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奶牛反刍行为感知及分类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18:13
【摘要】:奶牛养殖是畜牧养殖行业的核心,我国奶牛养殖业在80年代后逐渐成为一个高效的独立产业。由于奶牛的反刍行为是其重要的物理消化过程,它与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反刍行为被视为评价奶牛健康及发情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奶牛养殖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由于设备和牧场规模化程度的限制,使得我国在奶牛反刍行业智能化监测技术及应用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针对奶牛反刍数据的智能分类方法研究较少。目前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关于奶牛反刍行为监测方法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声音、视频和行为三个方面单独展开研究。虽然这三种监测方法都可以实现反刍行为监测,但是采用视频方法存在图像信息量大、计算复杂高的缺点;同时,由于奶牛的日常反刍行为和采食行为相似度较高,单纯采用声音监测或行为监测方法,监测准确率不高,难以达到理想的监测效果。为了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的奶牛反刍行为监测,本文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根据奶牛的日常反刍行为特征,以奶牛的反刍声音和反刍姿态特征作为研究重点,将声音监测与行为监测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的多源参数可穿戴式的监测设备作为硬件支持,并利用K-means聚类和SVM分类算法实现了反刍信息的分类识别。同时,根据奶牛的反刍特征,设计了可穿戴设备辅助佩戴装置,将监测设备佩戴在奶牛颈部一侧的反刍信号最佳监测点处,利用可穿戴设备融合监测反刍声音信号和姿态信号。选取实验中具有代表性的16个时间节点进行可穿戴设备的识别结果和人工观测结果的对比。结果表明,奶牛反刍监测设备与人工观察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设备识别反刍行为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1.3%。同时为了验证分类算法的有效性,采用SVM和K-means+SVM两种方法进行反刍行为的识别,其中单独利用SVM方法对奶牛反刍过程分类的准确率介于73.6%至90.1%之间,利用K-means+SVM方法对奶牛反刍过程分类的准确率介于83.3%至93.2%之间。研究发现反刍声音的中心频率是1.2~3.2 KHz,反刍过程的三轴加速度数据变化范围为X轴0.09~0.93 g,Y轴-0.16~-0.08 g,Z轴0.44~1.05 g。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反刍监测可穿戴设备和分类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为复杂环境中监测奶牛反刍信号提供了参考。
【图文】:

设备,方式,监测设备,奶牛


电源模块图 2-1 设备整体结构Fig. 2-1The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the equipment戴保护装置设计计奶牛可穿戴设备时,为了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原始信号,需要在将监测设备固定在项圈上并且尽可能地贴近奶牛颈部。因此设计了一保护装置,并申请了发明专利。装置的构成主要包括设备外部保护壳、调柔性耳环等,通过将监测设备嵌入到保护壳内,使信号输入端靠近证信号采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护壳的监测设备可固定在项圈凹型时拆卸充电。固定方式采用胶质材料直接固定在项圈上,这样不仅贴近防止奶牛活动时影响设备的监测效果。设备配戴方式,如图 2-2 所示。

单片机,实物,型号,存储容量


(KB)(KB)60S2 60 2 3-7mA ADCS2A10 64 1 <2.7mA ADC1S4A12 64 8 <2.7mA ADC1 3-1 所示,STC15F2K60S2 型号单片机的存储容量为 60KB,低于 SRAM 时,STC15F2K60S2 型号为 2KB 优于 STC8H1K64S2A10 型8K64S4A12 型号;在存储容量为 64KB 的前提下,设备选用 STC8在 SRAM 及 ADC 方面均优于 STC8H1K64S2A10 型号;本4S4A12 型号单片机,虽然在价格方面略高于同等存储容量的STC8,但其它性能比较好,更适宜于监测设备的设计需要。所以本套4S4A12 型号单片机作为反刍监测设备的微处理器,,该型号单片机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23;TP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丹丹;;奶牛的防暑管理及疾病预防[J];北方牧业;2019年10期

2 程瑶;;“奶牛之乡”转型[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7年17期

3 孟庆祝;;冬季奶牛饲养应注意的问题[J];四川畜牧兽医;2010年12期

4 王伟忠;李峰;徐桂云;康涌涛;;奶牛饲养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7年09期

5 沈国春;;奶牛饲养关键技术[J];农技服务;2007年12期

6 程晓丽;;浅谈高产奶牛饲养技术[J];北方牧业;2007年10期

7 ;2006年北京国际奶牛饲养技术研讨会暨高层论坛胜利召开[J];饲料工业;2006年09期

8 马惠忠;;水在奶牛饲养中的重要性[J];畜牧与饲料科学(奶牛版);2006年03期

9 李社潮;周丽伟;姚淑先;于亚珍;;我国奶牛饲养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农业机械;2005年05期

10 洪学;;农村奶牛饲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吉林畜牧兽医;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昌质;;夏季奶牛饲养工作要点[A];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2 王丽芳;杨健;高民;;奶牛饲养过程中化学性投入品对原料奶安全的风险分析[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C];2009年

3 李建国;钟荣珍;曹玉凤;;高产奶牛饲养技术研究与应用[A];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丁之铨;;发酵饲料——奶牛饲养的好帮手[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C];2009年

5 张晓庆;侯向阳;孙启忠;赵淑芬;;华北农牧交错区奶牛饲养现状调查分析[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光文;冯庆风;;2015年上海奶牛生产情况[A];第七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C];2016年

7 潘斌;刘光磊;;提高奶牛福利的新产品介绍[A];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C];2015年

8 徐婷婷;刘光磊;;奶牛数据记录与传输工作中新设备及技术介绍[A];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C];2015年

9 花修宽;;围产后期奶牛饲养工作要点[A];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杨柯;袁广珍;高艳霞;李建国;;玉米DDGS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应生;冬季奶牛饲养抓要点[N];山西科技报;2019年

2 彭天硕;奶牛饲养这四件事不能做[N];新疆科技报(汉);2018年

3 王威;秋季奶牛饲养注意啥[N];河南科技报;2018年

4 郝建国;奶牛去角易管理[N];河南科技报;2017年

5 齐牧 晓勤;奶牛饲养热中有误区[N];山西科技报;2004年

6 翟文;冬季奶牛饲养要点[N];黑河日报;2009年

7 杨盛兴;提高奶牛业经济效益的途径[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8 刘刚;如何提高奶牛饲养效益[N];河南科技报;2009年

9 中国奶业协会专家组提供;现代牧场建设及污粪处理技术[N];北大荒日报;2009年

10 奶协;奶牛饲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机遇[N];中国食品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先德;农户奶牛饲养规范模式的研究及饲料标准的起草与制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莉薇;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奶牛反刍行为感知及分类识别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年

2 果歌;安达市奶牛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3 汪浩;安徽省奶牛产业链整合与效益提升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4 王方玲;黄冈市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年

5 谭骥;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奶牛行为判别系统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8年

6 李国强;基于骨架特征的奶牛肢体分解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7 时畅;安达市奶牛养殖小区经营模式选择及效益提升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8 张炳权;奶牛饲养系统控制平台设计与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7年

9 郭晨光;糖蜜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10 苑浩;中国有机奶牛养殖优势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及区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15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15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c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