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牦牛源BVDV1型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及灭活疫苗的初步制备
发布时间:2021-03-24 22:2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是有囊膜包裹的单股正链RNA病毒,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BVDV进入机体后可造成持续性感染和免疫抑制导致牛产奶量下降,繁殖力降低,生长迟缓和继发感染其他病原,对世界各国的养牛业及其他养殖业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牦牛感染BVDV日趋严重,给高原畜牧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疫苗接种是预防BVDV感染的主要防控措施。本研究以本实验室分离的2株致细胞病变的牦牛源BVDV毒株SMU-Z6/1a/SC/2016和SMU-DJ2/1d/QH/2015,研究BVDV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并制备灭活疫苗对免疫BALB/c小鼠和奶牛的抗体消长规律进行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2株牦牛源BVDV1型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研究本实验室前期从青藏高原地区的牦牛中分离了2株致细胞病变的BVDV1型毒株SMU-Z6/1a/SC/2016和SMU-DJ2/1d/QH/2015。为研究其对小鼠的致病性,本研究选取68周龄BA...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攻毒组和对照组小鼠攻毒后体重变化图
注释:图 A:白细胞;图 B:淋巴细胞;图 C:血小板Note:Figure A:leukocyte; Figure B:lymphocytes; Figure C: platelets图 4 攻毒组和对照组小鼠攻毒后体内血液血常规结果*表示差异显著(p < 0.05),**表示差异极显著(p < 0.01)Fig.4 The blood routine results in infected mic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negativecontrol miceThe *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The **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1)2.3.6 组织 HE 染色从组织病理学观察,如图 5 所示。BALB/c 小鼠攻毒第 5 d,HE 染色可观察到 SMU-DJ2/1d/QH/2015 组十二指肠粘膜下层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图 5A),肺出现出血(图 5E)等病理变化。SMU-Z6/1a/SC/2016 组小鼠在脾脏内可见红髓内巨噬细胞增多;BALB/c 小鼠攻毒第 7 d ,SMU-DJ2/1d/QH/2015 组和 OregonC24V 组肝细胞内可见空泡或颗粒样物质,肺泡内大量蛋白样物质沉积、间质内中性粒细胞
图 8 无菌检验Fig.8 Sterility test of inactivated vac 方 式 对 制 备 完 成 的 两 株 S活疫苗进行颜色和均匀度的检验地均匀的乳白色制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 李新培,周伟光,关平原,程世鹏,温永俊. 中国畜牧兽医. 2018(08)
[2]牛病毒性腹泻疫苗的研究进展[J]. 李世芳,龚美娇,邵军军,常惠芸. 中国兽医学报. 2018(04)
[3]川藏地区牦牛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离鉴定[J]. 陈新诺,肖敏,阮文强,覃思楠,岳华,汤承,张斌. 畜牧兽医学报. 2018(03)
[4]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ano-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 李健友,刘泽余,刘占悝,李家伟,张淑琴,王超,郭利. 中国兽医科学. 2018(05)
[5]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果研究[J]. 李彩虹,何文,王怀禹.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14)
[6]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四川株SC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 李彩虹,何文,王怀禹. 畜牧与兽医. 2017(01)
[7]西部散养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流行及遗传变异[J]. 陈锐,范学政,朱元源,邹兴启,徐璐,张乾义,王琴,赵启祖.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3)
[8]我国西部地区牛病毒性腹泻流行情况调查[J]. 曲萍,赵柏林,胡冬梅,石慧,曹冬伸,宋晓晖.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06)
[9]苏州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J]. 胡仁莉,顾津僮.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02)
[10]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生物学特性、危害及防控[J]. 王炜,武华. 中国奶牛. 2014(Z4)
博士论文
[1]牛主要呼吸道病毒病血清学调查、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离株鉴定及疫苗研究[D]. 王炜.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硕士论文
[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0蛋白单抗与多抗制备及实验感染小鼠的研究[D]. 王雪枝.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2]BVDV在人工感染绵羊体内抗原定位的试验研究[D]. 周霞.新疆农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98499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攻毒组和对照组小鼠攻毒后体重变化图
注释:图 A:白细胞;图 B:淋巴细胞;图 C:血小板Note:Figure A:leukocyte; Figure B:lymphocytes; Figure C: platelets图 4 攻毒组和对照组小鼠攻毒后体内血液血常规结果*表示差异显著(p < 0.05),**表示差异极显著(p < 0.01)Fig.4 The blood routine results in infected mic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negativecontrol miceThe *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The **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1)2.3.6 组织 HE 染色从组织病理学观察,如图 5 所示。BALB/c 小鼠攻毒第 5 d,HE 染色可观察到 SMU-DJ2/1d/QH/2015 组十二指肠粘膜下层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图 5A),肺出现出血(图 5E)等病理变化。SMU-Z6/1a/SC/2016 组小鼠在脾脏内可见红髓内巨噬细胞增多;BALB/c 小鼠攻毒第 7 d ,SMU-DJ2/1d/QH/2015 组和 OregonC24V 组肝细胞内可见空泡或颗粒样物质,肺泡内大量蛋白样物质沉积、间质内中性粒细胞
图 8 无菌检验Fig.8 Sterility test of inactivated vac 方 式 对 制 备 完 成 的 两 株 S活疫苗进行颜色和均匀度的检验地均匀的乳白色制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 李新培,周伟光,关平原,程世鹏,温永俊. 中国畜牧兽医. 2018(08)
[2]牛病毒性腹泻疫苗的研究进展[J]. 李世芳,龚美娇,邵军军,常惠芸. 中国兽医学报. 2018(04)
[3]川藏地区牦牛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离鉴定[J]. 陈新诺,肖敏,阮文强,覃思楠,岳华,汤承,张斌. 畜牧兽医学报. 2018(03)
[4]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ano-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 李健友,刘泽余,刘占悝,李家伟,张淑琴,王超,郭利. 中国兽医科学. 2018(05)
[5]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果研究[J]. 李彩虹,何文,王怀禹.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14)
[6]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四川株SC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 李彩虹,何文,王怀禹. 畜牧与兽医. 2017(01)
[7]西部散养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流行及遗传变异[J]. 陈锐,范学政,朱元源,邹兴启,徐璐,张乾义,王琴,赵启祖.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3)
[8]我国西部地区牛病毒性腹泻流行情况调查[J]. 曲萍,赵柏林,胡冬梅,石慧,曹冬伸,宋晓晖.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06)
[9]苏州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J]. 胡仁莉,顾津僮.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02)
[10]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生物学特性、危害及防控[J]. 王炜,武华. 中国奶牛. 2014(Z4)
博士论文
[1]牛主要呼吸道病毒病血清学调查、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离株鉴定及疫苗研究[D]. 王炜.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硕士论文
[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0蛋白单抗与多抗制备及实验感染小鼠的研究[D]. 王雪枝.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2]BVDV在人工感染绵羊体内抗原定位的试验研究[D]. 周霞.新疆农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98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09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