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不同载畜率下荒漠草原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a)根际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9 10:06
  荒漠草原是欧亚大陆旱生性最强、生产力最低的草地类型,在生态学上具有独特性。放牧是荒漠草原最直接、最经济、也几乎是唯一的利用方式。载畜率是放牧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群落结构和功能等的决定性因素。根际是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界面,对生态系统养分动态分布特征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载畜率影响荒漠草原植物根际微环境养分特征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以内蒙古荒漠草原优势植物无芒隐子草为研究对象,依托2004年建立的长期季节性放牧实验平台(包含4个载畜率水平: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研究了载畜率对无芒隐子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旨在探明荒漠草原植物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养分的差异,揭示荒漠草原植物对养分贫瘠、干旱等环境的适应策略和机理,为草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放牧显著增加了无芒隐子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效养分(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和全量养分(全碳和全氮)的含量(P<0.05)。不同载畜率无芒隐子草根际土壤pH、含水量和全氮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P&...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无芒隐子草的研究现状
    1.2 放牧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1.2.1 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2 放牧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
        2.1.2 植被特征
    2.2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野外取样方法
        2.2.3 测定方法
    2.3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3.1 相关指标计算
        2.3.2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载畜率对无芒隐子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 载畜率对无芒隐子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2.1 载畜率对无芒隐子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3.2.2 载畜率对无芒隐子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3 无芒隐子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
        3.3.1 无芒隐子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关系
        3.3.2 无芒隐子草土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
4 讨论
    4.1 放牧对无芒隐子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4.2 放牧对无芒隐子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3 无芒隐子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2986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986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8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