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对鄂尔多斯高原油蒿草场生物量及植被-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9-21 08:12
【摘要】:以围封保护和自由放牧油蒿草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围封和放牧条件下沙地草场生物量和植被-土壤碳密度。结果表明:(1)自由放牧使油蒿群落中植物种类增加,但降低了植物群落盖度。自由放牧不仅导致油蒿草场地上、地下总生物量降低,也使得油蒿地上、地下生物量占群落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生长季自由放牧样地凋落物生物量显著大于围封保护样地(P0.05);(2)围封保护样地植被碳密度大于自由放牧样地,土壤碳密度却小于自由放牧样地,但两个样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3)油蒿草场90%以上的碳储存于土壤中,围封保护样地和自由放牧样地油蒿草场土壤碳密度占植被-土壤系统碳密度的91%、93%;(4)围封保护油蒿草场碳密度为2.29 kg/m2,自由放牧油蒿草场碳密度为2.68 kg/m2,两个样地间差异不显著,自由放牧对油蒿草场碳密度影响不大。
【图文】:
http://www.ecologica.cn图1样方分布图Fig.1Locationmapofsix5m×5mquadrats10月,每月对6个样方进行植物群落调查。灌木和半灌木采用标准丛法测定[16],依其丛幅和高度相对地划分为大、中、小3个等级组,每一等级组内,选择生长于固定观测样方外的3个标准丛,分别齐地面刈割。在6个5m×5m的样方中分别作1个1m×1m的草本样方,分种记录盖度、株树、高度后,齐地面刈割。采集完地上活体部分后,将每个1m×1m的样方中凋落物收集装袋。在地上部分刈割后,取50cm×50cm×70cm土方,,分5层取地下部分植物样品(0—10、10—20、20—30、30—50、50—70cm)。植物样品带回室内后,迅速清除尘土。油蒿植株地上部分分老枝、新枝、叶、果实,称量鲜重;油蒿根系地下部分带回室内用水洗分离法获得根系样品,分细根(<2mm)和粗根(>2mm)分层装入纸袋;草本层分种称量鲜重;立枯物和凋落物分别称量鲜重。所有植物样品置于鼓风干燥箱中65℃烘干至恒重后,称量干重。称量后的样品,用粉碎粒度较大的植物粉碎机先粗碎,充分混合均匀,然后用细碎的不锈钢植物粉碎机粉碎至100目,全部移入密封塑料袋中封好待测。1.3土壤样品采集及制备8月,在围封保护样地、自由放牧样地各挖取3个土壤剖面,在每个剖面的3个不同位置分0—5、5—10、10—20、20—30、30—50、50—70cm土层取样,将每个剖面每层土样混合,做为3次重复,用于测定土壤有机碳。同时采用环刀取样,用于测定土壤容重。剖面土壤样品取回室内后,平铺于干净白纸上,捏碎大块土粒,去除石块和草根等杂物,自然风干,过0.15mm筛用以测定土壤有机碳。环刀中的土样取出,装入铝盒中,置于鼓风干燥箱中105℃烘干至恒重,称量干重。1.4样品分析方法植物和土壤全碳含量测定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外?
眉草Eragrostisminor禾本科中生一年生草本ⅠⅡ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禾本科旱生多年生草本Ⅱ沙芦草Agropyronmongolicum禾本科旱生多年生草本ⅡⅠ:围封保护样地Enclosedplot;Ⅱ:自由放牧样地Grazedplot自由放牧样地植被盖度45%,共有植物28种,占总种数的84.85%,灌木种类有油蒿、白沙蒿和中间锦鸡儿共3种;草本种类共25种,占自由放牧样地总种数的89.29%,其中藜科8种,菊科5种,豆科4种、禾本科4种、萝呮科3种,大戟科1种、唇形科1种、紫草科1种、旋花科1种。放牧使群落中草本植物种类增加,但却降低了植物群落盖度。图2生长季大气温度和土壤质量含水量Fig.2Airtemperatureandsoilgravimetricwatercontentinthegrowingseason2.2围封和放牧油蒿草场地上生物量围封保护样地和自由放牧样地油蒿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呈双峰型。5月,水分条件为生长季最好(图2),但温度较低,但两个样地油蒿群落地上生物量处于较低水平;6月,两个样地地上生物量均出现一个微弱的小峰,由于受土壤水分较低的影响,两个样地地上生物量增幅不大;在植物生长旺盛的7月,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使得两个样地地上生物量较6月大幅下降,尤其是自由放牧样地生物量降到季节最小值;8月,土壤含水量增大,自由放牧样地地上生物量大幅增加,达到季节最大值,而围封保护样地地上生物量降到季节最低值,分析原因是围封保护样地油蒿地上生物量占群落总地上生物量83.10%(表2),所以群落生物量大小由油蒿种群生物量大小决定,而油蒿在7月干旱条件下,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光合产物积累减少,导致8月生物量出现最小值,而自由放牧样地油蒿地上生物量只占群落总地上生物量的61.74%,群落生物量由油蒿和草本层共同决定,草本层生物量通常在8月达到最大,加上8月较好的水分条?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138806)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3B07)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3DFR3076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10332015008) 农业部鄂尔多斯沙地草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项目
