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添喂两种植物雌激素对奶牛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8-28 12:14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喂两种植物雌激素及其组合物对奶牛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健康、年龄及泌乳期相近的4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全混合日粮的基础上添加2.5g大豆黄酮(试验Ⅰ组)、35g芒柄花素(试验Ⅱ组)、1.25g大豆黄酮和17.5g芒柄花素(试验Ⅲ组)。预试期7d,正试期120d。分别于试验的第0、30、60、90、120天采集乳样,测定乳成分;颈静脉采集血液样品,3 5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浆,-20℃保存备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Ⅲ组产奶量、乳蛋白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Ⅱ、Ⅲ组乳糖产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组T-AOC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Ⅲ组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Ⅱ组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5);乳脂产量、乳糖率及TP、ALB、GLB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CAT、SOD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喂两种植物雌激素及其组合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含量和乳糖含量,能够提高奶牛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功能。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肉乳用草食动物营养实验室;
【基金】: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AUGRI2015-06)
【分类号】:S8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方方;朱涛涛;张勇;朱宇旌;;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5年09期

2 方洛云;赵燕飞;金凯;王俊杰;周敏;蒋林树;;大豆异黄酮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液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11期

3 卢志勇;梁代华;杨运玲;苗晓微;邹德敏;曲明丽;;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饲料与畜牧;2013年02期

4 陈丰;蒋宗勇;林映才;周桂莲;郑春田;陈芳;蒋守群;;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0年08期

5 刘德义;顾有方;王永鑫;丁春华;陈会良;;大豆黄酮对奶牛血清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8年11期

6 聂芙蓉;王老七;王艳玲;;大豆黄酮对山羊血液中几种内源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1期

7 杨建英,张勇法,王艳玲,郭永国,兰尊海;大豆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中常规成分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5年06期

8 韩正康;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对雌性动物生殖、泌乳和产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J];畜牧与兽医;2005年06期

9 刘德义,周玉传,陆天水,江汪洋,方必春;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4年04期

10 韩正康;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雄性动物生长及其有关内分泌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199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晓琳;大豆异黄酮及其代谢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琮;臧长江;刘亚伟;赵始初;杨开伦;;添喂两种植物雌激素对奶牛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7年06期

2 占今舜;苏效双;刘明美;詹康;张春刚;赵国琦;;日粮中添加苜蓿黄酮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和免疫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3 高开国;王丽;马现永;杨雪芬;王胜林;胡友军;蒋宗勇;;提高母猪繁殖力的营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猪业;2017年03期

4 宗春燕;苏学军;王艳;;黄酮类化合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05期

5 李琮;陈俊宏;刘亚伟;谭世新;杨开伦;;大豆黄酮、芒柄花素及其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血浆和乳中激素含量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7年01期

6 肖琛闻;金妙仁;刘燕;韦强;季权安;李科;赵剑;鲍国连;;大豆异黄酮对家兔健康性能的影响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7年01期

7 敖江涛;郑溜丰;彭健;;进程性氧化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营养调控[J];动物营养学报;2016年12期

8 王芳芳;武洪志;刁华杰;王志龙;邓晓敏;刁新平;;王不留行黄酮苷和葛根异黄酮对哺乳母猪泌乳性能及血清激素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6年12期

9 王志龙;武洪志;王芳芳;邓晓敏;刁华杰;刁新平;;大豆异黄酮和黄芪多糖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以及乳成分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6年12期

10 包淋斌;;大豆素在猪养殖中应用[J];江西饲料;201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尹立影;加压溶剂法提取红三叶草异黄酮及其单体分离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ZHANG Yun Bo;LI Li Na;ZHAO Xin Yu;CHEN Wen Hua;GUO Jing Jing;FU Zheng Hai;YANG Yang;NA Xiao Lin;;Effect of Soy Isoflavone Crude Extract Supplementation on High Fat Diet-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in Ovariectomized Rats[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4年01期

2 Xiao-xue Yuan;Bin Zhang;Li-li Li;Chao-wu Xiao;Jue-xin Fan;Mei-mei Geng;Yu-long Yin;;Effects of soybean isoflavones on reproductive parameters in Chinese mini-pig boar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12年04期

3 许啸;齐智利;;大豆异黄酮对畜禽生理机能的调控[J];动物营养学报;2012年03期

4 朱志宁;郝振荣;王明;蒋林树;郭玉琴;;大豆异黄酮对高产奶牛泌乳后期乳腺肥大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表面型免疫球蛋白A水平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1年01期

5 迟晓星;张涛;郑丽娜;袁旭;于开源;;大豆异黄酮对青年雌性大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0年05期

