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交叉中和基因A型和基因C型鸭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发布时间:2020-09-16 17:31
   鸭甲型肝炎(Duck hepatitis A,DHA)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可引起雏鸭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根据其基因序列的差异,分为三个基因型(DHAV-A、DHAV-B和DHAV-C),目前我国主要流行DHAV-A和DHAV-C,两种基因型病毒缺乏有效的交叉中和作用,严重影响本病的防控。研究表明,针对保守中和抗原表位的广谱中和抗体是应对这种情况的新策略。本研究拟针对DHAV-A和DHAV-C共同保护性抗原的保守序列研制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进而筛选出针对这两种基因型DHAV的广谱中和抗体,取得如下成果:1研制出与DHAV-A和DHAV-C具有交叉反应性的单克隆抗体根据DHAV-A和DHAV-C的VP1蛋白共有的氨基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设计筛选出评分最高的12条长度为14肽的抗原表位,人工合成各肽段,分别与KLH载体蛋白偶联作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McAb,获得了12株稳定分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其中6株McAb(C1、C4、C7、C12、C13、C16)同时与DHAV-A和DHAV-C发生交叉反应,而不与鸭瘟病毒(DPV)、新城疫病毒(NDV)和禽流感病毒(AIV)反应,为广谱中和McAb的筛选奠定了基础。2筛选出具有交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2.1 McAb在鸭胚中的交叉中和活性为评价McAb的中和活性,将具有交叉反应性McAb分别与200ELD_(50)DHAV-A和DHAV-C等体积混,接种12日龄SPF鸭胚绒毛尿囊腔,0.2mL/胚,进行中和试验,每个处理组5枚鸭胚,以鸭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病毒荷载量,用2~(-△△CT)法进行相对定量,评价6株具有交叉反应性的McAb对DHAV-A和DHAV-C的在鸭胚上的中和活性,并测定其中和效价。结果显示,6株McAb对DHAV-A和DHAV-C增殖的抑制率依次为:C1(84.4%82.69%)、C4(90.79%75.34%)、C7(86.23%99.83%)、C12(14.74%25.26%)、C13(38.87%2.06%)和C16(99.61%100%)。鸭胚中和试验结果中,6株McAb对DHAV-A、DHAV-C的中和效价分别为:C1(1:31:5)、C4(1:31:3)、C7(1:101:11)、C12(00)、C13(00)和C16(1:91:9)。据此筛选出4株(C1、C4、C7、C16)具有交叉中和活性的McAb。2.2 McAb对雏鸭的预防效果为了解4株对DHAV-A、DHAV-C具有交叉中和活性McAbs对雏鸭的交叉预防效果,1日龄雏鸭分组肌肉注射McAb,1mL/只,24 h后分别肌注DHAV-A、DHAV-C,100ELD_(50)/只,每个处理组5只雏鸭。结果显示,4株McAb对DHAV-A、DHAV-C的保护率分别为:C1(30%40%)、C4(40%40%)、C7(70%80%)、C16(100%60%)。本研究结果显示,4株McAbs对两种不同基因型毒株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预防效果,其中C7、C16对DHAV-A和DHAV-C的攻击具良好的交叉预防作用,保护率达60%以上。
【学位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852.65
【部分图文】:

氨基酸序列,表位,氨基酸序列,蛋白


图1 DHAV-A和DHAV-CVP1 蛋白共有表位氨基酸序列的分析结果Fig.1 Epitope analysis of VP1 amino acid sequences shared by DHAV-Aand DHAV-C表2 共有抗原表位的信息

杂交瘤细胞株,生长形态


图 2 杂交瘤细胞株生长形态(100×) A:第1代;B:第5代;C:第15代;D:第20代Figure 2 Hybridoma cell line growth morphology (100×) A: 1st generation; B: 5thgeneration; C: 15th generation; D: 20th generation 讨论

雏鸭,生存曲线,病毒感染


图 4 DHAV-A 攻毒组雏鸭生存曲线Fig.4 Duck survival curve of DHAV-A virus challenge group图 5 DHAV-C 攻毒组雏鸭生存曲线Fig.5 Duck survival curve of DHAV-C virus challenge group从表 14、15 中可以看出 C7 和 C16 对两种基因型病毒感染雏鸭都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倩;江洪;叶茂;郭文娟;;全球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9年03期

2 杜钰潇;;单克隆抗体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年08期

3 李忠元;;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与临床检验[J];海峡药学;2017年09期

4 李忠元;;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与临床检验[J];海峡药学;2017年10期

5 关录凡;李郑武;袁淑杰;高晶;;贝伐珠单抗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6年35期

6 李婷婷;崔慧斐;;兔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及应用前景[J];食品与药品;2012年09期

7 范娜娜;丁倩;赵田田;詹金彪;;单克隆抗体药物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9期

8 任会琴;张永莉;吴剑涓;阎维维;;单克隆抗体药物在抗血栓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年09期

9 孟凡信,文昭明;抗IgE单克隆抗体——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的革新[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年05期

10 罗萍,邹全明,王晓勤,马颖;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鉴定[J];微生物学杂志;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晖;陈熙;彭晓云;;使用Waters UPLCI-Class Xevo TQ-S液质联用系统建立并验证单克隆抗体英夫利昔的生物定量分析方法[A];2015年(第五届)药物毒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刘大维;高斌;;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A];2010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博谊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张光波;董秋明;於葛华;李文香;张学光;;一株鼠抗人4-1BB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鉴定[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健宏;王标;庄向生;王长兵;周伦江;刘玉涛;;单克隆抗体与免疫荧光染色技术[A];福建省科协首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畜牧业持续发展对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耿s

本文编号:2820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820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7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