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有效微生物群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初探

发布时间:2019-01-07 07:49
【摘要】:对产后母猪和断奶仔猪饲喂有效微生物菌群(EM),研究其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从产前7d开始给母猪基础饲料中添加5mL/kg的EM菌液,选产仔数不少于8头的3头母猪及其仔猪连续饲喂EM菌28d,仔猪进行断奶,统计母猪的增重、仔猪初生重、断奶重,仔猪成活率等,分析添加EM菌后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在这24头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EM菌的饲料,饲喂至60日龄,统计仔猪的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发病数等,分析EM菌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另外选取3头同品种、同批次生产、产仔数相同的母猪及其仔猪饲料中不添加EM菌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母猪产后日均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12.07%,仔猪的初生重较对照组提高15.90%,产活仔数提高了12.09%,断奶重增加9.09%,断奶头数增多20.99%,断奶成活率提高8.81%。断奶后仔猪试验组的平均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10.26%,料重比降低了7.14%,发病率下降了50.03%。说明EM菌对母猪和仔猪的生产性能均有提高作用,研究结果为EM菌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Abstract]:The effects of (EM), on the performance of postpartum sows and weaned piglets were studied. Three sows and their piglets with no less than 8 piglets were selected to be fed with EM bacteria for 28 days. The piglets were weaned to count the weight gain of sows, birth weight and weaning weight of piglets. The survival rate of piglets was analyzed. The effect of adding EM bacteria on the performance of sows was analyzed. The diets of 24 weaned piglets were fed with EM bacteria until the age of 60 days. The weight gain, feed intake, feed weight ratio and incidence number of EM weaned piglets were counted, and the effects of EM bacteria weaning piglets on their performance were analyzed. In addition, 3 sows and piglets of the same breed, same batch and same litter size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of sows was 12.07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birth weight of piglets was 15.9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live piglets increased 12.09%, the weaning weight increased 9.09%, and the number of weaning pigs increased 20.99%. The survival rate of weaning increased 8.81%. After weaning, the average feed intak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0.26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io of feed to weight was decreased by 7.14 and the incidence of the piglets was decreased by 50.0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M bacteria coul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sows and piglets, and the results provided basic data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M bacteria in pig breeding.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真武洞镇畜牧兽医站;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后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基金】:陕西省重点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ZDKJ-2014-3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推广示范项目(Z222021411)
【分类号】:S8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利军;方炳虎;刘小艳;张魁华;冯学忠;;动物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2 李维炯,倪永珍;EM(有效微生物群)的研究与应用[J];生态学杂志;199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莉萍;傅厚龙;文虹;;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南方农机;2016年05期

2 喻会平;龙友华;安启菲;吴轶凡;曾彬;黎晓茜;赵定准;尹显慧;;生物菌剂对烟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6年03期

3 刘颖;肖尊东;杨恒星;;EM发酵菌在畜禽粪便自然堆肥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年07期

4 李秀萍;李晓卉;陆艳;李光梅;王光华;蔡其刚;祁加文;马利青;;应用微生态制剂防治羔羊腹泻的效果及增重试验[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5年01期

5 蒋海滨;蔡娟;肖玉冰;冯骞;;有效微生物(EM)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机理[J];净水技术;2014年06期

6 伦艳霞;樊爱丽;房莅芳;;浅谈绿色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的应用[J];中国动物保健;2014年10期

7 林嵩;;EM制剂在农业清洁生产上的应用[J];福建农业科技;2014年08期

8 胡永乐;李国平;刘巧敏;;EM菌剂处理对春兰生长的影响研究初报[J];武夷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孙晓先;朱振鹏;;合生元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13年11期

10 朱英;孙权;司海丽;施明;王明;王锐;;微生物菌剂对设施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3年1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云海;;微生态制剂饲养三黄鸡的效果观察[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5期

2 宋青龙;潘宝海;孙冬岩;;微生态调节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2007年02期

3 张名爱;崔春涛;郭绍聪;;微生态制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奶牛;2007年01期