6 侯建峰;冯笑山;杨晓鹤;米建强;刑鲁奇;王公平;张广平;高社干;马志坤;郝曙光;段瑞华;陈强;茹艺;;大豆异黄酮干预对乳腺癌中ERK1、ERK2和c-Fos表达的影响及意义[J];肿瘤;2010年09期

7 陈丰;蒋宗勇;林映才;周桂莲;郑春田;陈芳;蒋守群;;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0年08期

8 郝振荣;朱志宁;郭玉琴;蒋林树;高伟;李艳艳;;大豆黄酮对产奶量和牛奶品质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冯敬晶;;日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大鼠抗热应激能力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10 程蕾;王定发;刘晓华;王肆玖;凌明湖;;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J];饲料博览;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桂花,沈益新;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草地;2005年05期

2 А.А.АЛИХАНОВ;陈伯华;;家畜日粮中的植物雌激素[J];国外畜牧科技;1989年04期

3 田允波;;植物雌激素对草食家畜繁殖的危害及预防[J];内蒙古畜牧科学;1992年01期

4 王坤;孙锋;;植物雌激素对肉鸡的增重试验[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5 孔祥浩;;植物雌激素对牛羊的影响[J];国外畜牧学(饲料);1996年04期

6 张响英,王根林;植物雌激素的免疫调节作用[J];畜牧与兽医;2000年03期

7 黄金明,王根林,柳尧波;植物雌激素对动物生殖及生殖内分泌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3期

8 王凤国,罗新义,王晓春,宋显成;牧草中的植物雌激素及其影响因素[J];黑龙江畜牧科技;1998年03期

9 相启森;周俊;王冬;相梅;季鹏;武春燕;;植物雌激素活性成分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10 韩正康;异黄酮植物雌激素调控动物神经内分泌及生产性能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晓和;金念祖;;植物雌激素对女性健康的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药学监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赵丕文;牛建昭;王继峰;;植物雌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有关进展[A];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讯[C];2008年

3 陈梦;赵丕文;陶仕英;;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A];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裴素娟;郑晓珂;冯卫生;;卷柏不同部位植物雌激素活性筛选[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5 李红芳;段颖;杨丽娜;张华;邱小青;张英福;田治峰;;雌激素与植物雌激素对去势大鼠子宫内膜血管通透性/嗜酸性粒细胞渗出的影响及机制探讨[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6 陆奕宇;苏式兵;;中药植物雌激素对乳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A];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建华;宋冬梅;;植物雌激素及补肾中药[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郑晓珂;吕鹏飞;冯卫生;王继峰;牛建昭;;植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研究模型对几种中药中植物雌激素活性筛选的实验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文集[C];2005年

9 陈琦;;植物雌激素——红车轴草异黄酮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老年医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俞超芹;;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及在妇科领域里的应用[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秦杰;植物雌激素效果怎么样[N];健康报;2005年

2 绍敏;对妇女有益的植物雌激素[N];家庭医生报;2003年

3 陈兆;女性应多吃植物雌激素[N];陕西日报;2001年

4 王真;植物雌激素是何物[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5 赵彬;科学对待植物雌激素[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6 木易;六味地黄丸——— 健康安全的植物雌激素[N];大众卫生报;2004年

7 肖南文;豆奶:婴幼儿不宜[N];广西日报;2000年

8 韩亮;谁是保健品下个领跑者[N];经理日报;2003年

9 王 洁;大豆不仅仅提供植物蛋白[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10 徐铮奎;植物雌激素墙内开花墙外香[N];医药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雯;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2 王建华;植物雌激素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及其作用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3 马海田;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对动物生长及其吸收机理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4 帕丽达·阿不力孜;新疆石榴皮植物雌激素物质基础及石榴品种RAPD分析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5 梁高林;植物雌激素kobophenol A 的体内代谢产物及其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郑晓珂;卷柏化学成分及雌激素样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磊;两种植物雌激素成分对A375细胞黑素合成作用的机制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5年

2 张新爱;VitD受体介导植物雌激素调节骨代谢效应的细胞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3 宋培源;雌激素受体β介导植物雌激素骨代谢效应的流行病学与细胞学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4 葛雅南;植物雌激素保护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代谢组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5 郭云;补喂植物雌激素对泌乳期伊犁马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6 李金宝;紫花苜蓿和白三叶不同生长时期植物雌激素含量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高丽英;食品中植物雌激素的含量分析及摄入量评估初探[D];南昌大学;2011年

8 朱鹏飞;植物雌激素内暴露与男性生殖内分泌功能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9 康建颖;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概况[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段颖;雌激素与植物雌激素对卵巢切除大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0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30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e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