【分类号】:S812
本文编号:2539251
【图文】:
http://www.ecologica.cn图1样方分布图Fig.1Locationmapofsix5m×5mquadrats10月,每月对6个样方进行植物群落调查。灌木和半灌木采用标准丛法测定[16],依其丛幅和高度相对地划分为大、中、小3个等级组,每一等级组内,选择生长于固定观测样方外的3个标准丛,分别齐地面刈割。在6个5m×5m的样方中分别作1个1m×1m的草本样方,分种记录盖度、株树、高度后,齐地面刈割。采集完地上活体部分后,将每个1m×1m的样方中凋落物收集装袋。在地上部分刈割后,取50cm×50cm×70cm土方,,分5层取地下部分植物样品(0—10、10—20、20—30、30—50、50—70cm)。植物样品带回室内后,迅速清除尘土。油蒿植株地上部分分老枝、新枝、叶、果实,称量鲜重;油蒿根系地下部分带回室内用水洗分离法获得根系样品,分细根(<2mm)和粗根(>2mm)分层装入纸袋;草本层分种称量鲜重;立枯物和凋落物分别称量鲜重。所有植物样品置于鼓风干燥箱中65℃烘干至恒重后,称量干重。称量后的样品,用粉碎粒度较大的植物粉碎机先粗碎,充分混合均匀,然后用细碎的不锈钢植物粉碎机粉碎至100目,全部移入密封塑料袋中封好待测。1.3土壤样品采集及制备8月,在围封保护样地、自由放牧样地各挖取3个土壤剖面,在每个剖面的3个不同位置分0—5、5—10、10—20、20—30、30—50、50—70cm土层取样,将每个剖面每层土样混合,做为3次重复,用于测定土壤有机碳。同时采用环刀取样,用于测定土壤容重。剖面土壤样品取回室内后,平铺于干净白纸上,捏碎大块土粒,去除石块和草根等杂物,自然风干,过0.15mm筛用以测定土壤有机碳。环刀中的土样取出,装入铝盒中,置于鼓风干燥箱中105℃烘干至恒重,称量干重。1.4样品分析方法植物和土壤全碳含量测定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外?
眉草Eragrostisminor禾本科中生一年生草本ⅠⅡ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禾本科旱生多年生草本Ⅱ沙芦草Agropyronmongolicum禾本科旱生多年生草本ⅡⅠ:围封保护样地Enclosedplot;Ⅱ:自由放牧样地Grazedplot自由放牧样地植被盖度45%,共有植物28种,占总种数的84.85%,灌木种类有油蒿、白沙蒿和中间锦鸡儿共3种;草本种类共25种,占自由放牧样地总种数的89.29%,其中藜科8种,菊科5种,豆科4种、禾本科4种、萝呮科3种,大戟科1种、唇形科1种、紫草科1种、旋花科1种。放牧使群落中草本植物种类增加,但却降低了植物群落盖度。图2生长季大气温度和土壤质量含水量Fig.2Airtemperatureandsoilgravimetricwatercontentinthegrowingseason2.2围封和放牧油蒿草场地上生物量围封保护样地和自由放牧样地油蒿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呈双峰型。5月,水分条件为生长季最好(图2),但温度较低,但两个样地油蒿群落地上生物量处于较低水平;6月,两个样地地上生物量均出现一个微弱的小峰,由于受土壤水分较低的影响,两个样地地上生物量增幅不大;在植物生长旺盛的7月,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使得两个样地地上生物量较6月大幅下降,尤其是自由放牧样地生物量降到季节最小值;8月,土壤含水量增大,自由放牧样地地上生物量大幅增加,达到季节最大值,而围封保护样地地上生物量降到季节最低值,分析原因是围封保护样地油蒿地上生物量占群落总地上生物量83.10%(表2),所以群落生物量大小由油蒿种群生物量大小决定,而油蒿在7月干旱条件下,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光合产物积累减少,导致8月生物量出现最小值,而自由放牧样地油蒿地上生物量只占群落总地上生物量的61.74%,群落生物量由油蒿和草本层共同决定,草本层生物量通常在8月达到最大,加上8月较好的水分条?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138806)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3B07)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3DFR3076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10332015008) 农业部鄂尔多斯沙地草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项目
【分类号】:S812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萨础拉;呼伦贝尔草原不同群落类型植被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氮密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39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3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