4 王君;;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J];现代畜牧兽医;2007年01期

5 张水波;;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在水产养殖的应用[J];齐鲁渔业;2006年05期

6 孔海英;孟宪梅;;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应用前景[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张扬,余雄,蔺宏凯,周岩伟,李洪波,郭春燕,王文齐;瘤胃微生态制剂对泌乳奶牛产奶量的影响[J];草食家畜;2005年02期

8 黄庆生,王加启;添加不同酵母培养物对瘤胃纤维分解菌群和纤维素酶活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5年02期

9 王桂瑛,刘燕;益生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饲料博览;2004年06期

10 黄忠,周响艳,王建华,李桂杰,李军训,陈伟;中草药益生素抗球虫联合制剂研制[J];中国畜牧兽医;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国清,李珑,易虹;活菌制剂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0年06期

2 周桂莲,杜忠亮,韩友文,滕冰;铜的来源与水平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博览;2000年12期

3 陈忠法,郑剑锋,徐江海;复合酸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J];饲料博览;2001年06期

4 张爱忠,姜宁,于亚洲,运佳然,刘然;不同酶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1年02期

5 宋志刚;单糖间的协同作用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J];国外畜牧科技;2002年01期

6 孙鎏国,江浩军,谢中飞;有机铬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博览;2002年07期

7 朱荣生,张牧,李咸梁;脂肪营养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年07期

8 林映才,蒋宗勇,余德谦,程忠刚,蒋守群;饲粮胆碱水平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2年11期

9 王成 ,岳良泉 ,段利锋;膨化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3年13期

10 ;在饲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和谷氨酸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养猪;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常明;高萍;李莉;朱晓彤;束刚;江青艳;;“派肽威”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陈黎龙;肖世平;梁海平;刘海生;周吉薇;黄建珍;段艳宇;;“添佳安肽”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蔡碧玉;;人工乳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优质畜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顺德;杨涛;虎秉贤;;半网与全网笼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林映才;蒋宗勇;余德谦;程忠刚;蒋守群;;饲粮胆碱水平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彩英;郭小权;胡国良;曹华斌;罗军荣;李麟;黄爱民;黄金星;;锌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罗均秋;亓宏伟;余冰;毛湘冰;陈代文;;不同来源蛋白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黄远荣;李新华;;植物提取物、抗生素及其组合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钟土木;;大蒜素对长大仔猪生产性能及抗腹泻能力的影响[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孙占田;许云英;马秋刚;计成;郑云峰;;邦成肽能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的影响[A];2006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重庆市优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潘存霞;紫苏籽提取物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3年

2 吕松乔 李德发 邢建军 孙铁虎 (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β-甘露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摘要)[N];中国畜牧报;2004年

3 重庆市优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潘存霞;紫月优生素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

4 山西农业大学 孙子龙 张孝清 孙耀贵 王兴春;促长散添加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5 ;绿原菌素与红亮瘦素源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N];中国畜牧报;2004年

6 丁玉华 博士 李向军 李卫华 赵松灿 邢建军 博士 Jason l Keng Lin;AvailaZn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N];中国畜牧报;2004年

7 重庆市优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紫月优生素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治学;新型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与肠道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高庆;饲粮添加叶酸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曾礼华;牛初乳对早期隔离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探讨[D];四川农业大学;2000年

4 宾石玉;日粮淀粉来源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小肠淀粉消化和内脏组织蛋白质合成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军;酵母葡聚糖的制备及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梅绍锋;高铜对断奶仔猪的促生长和微生态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7 陈宏;生物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红芳;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猪舍环境参数监测及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周汝顺;不同锌水平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猪毛中铜铁锌锰含量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3 何如芳;湿态发酵全价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4 吕航;高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5 尚庆辉;苜蓿多糖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6 李梅;饲粮类型和加工方式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7 段志富;不同蛋白水平对6.5~10千克仔猪生产性能、养分利用及整体蛋白周转代谢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8 祝溢锴;凹凸棒石黏土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9 邹健;银耳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10 张亚丽;壳聚糖铜的制备及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03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403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0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