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四种植物多糖对鸡感染急性致瘤型ALV-J的免疫调理作用

发布时间:2018-12-17 01:35
【摘要】: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和禽肉瘤病病毒(Avian Sarcoma Virus,AS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在众多亚群中,J亚群禽白血病(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相对于经典的禽白血病具有更强的致病性和传播性,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近年来,我国J亚群禽白血病(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诱发的髓样细胞瘤广泛流行的同时,在一些蛋鸡群以及“817”肉鸡群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体表纤维肉瘤,该病主要通过水平和垂直传播,在蛋鸡、肉鸡以及我国地方品系鸡群中都有发生,造成鸡群免疫抑制、肿瘤性死亡,继发感染等危害,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由于ALV-J基因序列的复杂性及其抗原变异性,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只能通过种群净化控制该病。但由于养殖管理不规范,净化不彻底等原因,该病在养禽地区的传播依旧普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因此,亟需探索新的方法控制ALV的感染和散播。泰山松花粉、芦荟、银杏叶及芦荟都集聚了大量的生命元素,饱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等功能,并对肿瘤细胞和艾滋病病毒有抑制作用,对人类健康大有裨益。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植物多糖中哪种对ALV-J诱导的肿瘤的抑制效果最佳,这对于抗ALV-J感染及抑肿瘤药物的研发十分重要。本研究以急性致瘤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为切入点,选取新鲜采集的松花粉、芦荟、银杏叶、槐花,采用了本研究室优化的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通过建立鸡急性肿瘤模型,探讨了四种植物多糖对急性致瘤型ALV-J肿瘤抑制的影响,比较了四种植物多糖的抑瘤效果,并通过相关免疫指标的检测探讨了四种植物多糖对感染急性致瘤型ALV-J鸡机体的影响。本研究共分以下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四种植物多糖对ALV-J诱导的肿瘤生长的影响Fu-J病毒是一种ALV-J相关的急性致瘤型病毒,可以快速引起感染鸡的肿瘤,为了研究松花粉多糖、芦荟多糖、银杏叶多糖、槐花多糖对急性致瘤型ALV-J病毒诱导的急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本研究记录了感染鸡的临床症状、肿瘤的出现时间及自然死亡期,结果显示:松花粉多糖组相对于其它组,能明显抑制ALV-J诱发的肿瘤的生长速度,延长雏鸡的自然存活期;其次,对分离的肿瘤组织进行了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使用松花粉多糖后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肿瘤细胞数量低,组织内病毒含量少且部分细胞出现凋亡。证明松花粉多糖组对鸡急性肿瘤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多糖组。第二部分四种植物多糖对感染急性致瘤ALV-J鸡免疫增强作用的影响为了探讨松花粉多糖、芦荟多糖、银杏叶多糖、槐花多糖对急性致瘤型ALV-J病毒诱导的急性肿瘤鸡免疫状态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血液中CD_4+和CD_8+T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并收集血清测定相关免疫因子IFN-γ、IL-2、TNF-α及ALV-J抗体。通过相关免疫指标的检测,发现使用多糖后免疫增强效果高于未口服多糖的PBS对照组,其中松花粉多糖组的免疫增强效果最为显著,芦荟多糖组、银杏叶多糖组次之;槐花多糖组较差。说明松花粉多糖组对感染急性致瘤型ALV-J病毒的鸡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通过以上研究表明,松花粉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延迟感染急性致瘤型ALV-J鸡肿瘤出现时间,延长感染雏鸡自然生存期,并对肿瘤生长起到较好抑制作用;另外,相关免疫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松花粉多糖对感染鸡起到了较好的免疫增强效果,且优于芦荟多糖、银杏叶多糖、槐花多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5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利红;王建森;李雅;张大海;朱廷春;;植物多糖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2期

2 金迪;梁英;孙工兵;钱丽丽;;植物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3 叶涛;叶湘漓;贺建华;;植物多糖功能与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年01期

4 胡耀;欧阳克蕙;;植物多糖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13年05期

5 史霖;宫长荣;毋丽丽;代丽;沈剑波;陈长清;杨少杰;;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9期

6 温俊;孙冬岩;;几种常见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08年11期

7 张丽娇;费瑞;高立宏;王书香;佟巨慧;;植物多糖抗炎活性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0年20期

8 刘姚;欧阳克蕙;葛霞;傅凌韵;叶振南;王文君;;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1期

9 李凤玲;何金环;;植物多糖的结构与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10期

10 周靓;植物多糖的抗病毒作用[J];植物杂志;199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宏伟;;抗肿瘤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2 李宏伟;;抗肿瘤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季宇彬;贾玉翠;杨波;陈婧;;植物多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调控基因表达及其机制[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魏炳栋;万伶俐;陈群;邱玉郎;;植物多糖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启升;刘训理;;植物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6 王丹蕊;石阶平;王百乐;;几种植物多糖多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观察[A];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及科学进展学术资料汇编[C];2002年

7 季宇彬;贾玉翠;杨波;陈婧;;植物多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调控基因表达及其机制[A];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2008生物医药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林少霞;郭代红;郑毅;;三健口服液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防治作用[A];全国中成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4年

9 董娜;张贵强;贾培媛;武军华;李帅;单俊杰;王玉霞;;7种植物多糖对小鼠卵清蛋白免疫反应的佐剂活性(英文)[A];2013年(第三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摘要[C];2013年

10 董娜;张贵强;贾培媛;武军华;李帅;单俊杰;王玉霞;;7种植物多糖对小鼠卵清蛋白免疫反应的佐剂活性(英文)[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柏林;我发明无热量植物多糖米[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特约记者 王占武 记者 曾毅 通讯员 于柏林;可控制进食量的无热量植物多糖米在长春问世[N];光明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何定明;“植物多糖、类黄酮提取物复合饲料添加剂研制”项目获重要突破并通过教育部成果鉴定[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4 ;扇贝病害克星植物多糖提取物[N];中国渔业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侯曜禹;用植物多糖、类黄酮提取物研制饲料添加剂[N];农民日报;2001年

6 王景春 武验 王思海;我天然植物多糖提取技术世界领先[N];中国化工报;2004年

7 贾军;天然植物多糖提取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N];天津日报;2005年

8 记者 连雅婕 实习生 李思默;长春应化所 成功研制出多糖润肠米[N];长春日报;2010年

9 杨浦肿瘤医院 董林主任医师;植物多糖与抗肿瘤[N];上海科技报;2002年

10 通讯员 于洋 记者 张兆军;我植物多糖控制血糖研究获新进展[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红英;3种植物多糖抗猪蓝耳病病毒及免疫增强作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欧颖烨;1.部分植物多糖的抗炎作用研究 2.抑制性寡核苷酸对狼疮样小鼠的药效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张静;有氧运动与复合植物多糖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与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王金宏;龙胆中植物多糖保肝、降血脂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4 吕正光;植物多糖免疫调节的希望靶点:甘露糖受体[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5 田卫;植物多糖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杜明伟;荨麻中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及药理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年

7 刘爱萍;植物多糖抗辐射效果的Meta分析及柳茶抗辐射损伤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邹云;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9 郭刚;植物多糖的冷电弧—光催化脱色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83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383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d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