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瘤胃固氮菌与三种来源兼性纤维菌混合对体外发酵影响

发布时间:2019-12-04 16:36
【摘要】:反刍动物瘤胃能很高效的利用饲料中的粗饲料,并作为其主要的能量来源,主要因为瘤胃内有大量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分解菌。瘤胃纤维素菌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然而也存在兼性厌氧纤维素菌。我们实验室前期通过体外培养试验发现,将从奶牛瘤胃内分离的的兼性厌氧纤维素菌和固氮菌混合添加时,能够调节瘤胃的内环境、并提高饲料的降解率。然而,兼性厌氧纤维菌是瘤胃内固有的,还是从外界进入的,目前还很少有人研究。由于瘤胃对于饲料是个“开放”的环境,一些兼性厌氧纤维菌和固氮菌可能随饲料进入瘤胃。我们推测在采食后一定时间内的有氧环境中,兼性厌氧菌可能对发酵起到了一定作用。本试验选取一种从瘤胃液中分离的兼性厌氧固氮菌和从瘤胃液、土壤、饲料三种来源分离的兼性厌氧纤维素菌混合,探讨其对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1:菌种的复活与计数试验选用的菌株由我所在实验室前期分离自饲料、瘤胃液、土壤,包括兼性厌氧纤维素菌和固氮菌。菌液与30%甘油以1:1比例混合保存在-20℃的冰箱中。每种来源选取高纤维素酶活性和低纤维素酶活性各一株,并使不同来源菌具有相近的纤维素酶活性。选定的纤维素菌株分别为:从土壤中分离的T1(2.576U·mL-1)和T4(0.351U·m L-1)、从饲料分离的S1(2.824U·mL-1)和S4(0.345U·m L-1)、以及从瘤胃液分离的L6(3.199U·m L-1)和L4(0.593U·m L-1)。另外,选取一株从瘤胃液分离的兼性厌氧固氮菌L5(17.637U·m L-1)。将所选取的菌株从冰箱中取出、解冻,然后进行复活、增殖培养。试验2:混合菌对体外发酵的影响将试验1培养好的6个兼性厌氧纤维菌和兼性厌氧固氮菌混合(比例为4:1),形成6种混合菌,分别记为L4,S1,T4,L6,S4和T1,用其进行体外发酵试验。试验在体外培养装置上完成,装置主要由HZS-H型恒温水浴摇床和100 m L的注射器组成。本试验包括6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7个重复(即7个注射器)。向每个注射器内装入0.200 g(精确到0.001 g)发酵底物(精:粗=45:55),加入1 m L的混合菌液(添加菌量均为1.2×109 CFU/m L,对照组内加入1 ml灭活的混合菌液)和30 mL培养液,放入体外发酵培养装置中进行发酵试验。当发酵进行至2、4、8、12、24小时,记录注射器的读数(即产气量)。培养24 h发酵结束,将注射器内全部培养物取出,并立即用酸度计测定pH,然后将培养物以3 500 r/min离心15 min,上清液分别装入不同的离心管中,放置-20℃冰箱冷冻保存,待测氨态氮(NH_3-N)、菌体蛋白(MCP)、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滤纸酶活性、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另取上清液保存在-80℃冰箱,用于三种纤维素菌测定。沉淀用于测定干物质降解率(DMD)。结果表明:加入混合菌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加入混合菌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产气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DMD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T1试验组的DMD最高,而T4试验组的DMD最低;各试验组对pH的影响显著提高(P0.05),其中L4试验组的pH最高,T1试验组的pH最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NH_3-N的浓度的影响有显著的提高(P0.05),其中T1试验组最高,L4、L6、T4试验组相对较高;各试验组的MC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提高(P0.05);各试验组对VFA浓度的影响有显著提高(P0.05),且低于对照组,L4、试验组的VFA浓度最高,T1试验组的VFA浓度最低;各试验组对纤维素酶活的影响显著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L4的滤纸酶活性最高,S1的滤纸酶酶活性最低、L4试验组的CMC酶活性最高,β-葡萄糖苷酶活基本相近;加入混合菌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白色瘤胃球菌的菌群数量的影响显著变少(P0.05),然而对黄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却有明显的增加(P0.05)。低纤维素酶活与高纤维素相比对产气量、pH、VFA、NH_3-N、均有显著影响。然而对滤纸酶活性、CMC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活性、DMD、及MCP等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添加的混合菌均促进了体外发酵;分离自瘤胃液的低纤维酶活性兼性厌氧纤维菌(L4)与分离自瘤胃内兼性厌氧固氮菌(L5)混合效果最好;低纤维素酶活性的兼性厌氧纤维菌的促进发酵作用好于高纤维素酶活性兼性厌氧纤维菌。
【图文】:

