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猪弓形虫血清抗体检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维霁,甘绍伯,胡瑞云,谭巍,钟惠澜;北京地区猫和豚鼠中弓形虫的分离[J];科学通报;1984年09期
2 干小仙,沈丽英,袁行政,丁建祖,宋昌存;弓形虫DNA的提纯及其性质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1991年07期
3 陈义民,杜重波,李观娣,金兆庆,方玉珍,吴明德,王树魁;弓形虫微细结构的初步观察[J];兽医科技杂志;1984年10期
4 李观娣,杜重波,陈义民,金兆庆,方玉珍;弓形虫在培养细胞中生物学特性的观察[J];中国兽医科技;1986年04期
5 李新生;弓形虫灭活苗通过成果鉴定[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3年01期
6 钱贵培;钟敏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弓形虫合并感染的诊治[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7年01期
7 赵文忠,王祥生,刘万臣;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克隆与表达[J];中国兽医学报;1999年04期
8 陈俏梅,张俐;两种PCR检测弓形虫方法的建立及研究[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2年03期
9 刘思嘉;徐前明;李培英;;弓形虫CDPK1-EF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J];畜牧与兽医;2014年02期
10 ;哪些人不宜吃涮羊肉[J];农民文摘;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雪莲;郝永新;刘群;丁隽;张维;;弓形虫转染载体构建及鼠IL-2基因转染的初步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佳;吴松明;朱兴全;黄思扬;;弓形虫蛋白酶体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洁琼;吴q;谭峰;陈晓光;;BAG1基因在弓形虫速殖子与缓殖子转化中作用的初步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陈雷;;应用多种技术鉴别诊断弓形虫性、囊虫性及结核性脑炎[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赵锦;耿艺介;何建凡;黄达娜;吴少庭;;弓形虫乙肝病毒多重PCR及芯片杂交技术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杨朋欣;张子群;路义鑫;韩彩霞;李晓云;宋铭忻;;应用液相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食品中弓形虫和旋毛虫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林绮萍;吴少庭;翁亚彪;秦莉;黄达娜;袁仕善;;弓形虫GRA4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郝永新;李雪莲;刘群;陈丹;丁隽;张维;;荷斯坦奶牛IFN-γ基因转染弓形虫的初步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俊华;吴少庭;翁亚彪;甘燕;刘洪波;刘茂铃;张仁利;高世同;黄达娜;耿艺介;;弓形虫GRA4基因和SAG2基因的重组BCG疫苗对小鼠免疫效果的比较研究[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锦;吴少廷;何建凡;黄达娜;;弓形虫乙肝检测基因芯片技术的研究[A];全国新出现传染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新生;弓形虫防治难题被攻克[N];农民日报;2003年
2 袁柏春 黎昌政;与猫狗长期“亲密接触”,湖北一女童低烧38天[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七十年代初人;孕妇应避免与宠物接触[N];中国妇女报;2006年
,本文编号:2582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8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