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黄花蒿内生真菌分离与鉴定
发布时间:2021-03-16 05:13
为探讨西藏黄花蒿内生真菌种类与种群分布情况,对采集于西藏曲水的黄花蒿样品,用表面消毒法对样品消毒后进行内生真菌分离,获得36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所得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通过MEGA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地区黄花蒿内生真菌丰富,从其根、茎、叶和花组织中共分离到36株内生真菌,总相对分离频率为91.67%。其中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在黄花蒿植株内分离频率最高,为优势菌属。拟壳多孢属(Stagonosporopsis sp.)存在于根、茎和叶中,分布最广。研究结果丰富了黄花蒿内生真菌种群多样性,并为产青蒿素内生真菌筛选奠定了基础。
【文章来源】:动物医学进展. 2020,41(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黄花蒿内生真菌菌落及菌丝形态
菌株序列扩增结果
基于5.8S rDNA-ITS序列由邻近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J]. 郭龙妹,高林怡,孙文静,王莉莉,黎万奎.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9)
[2]蒿属植物降糖活性成分及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 肖建琪,李达,张杰,黄雪峰,冯锋. 药学进展. 2019(01)
[3]毛序棘豆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J]. 孙璐,任祯慧,宋润杰,权海云,焦韵洁,黄竹涛,王敬龙,赵宝玉,路浩. 畜牧兽医学报. 2018(09)
[4]青蒿(黄花蒿)分子育种现状及研究策略[J]. 马婷玉,向丽,张栋,师玉华,丁丹丹,沈晓凤,陈士林. 中国中药杂志. 2018(15)
[5]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蒿属植物研究进展[J]. 陈林,宋乃平,王磊,杨新国,李学斌,苏莹,李月飞. 草业学报. 2017(12)
[6]青蒿素原料生产与资源再生全球战略研究[J]. 陈士林,向丽,李琳,邬兰,黄林芳,张栋,孙鹏. 科学通报. 2017(18)
[7]青蒿道地药材研究综述[J]. 张小波,赵宇平,黄晓巍,邱智东,郭兰萍,曲晓波,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2016(11)
[8]青蒿内生真菌IS928产青蒿素类化合物的发酵培养基优化[J]. 周小林,厉大伟,周依婷,邓元元,兰时乐.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2)
[9]贵州黄花蒿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产抗病活性物质菌株的筛选[J]. 曾茜,陈旭,田维毅,王平,雷帮星.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9)
[10]植物内生菌研究及其科学意义[J]. 王志伟,纪燕玲,陈永敢.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2)
本文编号:3085473
【文章来源】:动物医学进展. 2020,41(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黄花蒿内生真菌菌落及菌丝形态
菌株序列扩增结果
基于5.8S rDNA-ITS序列由邻近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J]. 郭龙妹,高林怡,孙文静,王莉莉,黎万奎.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9)
[2]蒿属植物降糖活性成分及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 肖建琪,李达,张杰,黄雪峰,冯锋. 药学进展. 2019(01)
[3]毛序棘豆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J]. 孙璐,任祯慧,宋润杰,权海云,焦韵洁,黄竹涛,王敬龙,赵宝玉,路浩. 畜牧兽医学报. 2018(09)
[4]青蒿(黄花蒿)分子育种现状及研究策略[J]. 马婷玉,向丽,张栋,师玉华,丁丹丹,沈晓凤,陈士林. 中国中药杂志. 2018(15)
[5]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蒿属植物研究进展[J]. 陈林,宋乃平,王磊,杨新国,李学斌,苏莹,李月飞. 草业学报. 2017(12)
[6]青蒿素原料生产与资源再生全球战略研究[J]. 陈士林,向丽,李琳,邬兰,黄林芳,张栋,孙鹏. 科学通报. 2017(18)
[7]青蒿道地药材研究综述[J]. 张小波,赵宇平,黄晓巍,邱智东,郭兰萍,曲晓波,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2016(11)
[8]青蒿内生真菌IS928产青蒿素类化合物的发酵培养基优化[J]. 周小林,厉大伟,周依婷,邓元元,兰时乐.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2)
[9]贵州黄花蒿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产抗病活性物质菌株的筛选[J]. 曾茜,陈旭,田维毅,王平,雷帮星.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9)
[10]植物内生菌研究及其科学意义[J]. 王志伟,纪燕玲,陈永敢.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2)
本文编号:3085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08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