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旋毛虫感染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及其免疫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17 17:17
【摘要】: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Trichinella),是已知可以感染人类的最小的线虫寄生虫,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由旋毛虫引起的旋毛虫病是较为常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呈全球性分布且非常广泛。该病已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及食品安全,并对畜牧业经济也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是病原微生物入侵宿主机体早期接触到的一类免疫细胞。DC于外周通常为非成熟状态,不仅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还能够高效摄取、加工处理并呈递抗原,当有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后便可刺激其成熟。成熟DCs可激活初始T细胞使其活化,活化的T细胞即具有启动、调控、并维持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功能。成熟的DCs还可以维持机体免疫耐受。旋毛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互相作用,并针对宿主免疫系统发展进化建立不同的免疫逃避和抑制机制,从而能够在宿主机体内长期存活。旋毛虫在宿主的骨骼肌中寄生是一种长期慢性感染状态,旋毛虫可以在宿主机体内一直存活下去直到宿主死亡,并且在宿主死后的数月至数年内仍具有感染性。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利用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抗原(ES)进行刺激,检测其对DCs的影响。经检测我们发现由ES抗原作用的DCs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CD11c阳性率在70%以上,CD40+和B7共刺激因子(CD80+、CD86+)的表达量均有升高,且差异显著,表明ES刺激DC发育为不完全成熟状态,改变了DC的功能。在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实验中,DCs作为刺激细胞,当DCs的成熟受到抑制时,T细胞增殖水平也随之下降,进而抑制了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使旋毛虫产生免疫逃避而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此时机体处于慢性感染阶段。经旋毛虫ES抗原作用的DCs分泌IL-10的水平有明显提高,而IL-12水平降低,表明旋毛虫的感染使宿主Th1/Th2平衡遭到破坏,使免疫反应向Th2方向分化。我们又通过流式细胞术在体内研究旋毛虫感染对小鼠DC诱导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旋毛虫感染四周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感染组脾脏和局部粘膜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MLN)中DC亚群CD11c+CD11b+CD8a-,CD11c+B220+CD8a+和CD11c+B220+CD8a-的比例提高(P0.05),表明小鼠在感染旋毛虫后,体内DCs主要以向这三个细胞亚群分化为主。同时在旋毛虫感染后,小鼠脾脏和MLN中DC表面的成熟标志CD40+、MHC-II和B7共刺激因子(CD80+、CD86+)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在小鼠感染旋毛虫三周后,感染组脾脏和MLN中DC表面的成熟标志MHC-II和CD86+的表达量下降,表明DC的抗原递呈功能在旋毛虫感染的慢性期受到了明显的抑制。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旋毛虫感染不同时期的小鼠DCs中My D88的表达水平变化与旋毛虫感染宿主的生活周期基本一致。此外,我们在试验中发现RNA干扰可显著抑制感染旋毛虫不同时期小鼠DC的My D88的表达,进而阻断TLR信号的转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隆祺;陈颖丹;孙凤华;蔡黎;方悦怡;王丽萍;刘新;李莉莎;冯宇;李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年S1期

2 董薇,蔡美英;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免疫反应结果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442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442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9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