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侵染RAW264.7细胞不同时间段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02 14:20
【摘要】:囊型包虫病(CE)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引起的广泛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CE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致病机理和免疫反应等方面的问题还待解决。原头蚴(Protoscoleces,PSC)是E.g的幼虫阶段的一种形态,可以与中间宿主发生免疫反应。PSC如何通过破坏宿主的免疫反应,产生病灶,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PSC的体外培养观察以及PSC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试验,从细胞水平和转录组水平揭示宿主-寄生虫互作机制。1.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的体外培养及观察:为了研究PSC在宿主体外环境的生长发育特征,本试验建立了原头蚴的体外培养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培养至第10d时,虫体开始向成囊发育;第25d50%的原头蚴已经完全发育成囊;第35d90%的原头蚴完全发育成微囊,囊泡内的角质层增厚,顶突处的头沟完全消失;第50d时,微囊逐渐增大,囊壁逐渐增厚;第70d微囊破裂,囊壁角质层内陷,虫体衰亡。本试验成功建立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体外培养体系,研究了原头蚴在体外情况下的生长发育情况。2.PSC侵染RAW264.7细胞NO的变化规律研究:分别用PSC、包囊壁和囊液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用Griess试剂检测不同侵染时间段NO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PSC可诱导巨噬细胞产生NO,巨噬细胞通过释放NO来抵御原头蚴的侵害;包囊壁既可以为虫体的生存提供寄生环境,也可使宿主防御寄生虫的侵害;包囊液对巨噬细胞的侵害不显著,可能为原头蚴的生长提供营养。本文通过研究NO在巨噬细胞抵抗棘球蚴感染时的变化规律,为揭示宿主在抵抗寄生虫感染时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3.PSC侵染RAW264.7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通过研究PSC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后Th1和Th2型细胞产生的4种细胞因子IL-2、IL-4、IL-5、IFN-γ随侵染时间的变化,探讨Th1和Th2细胞在虫体与宿主细胞直接接触后再次免疫中的意义。结果表明,感染的初期,虫体对细胞的损伤最严重,虫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免疫保护和免疫损伤同时进行,且主要以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为主,Th2型细胞因子分泌为辅。4.PSC侵染RAW264.7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不同手段,对PSC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不同时间段虫体以及宿主细胞的转录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PSC侵染RAW264.7细胞,PSC中显著上调的基因包括Proteinase inhibitor、Serine proteases、Glycoside hydrolase、Phospholipase A2、MHC class I、Immunoglobulin、EF-Hand 1、Tumour necrosis factor、p53-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等。对显著上调的基因GO分析显示其主要参与氧化、代谢等相关过程;KEGG分析显示显著上调的基因主要参与代谢及环境信息处理等过程。巨噬细胞中显著上调基因有Antigen B、HSP70、FABP1、Proteinase inhibitor 12、BMTI6、Glutamate dehydrogenase等。GO富集主要为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主要参与氧化、代谢、免疫等相关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显示显著上调的基因主要参与代谢等过程。通过分析虫体及细胞的免疫因子和生物酶的功能,进一步揭示宿主-寄生虫互作的生理机制,为抗虫疫苗提供新靶标。
【图文】:
2图 1-2 细粒棘球绦虫包囊结构Fig.1-2 The Cyst structural of E.gadventitial layer:外膜层;laminated layer:肌层,LL;ost tissue; adventitial layer; laminated layer: LL; germinal l展抗外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取决于宿的生理因素。对小鼠包虫病体外及体内的促进炎症的发展。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可成熟来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有研究表明
图 1-2 细粒棘球绦虫包囊结构Fig.1-2 The Cyst structural of E.gsue:宿主组织;adventitial layer:外膜层;laminated layer:肌层,,LL; germinal layer:生图 1-1 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Fig.1-1 The life cycle of E.g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52.734
本文编号:2612069
【图文】:
2图 1-2 细粒棘球绦虫包囊结构Fig.1-2 The Cyst structural of E.gadventitial layer:外膜层;laminated layer:肌层,LL;ost tissue; adventitial layer; laminated layer: LL; germinal l展抗外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取决于宿的生理因素。对小鼠包虫病体外及体内的促进炎症的发展。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可成熟来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有研究表明
图 1-2 细粒棘球绦虫包囊结构Fig.1-2 The Cyst structural of E.gsue:宿主组织;adventitial layer:外膜层;laminated layer:肌层,,LL; germinal layer:生图 1-1 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Fig.1-1 The life cycle of E.g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52.7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晶;钱文;陈靠山;王国栋;;微生物多糖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及其机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13期
2 倪兴维;贾万忠;者永辉;金科;;棘球蚴体外培养技术的应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1年04期
3 袁丽英;张壮志;石保新;古努尔·吐尔逊;米晓云;王进成;张文宝;阿依努尔;阿布里克木;阿不都;阿布利兹;张玲;岳城;;细粒棘球蚴-原头蚴体外培养成囊模型的建立[J];畜牧与兽医;2009年07期
4 王进成,由弘;棘球蚴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04年06期
5 龙小纯,李雍龙,方正明;一氧化氮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毒作用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年06期
6 许隆祺;我国西部地区重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对防治工作的反思[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2年01期
7 傅小平,李银,沈永林,杨廷桂,陈伟华;一氧化氮(NO)在鸡感染柔嫩艾美球虫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8 史大中;包虫感染的免疫学新进展[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9年03期
9 郑春福,林建银;L-精氨酸和L-瓜氨酸在体外活化巨噬细胞抗弓形虫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8年05期
10 贾万忠,田广孚;棘球蚴病防治技术研究概况[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2612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1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