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跛行风险因素的调查及跛行程度与血浆生化指标关联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10:47
【摘要】:跛行作为应激因素之一,是影响奶牛健康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利用5分跛行评价标准,对黑龙江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泌乳牛进行了跛行评分,记录实验奶牛的胎次、日平均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体况评分以及是否修蹄。采集147份不同跛行程度奶牛血浆样品,用于能量代谢指标、炎性指标、IgG和矿物质元素的测定;同时,在产后50天内泌乳奶牛中,采集49份不同跛行程度奶牛血浆样品,用于生殖激素测定。通过统计学分析,明确该规模化牛场奶牛跛行的风险因子以及跛行程度与血浆生化指标的关联性。 奶牛跛行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跛行程度为2分奶牛的风险因素是日平均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和是否修蹄;跛行程度为3~5分奶牛的风险因素是日平均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胎次和是否修蹄。其中,修蹄是对奶牛跛行发生影响最大的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跛行程度的逐渐严重,泌乳牛产奶量逐渐降低,健康奶牛的日平均产奶量比跛行评分5分产奶量高大约5kg左右,跛行评分4~5分奶牛的日平均产奶量显著低于全群泌乳牛的平均产量。 跛行程度与血浆生化指标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能量代谢指标、炎性指标、IgG和矿物质元素中,13个变量与跛行程度(1~5分)具有相关性,其中,钼、铁、非酯化脂肪酸、尿素氮、β-羟丁酸、IgG、钙和硒8个因素对于跛行程度(1~5分)影响显著;以跛行评分1分血浆指标作为基准,结果显示,非酯化脂肪酸是跛行评分2分、3分和5分的显著影响因素,,铁和钙是跛行评分4分的显著影响因素。激素指标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跛行评分的增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生长激素、雌二醇和前列腺素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 本研究通过对牧场泌乳牛跛行情况的调查,以及分析不同程度跛行血浆中能量代谢指标、炎性指标、IgG、生殖激素和矿物质元素的变化,明确了不同程度跛行奶牛的主要风险因素,以及跛行程度与血浆生化指标的关联性,为奶牛跛行防控及其对奶牛健康影响机理的探索提供理论基础。
【图文】:
图 2.1 2013 年和 2014 年跛行评分结果Figure 2.1 Results of locomotion score at 2013 and 20142.2.2 跛行风险因素分析的结果采用回归分析中的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明确该牧场中各个风险因素对发生的主效应影响,为早期预防该牧场泌乳牛跛行的发生提供基础,根据模型中的检验结果,可以得出变量是否修蹄、DMI、胎次和产奶量均对模型有显著性影响,分对于该模型没有显著性影响,被剔除(见表 2.2)。利用模型中的参数评估功能行评分 1 分奶牛作为参考基准,跛行评分 2~5 分奶牛分别与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3),跛行评分 2 分奶牛的显著因素有是否修蹄、DMI 和产奶量(p<0.05),胎次行评分 2 分奶牛影响不显著(p>0.05);胎次、产奶量、DMI 和是否修蹄对于跛行分奶牛均为显著性因素(p<0.05),根据模型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出自变量对于跛行程度,结果显示,是否修蹄对于跛行的发生影响最大。表 2.2 似然比检验结果
3.3.2 激素指标结果为研究跛行对产后奶牛主要生殖激素的影响,对跛行 1~5 分的 49 头产后 40 天内泌乳牛血浆样品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雌二醇(E2)和前列腺素(PGF2α)含量进行测定(见表 3.4)。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奶牛相比,随着跛行评分的增加,E2、GnRH、FSH 和 PGF2α 的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p<0.05)(图 3.2)。表 3.4 不同跛行奶牛血浆中激素指标的结果Table 3.4 Results of hormone indexes in the plasma of dairy cows with differentdegree lameness评分 E2(pg/mL) FSH(mIU/mL) GnRH(ng/L) PGF2α(pg/mL)1 171.82±72.43a23.28±1.17a240.25±85.17a437.65±128.57a2 131.26±36.07ab19.18±2.65bc155.17±58.99b389.65±100.69ab3 109.26±25.42bc17.38±2.28c136.07±70.68bc322.28±85.44b4 78.48±24.42cd13.48±3.35d88.40±62.33bc302.25±92.98bc5 57.10±11.55d12.06±1.33d64.33±38.96c212.39±34.13c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8.23