示意图,稀释度,固氮菌,培养皿


固氮菌的活化:同上。2.1.2 CFU 平板计数法将复活好的菌株进行平板计数。CFU 即为菌落形成单位,,是平板计数法的常用单位。微生物平板计数方法简介:对每个样品使用 3 个稀释度,且每个稀释度做 3 个重复,关于 CFU统计值的准确性,是与微生物检测允许误差、如何对平板菌落进行正确计数以及 3 个稀释度以哪一个稀释度进行计数等问题密切相关的,然而这些问题饲料标准中并未有所规定。2.1.2.1 平板制作(1)将培养皿洗净并干燥(注意此时要将各培养皿盖方向一致),用报纸包好(注明皿盖的方向),对其进行高压或干燥灭菌后备用。(2)先取刚灭菌后但尚未凝固的培养基置于无菌箱或超净工作台内,稍微打开灭菌过的培养皿盖(露一小缝),倒入培养基(无氮培养基羧和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厚度为 0.5 cm),封盖后冷凝并倒置备用。然后按照平板计数法分别将 3 种来源纤维素分解菌和分离自瘤胃液中固氮菌的数量计出。图 2-1 为 CFU 计数法具体示意图(纤维素分解菌与固氮菌计数方法相同)。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1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彦芳;;反刍动物的营养代谢特性[J];山东畜牧兽医;2016年03期

2 王超群;刘帅;王晓璐;陈慧文;吴勇军;王志刚;;大豆根际高效自生固氮菌分离鉴定与特性研究[J];大豆科学;2015年05期

3 胡静;郭春艳;王鑫;林英庭;;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14年11期

4 仝泳;刘大森;吴鹏华;郑立鑫;;干燥和贮存对瘤胃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存活率和活性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4年11期

5 ;枯草芽孢杆菌和猪源乳酸杆菌混合饲喂对仔猪肠绒毛发育的影响[J];畜禽业;2013年06期

6 刘洁;刁其玉;赵一广;姜成钢;李艳玲;屠焰;;饲粮不同NFC/NDF对肉用绵羊瘤胃pH、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2年06期

7 张吉濵;李龙瑞;邹庆华;;稻草与不同水平百脉根组合的瘤胃体外发酵及甲烷产量的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奶牛;2012年04期

8 祁茹;林英庭;程明;肖宇;褚永康;;瘤胃微生物区系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11年08期

9 张苏艳;刘园园;李慧敏;张耀相;;生物固氮细菌的应用[J];畜牧兽医杂志;2010年04期

10 冯宗慈;高民;;通过比色测定瘤胃液氨氮含量方法的改进[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年Z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广亮;奶牛瘤胃、土壤和饲粮来源兼性厌氧固氮菌的比较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2 吕宗浩;奶牛瘤胃、土壤和饲粮来源兼性厌氧纤维素菌的比较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3 黄立敏;筛选纤维分解菌及其对体外瘤胃发酵、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4 王慧;骆驼瘤胃内纤维素降解菌的选育[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5 美合热阿依·木台力甫(Mihray Mutallip);乳酸菌与纤维素分解菌混合添加剂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6 宁俊平;竹鼠肠道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活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7 李昊;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混合添加对瘤胃发酵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张献月;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复合微生态制剂在肉仔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9 隋美霞;产气法和CNCPS法对粗饲料营养评价的比较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10 沈美英;日粮内不同粗饲料品质对绵羊瘤胃发酵功能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9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69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0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