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大肠杆菌菌蜕的方法比较
发布时间:2021-02-07 05:23
为进一步研究大肠杆菌菌蜕的制备技术,以pBV221、pCold IV和pETDuet1载体为基础构建了表达噬菌体E基因的溶菌质粒,并利用pETDuet1的2个多克隆位点构建了同时表达E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A的双表达溶菌质粒。经检测,pBV221-E/DH5α组和pCold-E/BL21组的裂解效率最高,但pCold-E/BL21组的裂解起始时间晚于其他几组。诱导剂的浓度对pETDuet1-E-SNA/BL21(DE3)的裂解效率有较大影响。电泳结果显示,随着E基因的表达,细菌DNA逸出膜外,同时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A将DNA降解为250 bp以下的小片段。除pBV221-E/BL21组外,β-丙内酯可实现对其他试验组菌蜕的完全灭活。电镜观察发现,几组菌蜕在结构上并无明显差别。与对照菌相比,菌蜕结构完整,电子密度低且不均匀,细胞膜有不同程度的皱缩。
【文章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2020,36(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通过涂板检验发现,经β-丙内酯灭活处理后pBV221-E/BL21菌蜕溶液中仍有活菌存在,而pBV221-E/DH5α、pCold-E/BL21、pETDuet1-E/BL21(DE3)和pETDuet1-E-SNA/BL21(DE3)4种菌蜕溶液中无活菌。图3 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前后DNA电泳分析
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前后DNA电泳分析
本文编号:3021728
【文章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2020,36(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通过涂板检验发现,经β-丙内酯灭活处理后pBV221-E/BL21菌蜕溶液中仍有活菌存在,而pBV221-E/DH5α、pCold-E/BL21、pETDuet1-E/BL21(DE3)和pETDuet1-E-SNA/BL21(DE3)4种菌蜕溶液中无活菌。图3 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前后DNA电泳分析
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前后DNA电泳分析
本文编号:3021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02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