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及其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21:42
【摘要】: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是一种呼吸道病原菌,可广泛感染多种动物引起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在动物免疫力较低的情况下,容易与其它病原形成混合感染,导致更为严重的疾病。对养猪业而言,Bb单独感染主要引起猪支气管肺炎或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Non-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NPAR),与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共感染可引起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PAR),降低猪只饲料转化率,使得猪只生长缓慢,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一类特异性感染细菌的病毒。根据噬菌体的寄生方式可将噬菌体分为裂解性噬菌体与溶原性噬菌体。裂解性噬菌体主要用于临床防治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因溶原性噬菌体具有整合到宿主菌的特性,可改变宿主菌的一些性状,故不用于致病菌的防治。本研究旨在从我国规模化猪场中分离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并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了解Bb近两年的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奠定基础。并选用临床分离的Bb作为指示菌进行相关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为进一步研究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噬菌体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在2016~2018年期间,从我国广东、贵州、四川、河南、湖北、福建、河北、江西、山西、内蒙古、湖南等地的1735份病死猪肺脏组织中共分离到119株Bb,分离率为6.86%。将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Bb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敏感性低,对庆大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多粘菌素B敏感性较高;耐药基因以sul2检出率较高,同时检测到目前国外未报道的sul3基因。2.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噬菌体PHB09的生物学分析采用传统的双层平板法,从湖北省某猪场污水中分离到三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噬菌体,将其中一株以Bb01为指示菌分离到的噬菌体命名为vB_BbrS_PHB09。PHB09在平板上形成形状不规则、浑浊的噬菌斑。经电镜观察确定PHB09有一正多面体的头部,约62.8±1.5 nm,以及一个长的不收缩的尾部,长约177.7±2.3 nm,宽约7.6±2.5 nm。由此可知,PHB09属于有尾噬菌体目,长尾噬菌体科。PHB09能裂解89株Bb(n=119),而不能裂解其它种属的细菌,如荚膜A型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DH5α。将PHB09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PHB09基因组为双链线性DNA,基因组长度大小42,129 bp,G+C含量62.8%。预测到PHB09共59个编码区(CDS),其中25个CDS为功能性蛋白,其它34个CDS为未知蛋白。通过tRNAscan-SE预测到一个tRNA-Met-CAT。另外预测到PHB09含有一个整合酶基因及溶原模块。通过噬菌体末端大亚基进化树分析可知,PHB09处于一个独立的分支,为一株新型噬菌体。3.整合菌株Bb01+与亲本菌株Bb01的表型特征分析通过测序可知,PHB09为溶原性噬菌体,根据PHB09的溶原特性,筛选出一株整合PHB09基因组的细菌,命名Bb01+,将整合菌株Bb01+与亲本菌株Bb01进行基因组测序比对分析,找到PHB09唯一的一个整合位点。将整合菌株Bb01+与亲本菌株Bb01分别测定一步生长曲线,发现两者在体外培养无明显差异,表明PHB09整合到宿主菌后不影响宿主菌的生长。将整合菌株Bb01+与亲本菌株Bb01稀释到0.5麦氏比浊浓度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发现两者的MIC结果无显著差异,且未预测到PHB09携带耐药基因,表明PHB09整合到宿主菌后不改变宿主菌的耐药性。4.整合菌株Bb01+与亲本菌株Bb01的致病性研究将菌株进行血清抗性试验检测。整合菌株Bb01+与亲本菌株Bb01与小鼠血清分别于37℃作用1 h、2 h。结果表明,整合菌株Bb01+对血清的敏感性高于亲本菌株Bb01对血清的敏感性,说明整合菌株Bb01+更容易被血清清除。使用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以10:1(细菌:细胞)进行细胞吞噬试验。在相同作用时间下,整合菌株Bb01+对吞噬细胞的抗吞噬能力低于亲本菌株Bb01。表明整合菌株Bb01+更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使用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以100:1(细菌:细胞)进行细胞黏附与侵入试验。与亲本菌株Bb01相比,整合菌株Bb01+的黏附能力和侵入能力都降低,表明PHB09整合到宿主菌后降低了宿主菌的黏附与侵入能力。将整合菌株Bb01+与亲本菌株Bb01分别以10~7、10~8 CFU剂量滴鼻接种5周龄BALB/c小鼠,记录死亡情况并计算MLD。结果显示,2×MLD剂量的整合菌株Bb01+对小鼠不致死。说明PHB09整合到宿主菌后大大降低了宿主菌的致病性。
【图文】:

