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瑞香狼毒种群扩散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02 20:04
内蒙古科尔沁草场上瑞香狼毒大量滋生,严重危害草场。为探讨瑞香狼毒种群扩散与草地退化的内在关系,本研究以科尔沁地区瑞香狼毒退化草甸草地为对象,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瑞香狼毒种群扩散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并从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角度对内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瑞香狼毒的种群扩散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土壤速效养分(铵态氮、硝态氮、速效P和K)也表现出一定的增加趋势,说明瑞香狼毒种群扩散可加速土壤养分的转化。同时,瑞香狼毒种群的扩散可增加土壤的含盐量,是草地恶化的原因之一。2)瑞香狼毒种群的扩散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和磷酸单酯酶活性活性、显著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而对土壤蛋白酶、脱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表明脲酶、磷酸单酯酶和多酚氧化酶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在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变化中起重要作用。3)瑞香狼毒种群扩散对土壤优势细菌遗传多样性影响不大,但导致土壤功能微生物类群,如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的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4)瑞香狼毒的生长可提高土壤N素的有效性,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环境和氨氧化细菌(AOB)的群落结构,提高土壤水解酶活性,从而加速了土...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土壤养分有效性研究进展
1.2.1 植物种群扩散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机制
1.2.2 氮的养分有效性
1.2.3 磷的养分有效性
1.2.4 碳的养分有效性
1.2.5 生物活性有效性
1.3 植物种群扩散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3.1 植物种群扩散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1.3.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
2.2.2 土壤样品的测试分析
2.2.3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瑞香狼毒种群扩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 瑞香狼毒种群扩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瑞香狼毒种群扩散对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3.3.1 总DNA提取
3.3.2 目的片段的扩增
3.3.3 基因PCR产物的DGGE图谱分析
3.3.4 DGGE图谱的条带信息分析
3.4 讨论
3.4.1 理化性质
3.4.2 土壤酶活性
3.4.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药废水污泥群落结构解析中PCR-DGGE引物的选择与评价[J]. 林海龙,李伟光,闫险峰,任南琪. 环境科学. 2011(05)
[2]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利用的可拓分析[J]. 杨赟.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7)
[3]利用中低分辨率DEM提取坡耕地坡度信息的误差分析[J]. 王莉,贺秀斌,鲍玉海,南宏伟,刘艳锋.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7)
[4]丹江口库区坡耕地不同植物篱对径流及养分流失的影响初探[J]. 姚桂枝,刘章勇.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6)
[5]瑞香狼毒及牛心朴子水浸液化感作用的研究[J]. 毕凌霄,廖蓉苏.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6)
[6]外来入侵植物的氮代谢及其土壤氮特征[J]. 李伟华,张崇邦,林洁筠,杨潮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8(04)
[7]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群落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差异[J]. 蒋智林,刘万学,万方浩,李正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02)
[8]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及其动态研究[J]. 蒋智林,刘万学,万方浩,李正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01)
[9]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 胡贤辉,张霞,杨钢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01)
[10]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进展[J]. 吴业,杨桂山,万荣荣. 地理科学进展. 2008(01)
本文编号:3015294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土壤养分有效性研究进展
1.2.1 植物种群扩散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机制
1.2.2 氮的养分有效性
1.2.3 磷的养分有效性
1.2.4 碳的养分有效性
1.2.5 生物活性有效性
1.3 植物种群扩散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3.1 植物种群扩散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1.3.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
2.2.2 土壤样品的测试分析
2.2.3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瑞香狼毒种群扩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 瑞香狼毒种群扩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瑞香狼毒种群扩散对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3.3.1 总DNA提取
3.3.2 目的片段的扩增
3.3.3 基因PCR产物的DGGE图谱分析
3.3.4 DGGE图谱的条带信息分析
3.4 讨论
3.4.1 理化性质
3.4.2 土壤酶活性
3.4.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药废水污泥群落结构解析中PCR-DGGE引物的选择与评价[J]. 林海龙,李伟光,闫险峰,任南琪. 环境科学. 2011(05)
[2]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利用的可拓分析[J]. 杨赟.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7)
[3]利用中低分辨率DEM提取坡耕地坡度信息的误差分析[J]. 王莉,贺秀斌,鲍玉海,南宏伟,刘艳锋.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7)
[4]丹江口库区坡耕地不同植物篱对径流及养分流失的影响初探[J]. 姚桂枝,刘章勇.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6)
[5]瑞香狼毒及牛心朴子水浸液化感作用的研究[J]. 毕凌霄,廖蓉苏.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6)
[6]外来入侵植物的氮代谢及其土壤氮特征[J]. 李伟华,张崇邦,林洁筠,杨潮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8(04)
[7]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群落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差异[J]. 蒋智林,刘万学,万方浩,李正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02)
[8]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及其动态研究[J]. 蒋智林,刘万学,万方浩,李正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01)
[9]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 胡贤辉,张霞,杨钢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01)
[10]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进展[J]. 吴业,杨桂山,万荣荣. 地理科学进展. 2008(01)
本文编号:3015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01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