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3种胞内寄生原虫感染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2021-07-09 20:41
为了解绵羊住肉孢子虫、新孢子虫和弓形虫流行情况,从河南省焦作市某绵羊饲养村,采集了114个心脏、61个食道肌和131份血清样品。应用镜检法对心脏和食道样本进行住肉孢子虫包囊检测,PCR扩增18S rRNA进行住肉孢子虫虫种鉴定;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新孢子虫和弓形虫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分离的住肉孢子虫均为柔嫩住肉孢子虫;住肉孢子虫阳性率为39.47%(45/114),新孢子虫血清阳性率为57.25%(76/131),弓形虫血清阳性率为21.37%(28/131),三者混合感染率为7.89%(9/114)。表明3种原虫感染在该绵羊群体中普遍流行,提示在绵羊饲养时要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文章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2020,56(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住肉孢子虫包囊及缓殖子
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此次采集的血清样品中新孢子虫和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57.25%(76/131)和21.37%(28/131),同时检出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抗体的样本有22份,混合感染率为16.79%(22/131)。将心肌和食道肌样本与血清样本一一对应,结合2.1中检测到的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发现新孢子虫和住肉孢子虫、弓形虫和住肉孢子虫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1.92%(25/114)和9.64%(11/114)。3种原虫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混合感染样本有9份,感染率为7.89%(9/114),见表2。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绵羊3种原虫均有感染,且存在较高的混合感染情况。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巨型住肉孢子虫烯醇酶基因克隆与表达[J]. 王先梅,吴甲佳,李祎,刘群,刘晶. 畜牧兽医学报. 2019(03)
[2]牛和羊心肌住肉孢子虫包囊病理组织学及分型[J]. 董辉,陆瑶瑶,王英华,冯永杰,党盛源,梁宏德,杨玉荣. 中国兽医学报. 2018(01)
[3]绵羊和山羊住肉孢子虫流行病学及分型研究进展[J]. 董辉,陆瑶瑶,杨玉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09)
[4]青海省部分地区牦牛和绵羊住肉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 李春花,蔡进忠. 中国兽医杂志. 2009(09)
[5]牛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 于晋海,刘群,夏兆飞. 中国兽医科学. 2006(03)
[6]家畜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J]. 汪明,马俊华,张长弓,肖兵南,刘恒. 中国兽医杂志. 1999(12)
本文编号:3274460
【文章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2020,56(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住肉孢子虫包囊及缓殖子
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此次采集的血清样品中新孢子虫和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57.25%(76/131)和21.37%(28/131),同时检出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抗体的样本有22份,混合感染率为16.79%(22/131)。将心肌和食道肌样本与血清样本一一对应,结合2.1中检测到的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发现新孢子虫和住肉孢子虫、弓形虫和住肉孢子虫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1.92%(25/114)和9.64%(11/114)。3种原虫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混合感染样本有9份,感染率为7.89%(9/114),见表2。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绵羊3种原虫均有感染,且存在较高的混合感染情况。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巨型住肉孢子虫烯醇酶基因克隆与表达[J]. 王先梅,吴甲佳,李祎,刘群,刘晶. 畜牧兽医学报. 2019(03)
[2]牛和羊心肌住肉孢子虫包囊病理组织学及分型[J]. 董辉,陆瑶瑶,王英华,冯永杰,党盛源,梁宏德,杨玉荣. 中国兽医学报. 2018(01)
[3]绵羊和山羊住肉孢子虫流行病学及分型研究进展[J]. 董辉,陆瑶瑶,杨玉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09)
[4]青海省部分地区牦牛和绵羊住肉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 李春花,蔡进忠. 中国兽医杂志. 2009(09)
[5]牛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 于晋海,刘群,夏兆飞. 中国兽医科学. 2006(03)
[6]家畜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J]. 汪明,马俊华,张长弓,肖兵南,刘恒. 中国兽医杂志. 1999(12)
本文编号:3274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27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