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牛Mx1基因抗口蹄疫病毒作用及其抗病分子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0 16:47
【摘要】: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FMD病毒(FMDV)引起的牛、羊、猪等偶蹄动物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FMDV变异快、血清型多,通过疫苗免疫单一手段难以有效防控。因此,需要探索包括天然免疫在内的多种途径,综合防控口蹄疫。天然免疫特别是抗病毒基因是阻止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病毒诱导产生干扰素(IFN),I-IFN和III-IFN在抗病毒感染的先天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启动、激活Mx(Myxovirus-resistant)等抗病毒通路。研究表明,Mx蛋白可直接作用于多种RNA病毒和DNA病毒,具有天然的抗病毒功能,在天然免疫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牛Mx1抗FMDV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过表达和基因沉默技术,发现牛Mx1具有抗FMDV活性,并从牛Mx1对FMDV基因组RNA复制及其作用病毒蛋白两个层面探讨了牛Mx1抗FMDV的分子机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建立牛Mx1稳定表达细胞系BHK21-Mx1,免疫荧光技术验证牛Mx1在细胞质内表达,牛Mx1具有抗FMDV活性。利用RT-PCR方法扩增到牛Mx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x1,真核表达的Mx1蛋白带有Flag标签;pcDNA3.1-Mx1转染293T细胞,瞬时表达量高;再将pcDNA3.1-Mx1和空载pcDNA3.1分别转染FMDV的易感细胞BHK-21,经G418筛选,获得单克隆细胞,对克隆细胞进行半跨越PCR、Western blot鉴定,筛选出高表达牛Mx1的克隆,经传代60d以上,仍保持Mx1高表达状态,获得稳定表达牛Mx1的细胞系BHK21-Mx1及对照细胞BHK21-3.1;利用Flag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牛Mx1蛋白表达于细胞质内;将稳定表达牛Mx1细胞系BHK21-Mx1感染FMDV,48h内能抵御FMDV 100TCID50的攻击,BHK21-Mx1的细胞病毒液的TCID50比对照组BHK21-3.1降低10倍以上。结果表明,牛Mx1可抑制FMDV的复制与增殖,牛Mx1具有抗FMDV功能。2.利用FMDV天然易感细胞模型,建立沉默牛Mx1的牛胎儿原代气管上皮细胞,反向验证了牛Mx1具有抗FMDV功能。针对牛Mx1基因编码区,设计、合成shRNA引物,构建慢病毒H1重组载体;将构建的shRNA重组载体分别与pcDNA3.1-Mx1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牛Mx1的表达,筛选出对牛Mx1干扰效率最高的载体;再转染牛胎儿原代气管上皮细胞,经流式细胞分选,获得GFP阳性细胞,有限稀释法培养细胞,对培养10d以上的表达GFP的克隆细胞,进行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获得沉默牛Mx1的细胞BTPE-siMx1及对照细胞BPTE-LacZ;利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确定牛胎儿原代气管上皮细胞的α-IFN诱导终浓度1×104IU/ml、诱导时间为6h,牛Mx1表达量最高;进行100TCID50的FMDV感染,发现沉默Mx1细胞系BPTE-siMx1培养物的FMDV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细胞BPTE-LacZ。结果表明,沉默牛Mx1促进了FMDV的增殖,从反向验证了牛Mx1具有抗FMDV功能。3.建立FMDV链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ssqRT-PCR)检测方法,对FMDV基因组RNA定量分析,发现牛Mx1能抑制FMDV基因组RNA的复制。通过比对FMDV基因组序列,确定保守的基因序列,引入非病毒的标签序列设计分别扩增FMDV正链和负链RNA引物,建立了FMDV ssqRT-PCR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在FMDV感染8h、16h、24h后,过表达牛Mx1细胞BHK21-Mx1的正链RNA拷贝数比对照细胞BHK21-3.1高20倍、34倍和22倍,同时BHK21-Mx1细胞的负链RNA拷贝数比对照细胞BHK21-3.1高为12倍、19倍和17倍;而牛Mx1沉默细胞BPTE-siMx1正链RNA的拷贝数比对照细胞BPTE-Lac Z高29倍、47倍和14倍,同时BPTE-siMx1细胞的负链RNA的拷贝数比对照细胞BPTE-LacZ高为24倍、32倍和14倍。结果表明,牛Mx1可抑制FMDV基因组RNA的复制。4.原核表达FMDV的P1、P2、P3蛋白,制备兔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到在牛Mx1作用下2C蛋白量降低;利用GST pull-down和免疫共沉淀方法,确认牛Mx1可作用于FMDV 2C蛋白的N端,发挥抗病毒功能。成功构建了FMDV的P1、P2、P3基因的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并纯化到相应的蛋白,制备了兔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MDV感染牛Mx1稳定细胞系BHK21-Mx1的细胞培养物,与对照细胞相比,2C蛋白量显著降低;成功构建了带有GST标签的牛Mx1和2C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纯化到相应蛋白,通过GST pull-down实验,表明牛Mx1可与FMDV 2C结合;成功构建了带有HA标签的pcDNA3.1-2C载体,与pcDNA3.1-Mx1共转染293T细胞,免疫共沉淀正反两方向都证实了牛Mx1蛋白和FMDV2C蛋白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构建表达2C蛋白缺失突变体,发现牛Mx1可能作用于FMDV2C蛋白的N端。
文内图片:人MxA蛋白和人类动素蛋白的结构域模式图
图片说明:人MxA蛋白和人类动素蛋白的结构域模式图
文内图片:不同物种的Mx蛋白进化树分析
图片说明:不同物种的Mx蛋白进化树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FU Yuan-fang;LU Zeng-jun;TIAN Mei-na;ZHANG Xiao-li;LIU Zai-xin;CAI Xue-peng;;Expression of Major B-cell Epitopes within the 2C Non-structural Protein of FMDV and Their Immunoreactivity[J];畜牧兽医学报;2009年S1期

