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哺乳动物精子的发生受到众多因素的调控。为保证优良的精液品质,必须确保精子发生过程的顺利进行。研究发现人源溶菌酶同源蛋白4(Human LysozymeLike 4,LYZL4)、人源溶菌酶同源蛋白6(Human Lysozyme-Like 6,LYZL6)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us antigen,PCNA)在雄性动物睾丸的正常发育以及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这几个基因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模式动物小鼠和人方面,对牦牛而言这几个基因的研究处于空缺状态。因此,通过对牦牛睾丸组织形态学的观察,研究牦牛睾丸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变化规律,从而为为牦牛的繁殖生理研究提供一定的补充;同时探究LYZL4、LYZL6以及PCNA基因在牦牛睾丸中的表达与定位,对阐明牦牛精子发生的分子调节机制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6月龄、18月龄、30月龄及72月龄牦牛公牛各3头。通过组织形态学探讨不同月龄牦牛睾丸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的发育及其变化规律。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分别对LYZL4、LYZL6以及PCNA在不同月龄牦牛睾丸中的表达机制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不同月龄牦牛睾丸中LYZL4、LYZL6以及PCNA蛋白的免疫阳性分布进行研究,从而初步探究这三个基因在牦牛睾丸中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不同月龄中各细胞数量及支持细胞和曲细精管的长短径均有着极显著的变化(P0.01),而精原细胞、精母细胞以及间质细胞长短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发现,随着牦牛年龄的不断增加,曲细精管越发排列紧密,管腔明显增大增粗。同时各级生精细胞也在逐渐增多,在72月龄时达到最多。说明72月龄是牦牛最佳的繁殖时期,表明各级生精细胞以及曲细精管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发生改变。2.72月龄牦牛睾丸中LYZL4基因的表达极显著高于6月龄、18月龄和30月龄(P0.01);其表达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性成熟期间乃至成年牛中高表达。LYZL4蛋白主要定位于牦牛睾丸组织中的圆形精子细胞和间质细胞,其蛋白表达在性成熟时期相对较高,30月龄和72月龄的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6月龄和18月龄(P0.01)。表明LYZL4参与精子发生的过程并且对牦牛睾丸的发育及成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3.LYZL6基因高表达于成年牦牛的睾丸组织中,而性成熟前牦牛睾丸中LYZL6基因的表达量相对较低,72月龄睾丸与6、18和30月龄睾丸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LYZL6蛋白定位于初级精母细胞和睾丸的圆形精子细胞以及成熟附睾精子的顶体前区和中段。性成熟前蛋白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性成熟后(P0.01)。表明LYZL6在牦牛睾丸中主要通过影响精母细胞的增值来调控精子的发生过程。4.PCNA基因在性成熟以及成年牦牛的睾丸组织中高表达,性成熟前和性成熟后的表达量存在较大的差异,30月龄和72月龄牦牛睾丸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6月龄和18月龄(P0.01)。PCNA蛋白性成熟后睾丸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性成熟前(P0.01),而30月龄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72月龄(P0.05)。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其主要定位于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以及部分支持细胞,表明PCNA通过影响睾丸间质细胞的增值和精母细胞的分裂来调控精子发生的过程。
【图文】: 图 1-1 睾丸结构示意图Figure 1-1 Schematic diagram of testicular structure在睾丸中产生的精子是未成熟的,,睾丸中产生的精子在附睾中进行孵育成熟。在睾丸和附睾中,有多种蛋白质相助精子成熟并获得受精能力。在过几十年中,已经研究了使用不同方法鉴定这些蛋白的特定功能及其作用。从
图 1-2 曲细精管结构示意图Figure 1-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emi-fine tube structure1.1.2 生精上皮生精上皮(图 1-3)由支持细胞及不同阶段的生精细胞高度有序排列组成,其组织的复杂性是上皮中独有的,包括非增殖状态的支持细胞及各期生精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23.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子青;;拥抱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J];江西画报;2015年03期
2 田丹;杨元信;;溶菌酶——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防御物质[J];养殖与饲料;2015年01期
3 朱俊峰;谷来凤;闫振龙;田旦增;袁莉刚;;不同发育阶段牦牛睾丸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4 龙山;;青藏高原的牦牛文化[J];中国西藏(中文版);2014年01期
5 马红;王文涛;付博;何鑫淼;吴赛辉;李忠秋;汪亮;彭福刚;刘娣;;精液品质及其体内和体外受精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畜牧与兽医;2012年03期
6 彭靖;;睾丸也需要养护[J];生活与健康;2009年12期
7 才秀莲,李兴升,李季蓉,张先平;染锰鼠睾丸增殖细胞核抗原与热休克蛋白表达[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艳;LRGUK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的功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张小秦;泛素连接酶RNF168 RING结构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姚雪霞;蛋白质和DNA以及蛋白质和蛋白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刘美玲;睾丸特异表达基因LM23的性质和功能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讨讨;Dmrt1/7和Boule/Dazl在绵羊睾丸中的表达与定位[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2 周啸宇;一种新型人溶菌酶同源蛋白LYC1在毕赤酵母中的重组表达与发酵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卢淑红;超嗜热古菌Sulfolobus tokodaii PCNA复合体的生化性质暨Hjm与Hjc相互作用的初步鉴定[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李德宏;高原牦牛睾丸的形态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
2643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4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