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的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06:27
【摘要】: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是副黏病毒科、肺病毒亚科、肺病毒属的成员,为有囊膜病毒,其基因组是负链RNA,全长约15000 nt,可转录出10条病毒RNA,并翻译成11种蛋白质,其中9种为结构蛋白、2种为非结构蛋白。BRSV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的流行也比较普遍。BRSV感染牛如果继发性细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会更加复杂,是发病牛高度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免疫仍是防控该病的有力手段。基于反向遗传技术的病毒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揭示BRSV致病机理、免疫保护机制以及病毒的宿主和组织嗜性等相关研究的基础。本研究以BRSV核酸呈阳性的鼻拭子样品LJX31为材料,对BRSV全长基因组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序列同源性及进化树分析,以确定中国流行的BRSV的遗传进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BRSV反向遗传质粒系统,可用于BRSV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为BRSV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全长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LJX31全长基因组为15150 nt,5’端非编码区为45 nt,3’端非编码区为161 nt。基因组的编码区位于46-14989 nt,包括NS1、NS2、N、P、M、SH、G、F、M2和L基因。L基因最大,含有6573 nt;NS2基因最小,含有492 nt;NS1、N、P、M、SH、G、F和M2基因全长依次为527、492、1202、869、950、466、840、1902和960 nt。全长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显示,LJX31与美国Atue51908株的同源性为96.4%。LJX31的全长基因组存在13个核苷酸的插入和3个核苷酸的缺失。与Atue51908株相比,NS1、NS2、N、P、M、SH、G、F、M2和L基因的同源性为92.1-98.5%。对G蛋白的编码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LJX31与美国毒株V41的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5.1%,表明LJX31可能来源于美国。为构建BRSV LJX31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分别构建了基因组全长cDNA质粒,以及N、P、L和M2-1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同时,为了增加拯救病毒对细胞的适应性,本研究构建了BRSV受体蛋白CX3CR1的真核表达质粒。N、P、L、M2-1和CX3CR1这5个蛋白表达质粒作为辅助质粒,与全长基因组cDNA质粒共转染BRSV易感细胞,可进行病毒的拯救。本研究同时构建了基于T7启动子和CMV启动子的全长基因组cDNA质粒PVK-LJX31和PCI-LJX31;N、P和M2-1蛋白的编码基因直接克隆至PCI-neo载体,分别构建表达质粒PCI-neo-N、PCI-neo-P、PCI-neo-M2-1;L蛋白的编码基因经过密码子优化后克隆至p3xflag-CMV载体,构建表达质粒p3xflag-YH-L;CX3CR1蛋白的编码基因采用PCR方法从牛的肺组织中扩增获得,直接克隆至PCI载体,构建表达质粒PCI-CX3CR1。PVK-LJX31、PCI-LJX31、PCI-neo-N、PCI-neo-P、PCI-neo-M2-1、p3xflag-YH-L和PCI-CX3CR1,经酶切和序列分析确定序列正确,这样BRSV LJX31反向遗传系统所需的遗传元件均获得了相应的重组质粒。采用IFA对PCI-neo-N、PCI-neo-P、PCI-neo-M2-1、p3xflag-YH-L进行表达验证,结果显示每个质粒转染细胞后,其细胞内表达产物均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反应,表明质粒均能在转染细胞中获得表达。此外,通过微基因组质粒pok(-T7)-W对LJX31基因组的顺式作用元件和调控区以及PCI-neo-N、PCI-neo-P、PCI-neo-M2-1和p3xflag-YH-L四个辅助质粒的功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pok(-T7)-W质粒转染细胞后,再用BRSV感染细胞,可在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表明LJX31基因组的顺式作用元件和调控区是有功能的;而pok(-T7)-W质粒和PCI-N、PCI-P、PCI-M2-1和PCI-YH-L四个辅助质粒共转染细胞时,却不能够在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表明PCI-neo-N、PCI-neo-P、PCI-neo-M2-1和p3xflag-YH-L四个辅助质粒形成RNP复合物的能力、或者RNP复合物的功能有缺陷。综上所述,本研究对BRSV LJX31的全长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及分析,并构建了该毒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遗传元件,包括基因组质粒、辅助质粒及其功能鉴定的方法,为BRSV反向遗传平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基因组,真核表达载体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反向遗传系统构建的基础研究2.1.7 辅助质粒的构建BRSV 拯救所必需的辅助质粒包括 N、P、L 和 M2-1 四个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此外为了增加拯救病毒的细胞适应性,本研究增加了一个BRSV受体CX3CR1的表达质粒作为辅助质粒之一。根据测定的 LJX31 基因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表 2-4),,通过 PCR 的方式扩增 N、P 和 M2-1 三个蛋白编码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并分别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 PCI-neo-的 CMV 启动子下游,分别命名为 PCI-neo-N、PCI-neo-P、PCI-neo-M2-1(图 2-1)。利用天根公司的 DNA 提取试剂盒,从牛肺组织中获得牛的基因组 DNA。设计引物(表 2-4)从牛的基因组 DNA 中扩增编码受体蛋白 CX3CR1 的 ORF。将 CX3CR1 的 ORF 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 PCI 的 CMV 启动子下游(图 2-1)。将构建成的质粒命名为 PCI-CX3CR1。