2 ;Immunogenicity of recombinant fowl-pox virus co-expressing structural protein precursor P1-2A and proteinase 3C of FMDV[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4年08期

3 孙涛;陆苹;方心葵;;Express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combinant Non-Structural Proteins of FMDV[J];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2005年S1期

4 任宪刚;薛飞;朱远茂;冯军科;史鸿飞;高欲燃;;O型FMDV VP1基因的表达鉴定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9年07期

5 ;Development of a Synthetic Peptide ELISA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Nonstructural Protein Antibodies[J];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10年11期

6 胡博;李昌;王浩然;鲁会军;李霄;朱战波;杜寿文;叶明;袭莹;韩佳丽;王婧;金宁一;;O型FMDV复合多表位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鉴定[J];中国兽医学报;2010年12期

7 ;A Simple and Rapid Colloidal Gold-based Immunochromatogarpic Strip Test for Detection of FMDV Serotype A[J];Virologica Sinica;2011年01期

8 ;Gener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Non-structural Protein 3AB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J];Virologica Sinica;2012年05期

9 ;Comparison of Three ELISA Kits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infected from Vaccinated Animals[J];Virologica Sinica;2007年01期

10 潘洁;邢继兰;陈波;饶忠;徐泉兴;刘惠莉;;表达FMDV 3AB抗原生产菌株稳定性试验[J];上海农业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Dendritic cell is the potenti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 for the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晓蒙;熊德晶;谢文强;刘玉梅;;传统灭活方法对FMDV146S含量的影响[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C];2008年

3 石玮;;Dendritic cell is the potenti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 for the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洪勇;金宁一;葛淑敏;尹革芬;马鸣潇;李子健;江文正;;共表达FMDV P1-2A和3C重组鸡痘病毒疫苗与核酸疫苗的实验免疫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邵军军;常惠芸;林彤;丛国正;独军政;谢庆阁;;用原位杂交对BHK-21细胞中的FMDV定位和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王鹏雁;黄炯;任艳;王玉红;薜英;陈创夫;郭志儒;;FMDV siRNA在BHK-21细胞中抑制病毒复制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胡博;李昌;鲁会军;李霄;朱战波;叶明;杜寿文;韩佳丽;王婧;金宁一;;Asia 1型FMDV复合多表位的构建及毕赤酵母中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四次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胡博;李昌;鲁会军;李霄;杜寿文;朱战波;叶明;韩佳丽;金宁一;;表达Asia 1型FMDV复合多表位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及实验免疫[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四次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田明尧;金宁一;李昌;郑敏;秦晓冰;;FMDV V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应用研究[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10 霍晓伟;金宁一;鲁会军;谷长维;牟伟锋;常巧成;马鸣潇;;共表达亚洲Ⅰ型FMDV P1-2A-3C和IL18基因重组鸡痘病毒表达质粒构建[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健雄;口蹄疫病毒感染细胞中PI4KB招募以及3A-3D~(pol)-PI4KB复制复合物的形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连凯琪;亚洲1型FMDV RGD基序和VP1第154位突变对宿主致病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王洪梅;牛Mx1基因抗口蹄疫病毒作用及其抗病分子机制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马鸣潇;FMDV分子背景分析、病毒拯救及多价基因工程疫苗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印春生;表达FMDV-VP1重组PPRV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与免疫应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6 熊义;IRES调控α-干扰素的抗FMDV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霍晓伟;亚洲1型口蹄疫核酸疫苗与重组鸡痘疫苗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曹永生;Asia1型FMDV复合表位免疫原的研制及免疫效果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9 曹永生;Asial型FMDV复合表位免疫原的研制及免疫效果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10 邵寒娟;A、O型口蹄疫双价疫苗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银丽;O型FMDV衣壳抗原的耐酸改造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马俊;FMDV 3C蛋白酶抑制G3BP1介导的应激颗粒形成的分子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彭善珍;ASFV、SVDV、FMDV-O、PRV的TEM-PCR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高明;几种佐剂对猪O型FMDV重组多表位抗原免疫原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5 赵慧;FMDV各型表位嵌入型蛋白SLP-Multi VP1的表位预测及不同种小鼠IgG亚型变化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6 刘伟芳;IFNα/IFNγ和sIFITM3抗FMDV效应和口蹄疫重组假型杆状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张永胜;大肠杆菌表达的牛亚洲Ⅰ型FMDV多表位重组蛋白的纯化[D];吉林大学;2009年

8 崔力凡;抗FMDV核酶的筛选及其重组成纤维细胞株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任智慧;新型佐剂对FMDV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5年

10 陈里新;FMDV线性表位在犬2型腺病毒载体中的表达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12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12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0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