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添加剂对甘蔗尾叶青贮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20 08:43
【目的】研究微生物添加剂对甘蔗尾叶青贮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甘蔗尾叶青贮技术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在新鲜甘蔗尾叶中添加1%植物乳杆菌和3%米曲霉,处理2添加1%饲用复合微生物制剂,以新鲜甘蔗尾叶直接青贮为对照处理。青贮原料切碎后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密封,室温青贮45 d后采样,放入无菌样品袋,-80℃保存。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甘蔗尾叶青贮细菌门、属水平群落结构,并对3个处理的甘蔗尾叶青贮进行感官评定。【结果】对照、处理1和处理2甘蔗尾叶青贮的感官评定等级分别为良好、良好和一般。3个处理甘蔗尾叶青贮细菌共有操作分类单元(OTU)182个,对照、处理1和处理2特有OTUs分别为179、319和3321个,OTUs总数分别为845、1115和3815个。处理2的甘蔗青贮细菌群落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处理1(P<0.05,下同),处理1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3个处理的覆盖指数均接近1.00。在门水平上,对照和处理1甘蔗尾叶青贮的优势细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学报. 2020,51(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甘蔗尾叶青贮细菌高通量测序
1.3.1 甘蔗尾叶青贮细菌基因组DNA提取
1.3.2 甘蔗尾叶青贮微生物群落结构Mi Seq高通量测序
1.3.3 生物信息分析
1.4 甘蔗尾叶青贮感官评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蔗尾叶青贮的感官评定结果
2.2 甘蔗尾叶青贮细菌OTUs基础分析结果
2.3 微生物添加剂对甘蔗尾叶青贮细菌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
2.4 微生物添加剂对甘蔗尾叶青贮细菌门水平群落组成及其相对丰度的影响
2.5 微生物添加剂对甘蔗尾叶青贮细菌属水平群落组成及其相对丰度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盐碱地苜蓿青贮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的研究[J]. 卢强,撒多文,都帅,任志花,于浩然,贾玉山.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02)
[2]YZ-1复合菌对全株玉米青贮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 豆艳丽,钱续,储岳峰,白露,王治文. 饲料研究. 2019(07)
[3]不同发酵时期大麦青贮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变化[J]. 刘蓓一,宦海琳,顾洪如,许能祥,沈琴,丁成龙. 江苏农业学报. 2019(03)
[4]黑曲霉和乳酸芽孢杆菌两段青贮对甘蔗尾叶营养价值的影响[J]. 周俊华,王启芝,周志扬,穆胜龙,黄香,罗鲜青,黄丽霞,梁琪妹,孙俊丽,唐承明,何仁春.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5)
[5]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J]. 唐振华,杨承剑,李孟伟,梁辛,郭艳霞,梁贤威. 中国畜牧兽医. 2018(07)
[6]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的影响[J]. 穆胜龙,杨冉冉,周波,任凤芸,梁明振,杜学振,邹彩霞,何仁春. 中国畜牧兽医. 2018(05)
[7]五个地区玉米青贮菌群多样性的研究[J]. 熊乙,赵燕梅,许庆方,玉柱,郭继承,冯富,李凯凯. 草学. 2017(05)
[8]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检测全株玉米青贮期间和暴露空气后的微生物多样性[J]. 胡宗福,常杰,萨仁呼,王思珍,牛化欣. 动物营养学报. 2017(10)
[9]青贮发酵对玉米秸秆品质及菌群构成的影响[J]. 陶莲,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6(01)
[10]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试行)[J]. 中国饲料. 1996(21)
本文编号:3042525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学报. 2020,51(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甘蔗尾叶青贮细菌高通量测序
1.3.1 甘蔗尾叶青贮细菌基因组DNA提取
1.3.2 甘蔗尾叶青贮微生物群落结构Mi Seq高通量测序
1.3.3 生物信息分析
1.4 甘蔗尾叶青贮感官评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蔗尾叶青贮的感官评定结果
2.2 甘蔗尾叶青贮细菌OTUs基础分析结果
2.3 微生物添加剂对甘蔗尾叶青贮细菌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
2.4 微生物添加剂对甘蔗尾叶青贮细菌门水平群落组成及其相对丰度的影响
2.5 微生物添加剂对甘蔗尾叶青贮细菌属水平群落组成及其相对丰度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盐碱地苜蓿青贮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的研究[J]. 卢强,撒多文,都帅,任志花,于浩然,贾玉山.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02)
[2]YZ-1复合菌对全株玉米青贮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 豆艳丽,钱续,储岳峰,白露,王治文. 饲料研究. 2019(07)
[3]不同发酵时期大麦青贮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变化[J]. 刘蓓一,宦海琳,顾洪如,许能祥,沈琴,丁成龙. 江苏农业学报. 2019(03)
[4]黑曲霉和乳酸芽孢杆菌两段青贮对甘蔗尾叶营养价值的影响[J]. 周俊华,王启芝,周志扬,穆胜龙,黄香,罗鲜青,黄丽霞,梁琪妹,孙俊丽,唐承明,何仁春.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5)
[5]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J]. 唐振华,杨承剑,李孟伟,梁辛,郭艳霞,梁贤威. 中国畜牧兽医. 2018(07)
[6]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的影响[J]. 穆胜龙,杨冉冉,周波,任凤芸,梁明振,杜学振,邹彩霞,何仁春. 中国畜牧兽医. 2018(05)
[7]五个地区玉米青贮菌群多样性的研究[J]. 熊乙,赵燕梅,许庆方,玉柱,郭继承,冯富,李凯凯. 草学. 2017(05)
[8]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检测全株玉米青贮期间和暴露空气后的微生物多样性[J]. 胡宗福,常杰,萨仁呼,王思珍,牛化欣. 动物营养学报. 2017(10)
[9]青贮发酵对玉米秸秆品质及菌群构成的影响[J]. 陶莲,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6(01)
[10]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试行)[J]. 中国饲料. 1996(21)
本文编号:3042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04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