猪源,PCR鉴定


图 4-3 猪源 Bb 的 PCR 鉴定Fig. 4-3 PCR identification of BbL2000 DNA Marker 1-7: PCR identifica8: Positive control 9: Negative contr

支气管,省份,血清


图 4-1.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分离省份Fig.4-1 The provicen of isolated Bb strains图 4-2 Bb 在 TSA+血清平板上的生长Fig.4-2 The growth of Bb on the TSAserum agar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5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汉波,丁骅孙,,程立忠,赵之伟,沙涛;出芽短梗霉原生质体再生变异菌株和亲本菌株的比较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2 李岩松;;对L菌的认识[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15期

3 霍贵成;崔兰;刘飞;;H~+-ATPase弱化菌株的筛选及其应激性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4 赵杰宏;韩洁;邹晓;刘爱英;;蝉拟青霉异核体菌株和亲本菌株对蚜虫致病力的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石志琦,史建荣,陈怀谷,林玲,王裕中;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0年04期

6 林范学,林芳灿;香菇亲本菌株及其杂交后代的RAPD分析[J];菌物系统;1999年03期

7 刘水渠;;L型细菌及其感染[J];浙江临床医学;2008年10期

8 赵丽娟,张永杰,刘慧平,韩巨才,高俊明;盾壳霉抗菌核净菌株的诱导及其特性初步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5年03期

9 陈红漫;陈捷;阚国仕;李贺民;;生防木霉菌对嘧霉胺抗药性变异及其相关蛋白诱导[J];植物保护学报;2005年01期

10 任志红;张佳;闫敬;赵颖;戴梦;王红怡;代明伟;张志江;;产黄青霉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子初步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杰宏;韩洁;邹晓;刘爱英;;蝉拟青霉异核体菌株和亲本菌株对蚜虫致病力的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第二届青年菌物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彦培璐;孙露;姚方杰;张友民;;金顶侧耳杂交品种选育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飞;王淑侠;崔国林;苏敬良;;土拉弗朗西斯菌FTL_0430蛋白致病机制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4 王秋月;马冠华;;辣椒疫霉抗氟吡菌胺突变体的生存适合度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5 陈松彪;张春杰;程相朝;余祖华;何雷;郁川;廖成水;;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crp△sipB缺失株生物学特性的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6 孔维丽;康源春;袁瑞奇;胡素娟;孔维威;刘芹;崔筱;张玉亭;;平菇工厂化品种(黑平16-1)的选育[A];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7 贺国园;周梓良;张静;杨龙;李国庆;吴明德;;灰葡萄孢HBstr-470中真菌病毒的克隆及相关生物学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8 胡勐郡;马琼瑶;罗朝喜;;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抗稻瘟灵的分子机理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唐传红;超文正;冯杰;俞苓;张劲松;;灵芝杂交菌株选育及其菌丝体液态发酵动力学分析[A];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10 匡静;周明国;;油菜菌核病菌对咯菌腈敏感性基线及其抗药性风险[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焕民;L-缬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特性的初步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赵战勤;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重组沙门氏菌基因工程疫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及其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2 皮莉;快速发酵面包酵母菌株的构建[D];天津科技大学;2018年

3 李丽娜;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适应庆大霉素环境过程中分子机制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4 王刚;阿维菌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5 谭天;鸭源巴氏杆菌与鸭源沙门氏菌融合菌株的制备及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赵晶;绿僵菌紫外诱变及高毒力菌株的筛选[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7 金磊;梨酒专用酵母的筛选及工程菌的构建[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木子;鸭源大肠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菌株免疫原性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9 李双;ε-聚赖氨酸耐受型高产菌种选育及代谢通量分析[D];江南大学;2016年

10 朱春花;原生质体融合选育高效脱氮菌[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9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59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0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