示意图,示意图,基因组,全长基因组


表 2-5 p3xflag-YH-L 构建所使用的引物Table2-5 Primers u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3xflag-YH-因片段 Primer sequence(5’-3-YH-1ACGACTCACTATAGGCAGCCAAGAGAACAGG-YH-2CAGTCCCTGTTCTCTTGGGTTCAGCTTGCAGAT-YH-3CCGACATCTGCAAGCTGGTCGACTCTAGAGG质粒的构建质粒以及全长基因组顺式作用原件和调控区序列的功基因组由 LJX31 基因组的 5’NTR、3’NTR 以及完整 图 2-2 p3xflag-YH-L 构建示意图ig.2-2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3xflag-Y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52.6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莉莉;倪宏波;;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流行病学的研究[J];现代畜牧兽医;2016年11期

2 王瑞;姚学军;刘艳霞;阚纯利;见满振;;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流行和诊断[J];当代畜牧;2017年06期

3 祁芝梅;赵文信;;犊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调查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7期

4 王永辉;Synagis预防呼吸合胞体病毒(RSV)感染安全而有效[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年01期

5 吴小闲,涂新明,蒋虹,张新生,施慧君;树銯合胞体病毒的初步报告[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7年02期

6 方海林;徐鸿贞;;婴幼儿感染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后机体的细胞免疫[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87年01期

7 徐冰;;检测鼻洗液标本中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3种快速诊断技术的比较[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87年06期

8 John C.Baker;郑儒标;;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在奶犊牛肺炎中起致病作用的研究[J];广西畜牧兽医;1987年Z1期

9 初秀;;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J];甘肃畜牧兽医;1989年04期

10 A·M·AL—Darraji;R·c·cutip;谭诗文;;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溶血性巴氏杆菌对羔羊的实验感染一病理学研究[J];贵州畜牧兽医;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翁善钢;;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流行与诊断[A];第四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C];2013年

2 徐阿慧;钟奇;胡艳欣;张国中;;某鸡群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调查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3 刘晓乐;张敏敏;陈颖钰;胡长敏;陈焕春;郭爱珍;;牛副流感病毒3型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双重RT-PCR的建立[A];中国奶业协会第26次繁殖学术年会暨国家肉牛牦牛/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第3届全国牛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晓乐;张敏敏;陈颖钰;胡长敏;陈焕春;郭爱珍;;牛副流感病毒3型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奶业协会第26次繁殖学术年会暨国家肉牛牦牛/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第3届全国牛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磊;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的基础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齐力格尔;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3 马磊;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单抗的制备和实验感染豚鼠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4 杨鸣发;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对小鼠致病性及免疫原性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3年

5 童钦;牛呼吸道病毒病血清学调查及其多重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6 王嵩;牛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PCR方法建立及初步应用[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4年

7 李艳婷;BRSV G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DAS-ELISA方法的建立[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7年

8 冯军科;表达BRSV G基因的BHV-1的构建及G蛋白的截短表达与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9 王红;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分离鉴定及重组N蛋白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02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02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4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