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鸭瘟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强弱毒株UL2基因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0-02-08 16:06
【摘要】: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肠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于鸭、鹅及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一种泛嗜性感染的疾病,感染后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给我国的水禽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国水禽养殖业的发展。鸭瘟病毒基因组庞大,虽然GenBank中已经发表了几个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但针对各基因的相关研究分析依然很少。本试验从山东高青某鸭场的发病鸭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PCR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为鸭瘟病毒。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DEV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扩增UL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分别提取该DEV高青分离株和实验室保存的另一DEV强毒泰安株的基因组DNA后,对UL2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鸭瘟病毒序列进行比较。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毒株的UL2基因都与已发表的DEV强毒序列有相同的特征,而与中国疫苗株VAC株和Clone-03株等弱毒株存在较大的差异,弱毒株的UL2基因都缺失了一个528bp的大片段。这表明该DEV高青分离株具有强毒株的基因型特征,提示弱毒株中UL2基因所发生的大片段缺失很可能与病毒的毒力减弱直接相关。之后我们选取鸭瘟病毒相对保守的UL44基因序列,利用Premier5.0软件设计合成一对荧光定量PCR引物,并对目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构建出鸭瘟病毒目的基因的阳性标准质粒,成功建立了检测DE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2.7×101个拷贝,与常规PCR相比敏感性提高了100倍;特异性试验显示,该方法只对DEV模板有阳性扩增信号,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重复性试验显示,5次重复的Ct值之间的差异在0.6 Ct之内,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上述所建方法对于临床样品的初步检测结果显示,其敏感性要优于普通PCR,可以成为临床上一种快速诊断鸭瘟的有效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安国,白安斌,盘宝进,陈西宁,姚瑞英,杜坚,梁家幸,蒋玉雯;鸭瘟病毒的分离和鉴定[J];广西畜牧兽医;2003年06期

2 李明,赵立魁,白静;商品肉鸭鸭瘟病毒河南株的分离与鉴定[J];河南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3 王红海;胡薛英;苏敬良;何双辉;程永友;郭玉;;商品肉鸭鸭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年01期

4 王玉泉;;鹅感染鸭瘟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郑福英,刁有祥;新型鸭瘟病毒的提纯方法研究[J];山东畜牧兽医;2003年06期

6 张任娜;覃志初;帅领;刘晓燕;王豪举;;鸭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0期

7 张艳芳;谢芝勋;谢丽基;刘加波;范晴;庞耀珊;罗思思;邓显文;谢志勤;;鸭坦布苏病毒和鸭瘟病毒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3期

8 蒋涛;刘维全;张乐萃;徐一;王英华;;疑似鸭瘟病毒的分离培养、鉴定[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年06期

9 徐晓娟;郭霄峰;魏平华;;鸭瘟病毒研究进展[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2年10期

10 赵军;杨孝朴;宋晓育;;鸭瘟病毒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发龙;岳华;张焕容;汤承;;基于Real-time PCR技术的抗鸭瘟病毒体外药效评价[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艳芳;谢芝勋;谢丽基;刘加波;庞耀珊;范晴;罗思思;邓显文;谢志勤;;鸭黄病毒和鸭瘟病毒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卢杏通;廖明;郭霄峰;赵明秋;刘穗;;鸭瘟病毒基因组核酸制备[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菲;程安春;汪铭书;宋涌;廖永洪;袁桂萍;韩晓英;徐超;;鸭瘟病毒强毒株在急性人工感染成年鸭体内分布规律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宋涌;程安春;汪铭书;刘菲;廖永洪;袁桂萍;韩晓英;徐超;;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鸭瘟病毒弱毒和强毒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程安春;汪铭书;刘菲;宋涌;袁桂萍;韩晓英;徐超;廖永洪;;检测鸭瘟病毒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临床诊断和免疫与致病机理研究中的初步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冀君;谢青梅;曹永长;陈峰;马静云;毕英佐;;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快速检测鸭瘟病毒[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文永平;程安春;汪铭书;路立婷;;鸭瘟病毒TK基因的转录时相和表达时相分析[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韩先杰;王君伟;马波;;鸭瘟病毒TK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路立婷;程安春;汪铭书;蒋金凤;朱德康;贾仁勇;罗启慧;陈孝跃;;鸭瘟病毒UL46基因产物属性分析[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徐密勋;鹅的鸭瘟病毒病[N];中国畜牧报;2002年

2 山东省东营市畜牧局 祁尚绥;鹅的鸭瘟病毒感染诊治一例[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3 许英民;鹅感染鸭瘟病毒病的防治[N];中国畜牧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发龙;鸭瘟病毒感染及其诱导α干扰素mRNA水平的动态定量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徐超;鸭瘟病毒gC基因的发现、原核表达和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3 贾仁勇;鸭瘟病毒蛋白质组二维电泳特性和UL24基因的发现、原核表达及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4 常华;鸭瘟病毒gE基因功能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5 信洪一;鸭瘟病毒US3基因的发现、原核表达及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6 范薇;鸭瘟病毒gD基因发现及重组蛋白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7 邢明伟;表达AIV H7HA和H9HA基因重组鸭瘟病毒载体的构建与DNA疫苗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腾飞;鸭瘟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强弱毒株UL2基因差异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赵丹丹;鸭瘟病毒g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3 韩晓英;人工感染鸭瘟病毒急性病理模型的病理学发展规律及免疫荧光检测石蜡切片中鸭瘟病毒分布规律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4 陈普成;鸭瘟病毒部分基因组序列的克隆及重组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5 张坤;鸭瘟病毒SDWF株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6 娄昆鹏;鸭瘟病毒UL28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细胞定位和转录时相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7 金映红;鸭瘟病毒囊膜糖蛋白gH的原核表达及其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8 杨晓圆;鸭瘟病毒US4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应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石勇;鸭瘟病毒UL21基因的克隆表达与转录时相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10 王璐璐;鸭瘟病毒U_L26基因原核表达及宿主细胞中的定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7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77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0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