本文编号:2584303
【图文】:
图 2.1 2013 年和 2014 年跛行评分结果Figure 2.1 Results of locomotion score at 2013 and 20142.2.2 跛行风险因素分析的结果采用回归分析中的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明确该牧场中各个风险因素对发生的主效应影响,为早期预防该牧场泌乳牛跛行的发生提供基础,根据模型中的检验结果,可以得出变量是否修蹄、DMI、胎次和产奶量均对模型有显著性影响,分对于该模型没有显著性影响,被剔除(见表 2.2)。利用模型中的参数评估功能行评分 1 分奶牛作为参考基准,跛行评分 2~5 分奶牛分别与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3),跛行评分 2 分奶牛的显著因素有是否修蹄、DMI 和产奶量(p<0.05),胎次行评分 2 分奶牛影响不显著(p>0.05);胎次、产奶量、DMI 和是否修蹄对于跛行分奶牛均为显著性因素(p<0.05),根据模型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出自变量对于跛行程度,结果显示,是否修蹄对于跛行的发生影响最大。表 2.2 似然比检验结果
3.3.2 激素指标结果为研究跛行对产后奶牛主要生殖激素的影响,对跛行 1~5 分的 49 头产后 40 天内泌乳牛血浆样品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雌二醇(E2)和前列腺素(PGF2α)含量进行测定(见表 3.4)。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奶牛相比,随着跛行评分的增加,E2、GnRH、FSH 和 PGF2α 的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p<0.05)(图 3.2)。表 3.4 不同跛行奶牛血浆中激素指标的结果Table 3.4 Results of hormone indexes in the plasma of dairy cows with differentdegree lameness评分 E2(pg/mL) FSH(mIU/mL) GnRH(ng/L) PGF2α(pg/mL)1 171.82±72.43a23.28±1.17a240.25±85.17a437.65±128.57a2 131.26±36.07ab19.18±2.65bc155.17±58.99b389.65±100.69ab3 109.26±25.42bc17.38±2.28c136.07±70.68bc322.28±85.44b4 78.48±24.42cd13.48±3.35d88.40±62.33bc302.25±92.98bc5 57.10±11.55d12.06±1.33d64.33±38.96c212.39±34.13c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8.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兆新,倪有煌;反刍动物乳酸酸中毒引起的若干问题[J];草食家畜;1994年01期
2 赵占中,刘群;蹄叶炎:毒素、组织胺与代谢紊乱[J];中国草食动物;2004年04期
3 宋娟娥;梁月琴;于水;;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20种微量元素[J];分析化学;2007年03期
4 谭运华,陈铁桥,向建洲;变形蹄荷斯坦牛毛矿物质元素分析[J];广西畜牧兽医;2004年03期
5 王光文;奶牛围产期的营养生理和饲养管理——美国康乃尔大学喔巴托博士谈:奶牛围产期管理成功的关键[J];广西畜牧兽医;2004年04期
6 刘国文,王哲;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年08期
7 黎艳红;王华建;杜仙梅;贾光;王天成;王萌;丰伟悦;许光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尿样中铬及其他七种微量元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9年05期
8 王若军;利用乳蛋白和乳尿素氮含量检测牛群的营养状况[J];中国乳业;2003年09期
9 王赞江;王丽;;尿素氮监测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乳业;2006年08期
10 柳志余;;ELISA方法在牛结核病诊断的应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2584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8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