时间点蛋白动态监测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i TRAQ技术的基本原理、流程,并对i TRAQ技术在畜禽及模式动物蛋白质组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Abstract]: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ve (iTRAQ) of isotopes is a new and powerful proteome quantitative analysis technique,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good repeatability, wide range of analysis and high throughput. Combined with multi-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of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iTRAQ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animals and plants, microorganisms and so on, as well as in the search for protein markers, multi-point protein dynamic monitoring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flow chart of I TRAQ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 TRAQ technology in animal and model animal proteomics is reviewed.
【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2033) 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创新工程项目(ASTIP-IAS01)
【分类号】:S85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玲;王兴龙;张辉;崔丽瑾;王英超;党源;;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病原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8年05期

2 王华;孙成友;王淑娟;王志亮;;蛋白质组学在病毒致病机理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13期

3 孙成友;李娟;刘雨田;李玉保;迟田英;宋芳;于小静;王志亮;;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病毒及其感染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5期

4 张爱玲;王兴龙;;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兽医学中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02期

5 周继勇;;家禽主要病毒感染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中国家禽;2013年02期

6 卢国栋;张克山;刘永杰;尚佑军;郭建宏;郑海学;田宏;刘湘涛;;蛋白质组学样品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11年06期

7 程国锋,林矫矫,蔡幼民;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及其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3年02期

8 陈维;李媛;辛九庆;刘洋;张秀英;;牛支原体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及初步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9 芦方茹;马云;徐永杰;雷玲;宋新强;;基于双向电泳技术的家畜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学报;2014年01期

10 陈龙;朱化彬;沙里金;韩伟东;王栋;王宗礼;郝海生;杜卫华;程金华;;牛精子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的建立及冻融前后精子差异蛋白初步分析[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蒋智钢;吴聪明;张万江;沈建忠;;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细菌耐药性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董书伟;荔霞;刘永明;王胜义;王旭荣;刘世祥;齐志明;;蛋白质组学研究概况及其在中兽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探讨[A];中国奶业协会第26次繁殖学术年会暨国家肉牛牦牛/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第3届全国牛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本文编号:2357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357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7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