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营养水平和粗饲料加工对绒山羊主要养分摄入量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05 01:49
【摘要】:本研究以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设计3个独立的饲养试验,探讨日粮营养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的主要养分摄入量以及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舍饲条件下陕北白绒山羊日粮配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1.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主要养分摄入量以及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45只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随机分成五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分别饲喂相当于营养需要量推荐标准(NRRS)推荐的蛋白质和消化能需要量95%、100%、105%、110%和115%水平的5种试验日粮,进行为期40d的饲养试验(预饲期10 d),试验后期,每组的每个重复选择1只羊做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DMI随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等比增加变化规律为“先升高、后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以100%NRRS组最高,105%NRRS组次之,依次为110%NRRS组、115%NRRS组和95%NRRS组。(2)随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逐渐提高,试验羊对日粮中总能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及消化能代谢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P0.05),其中DE/GE变化与DMI完全相同,DCP/CP和ME/DE变化与DMI基本相同,但均以105%NRRS组最高,100%NRRS次之,依次为110%NRRS组、115%NRRS组和95%NRRS组。(3)随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逐渐提高,试验羊MEI和DCPI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P0.05),其中MEI变化与DMI和DE/GE变化一致,DCPI变化与DCP/CP和ME/DE变化一致。(4)随着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逐渐提高,试验羊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以及能量和蛋白质转化效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P0.05),均以105%NRRS组最高。(5)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的安全裕量以5%较为适宜。试验2.日粮不同能量浓度对陕北白绒山羊主要养分摄入量以及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45只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随机分成五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分别饲喂5种消化能水平为9.35 MJ/Kg、9.85 MJ/Kg、10.35 MJ/Kg、10.85 MJ/Kg和11.35 MJ/Kg的日粮,进行为期40 d的饲养试验(预饲期10 d)。结果表明:(1)随日粮能量水平的逐渐提高,试验羊采食量、试验羊对日粮主要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主要养分摄入量、饲料转化效率以及能量和蛋白质转化效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其排序均为“45321”,即日粮能量水平为110%NRRS时达到峰值。(2)5个试验组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和经济效益变化虽然也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且当日粮能量水平为110%NRRS时均达到峰值,但具体的变化即排序并不完全相同。(3)以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在日粮蛋白质营养水平为100%NRRS条件下,日粮能量水平为110%NRRS时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均最佳,即日粮能量水平的安全裕量以10%较为适宜。试验3.EM发酵玉米秸秆对陕北白绒山羊主要养分摄入量以及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16只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在定量饲喂苜蓿干草200 g/d·只+精料补充料200 g/d·只的同时,对照组自由采食常规粉碎的玉米秸秆饲料,试验组自由采食EM发酵的玉米秸秆饲料。试验周期为40 d(预饲期18 d)。结果表明:(1)在本试验条件下,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饲喂EM发酵玉米秸秆饲料,试验组羊DMI较对照组提高了22.53%,DMD、GED和CPD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3.65、4.18和8.02个百分点,DEM较对照组提高了2.67个百分点。(2)试验组羊MEI和DCPI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0.05%和21.22%(P0.05)。(3)试验组羊ADG较对照组提高了104.09%(P0.05),毛收益较对照组提高了0.67元/天(P0.05)。(4)通过EM发酵玉米秸秆饲料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试验羊对日粮主要养分的消化代谢率,是提高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主要养分摄入量以及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27.5
本文编号:2401100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2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定发;周璐丽;李茂;周汉林;侯冠_g;施力光;;日粮营养水平对海南黑山羊肥育羔羊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2401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401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