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ptin过表达对猪前脂肪细胞脂滴形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17:37
研究Leptin过表达对猪前脂肪细胞脂滴形成的影响,旨为进一步研究Leptin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Leptin过表达与野生型猪皮下脂肪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前脂肪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并诱导分化形成脂滴,通过油红O和Bodipy染色后观察脂滴面积并分析脂质的含量,利用Q-PCR检测脂滴形成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诱导4 d后可分化形成脂滴,油红O和Bodipy染色的结果显示,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脂滴数量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P<0.05);且脂质合成相关基因PPARγ、SCAP、SREPB1和PLIN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P<0.01)。结果表明,过表达Leptin可促使猪前脂肪细胞中PPARγ、SREPB1、SCAP、PLIN2基因的表达下调,进而抑制脂滴形成。
【文章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2020,36(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Leptin过表达与野生型猪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脂质合成含量测定结果
Q-PCR结果显示,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中Leptin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猪前脂肪细胞(P<0.05)(图3-A)。进一步利用Q-PCR检测了诱导0 d和4 d后的猪前脂肪细胞中脂质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经过4 d诱导后,在3个脂质代谢相关的核转录因子,PPARγ和SREBP1的表达在野生型猪前脂肪细胞中极显著升高(P<0.01),SCA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在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中PPARγ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REBP1和SCAP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野生型相比,开始诱导时,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中PPARγ基因的表达呈现极显著低的水平(P<0.01);诱导4 d后,在Leptin过表达猪脂肪细胞中,以上3个基因的表达均极显著降低(P<0.01)(图3-B)。这些结果表明,Leptin过表达抑制了脂质代谢通路中转录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诱导4 d后,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和脂蛋白酯酶LPL的表达水平在野生型和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中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野生型组相比,开始诱导时,在Leptin过表达猪脂肪细胞中FAT-CD36基因的表达均呈现极显著低的水平(P<0.01);诱导4 d后,在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中,FAT-CD36的表达仍显著低于野生型(P<0.05),LPL的表达极显著低于野生型(P<0.01)(图3-C)。图2 Leptin过表达与野生型猪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脂质合成含量测定结果
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在激素诱导的培养体系中4 d内完成,在分化的早期阶段进入细胞周期,经1-2次有丝分裂之后永久地退出细胞周期,开始蓄积脂滴,经过终末分化阶段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47-48]。脂肪酸是合成甘油三酯的重要原料,有研究表明,FAT/CD36可将LCFA运输到脂肪细胞中[15],过表达FAT/CD36可增强脂肪酸的转运,而LPL是脂肪细胞早期分化的标志[49]。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中LPL和FAT/CD36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上述所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Leptin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下调FAT/CD36、LPL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LCFA的运输和脂肪细胞的分化。也有研究报道,在脂肪细胞分化的初期阶段,Leptin可抑制脂肪细胞脂肪酸的合成,从而减少脂肪沉积,PLIN2(Adipophilin)位于脂滴表面,还与脂滴的储存密切相关[50-51]。外源性添加10 ng/mL Leptin可有效减少大鼠脂肪细胞TAG的积累[15]。PPARγ特异性激活剂罗格列酮(Ros)与Leptin联合处理大鼠脂肪细胞,发现能有效减弱Leptin对PPARγ、PLIN2的mRNA表达的下调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过表达Leptin猪前脂肪细胞TAG合成的相关基因(GPAM,AGPAT6)与脂滴储存相关基因PLIN2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与前人所报道的结果相一致,表明Leptin可通过下调TAG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及PLIN2基因的m RNA下调来抑制脂质的储存和积累。4 结论
本文编号:3284588
【文章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2020,36(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Leptin过表达与野生型猪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脂质合成含量测定结果
Q-PCR结果显示,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中Leptin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猪前脂肪细胞(P<0.05)(图3-A)。进一步利用Q-PCR检测了诱导0 d和4 d后的猪前脂肪细胞中脂质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经过4 d诱导后,在3个脂质代谢相关的核转录因子,PPARγ和SREBP1的表达在野生型猪前脂肪细胞中极显著升高(P<0.01),SCA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在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中PPARγ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REBP1和SCAP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野生型相比,开始诱导时,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中PPARγ基因的表达呈现极显著低的水平(P<0.01);诱导4 d后,在Leptin过表达猪脂肪细胞中,以上3个基因的表达均极显著降低(P<0.01)(图3-B)。这些结果表明,Leptin过表达抑制了脂质代谢通路中转录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诱导4 d后,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和脂蛋白酯酶LPL的表达水平在野生型和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中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野生型组相比,开始诱导时,在Leptin过表达猪脂肪细胞中FAT-CD36基因的表达均呈现极显著低的水平(P<0.01);诱导4 d后,在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中,FAT-CD36的表达仍显著低于野生型(P<0.05),LPL的表达极显著低于野生型(P<0.01)(图3-C)。图2 Leptin过表达与野生型猪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脂质合成含量测定结果
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在激素诱导的培养体系中4 d内完成,在分化的早期阶段进入细胞周期,经1-2次有丝分裂之后永久地退出细胞周期,开始蓄积脂滴,经过终末分化阶段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47-48]。脂肪酸是合成甘油三酯的重要原料,有研究表明,FAT/CD36可将LCFA运输到脂肪细胞中[15],过表达FAT/CD36可增强脂肪酸的转运,而LPL是脂肪细胞早期分化的标志[49]。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中LPL和FAT/CD36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上述所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Leptin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下调FAT/CD36、LPL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LCFA的运输和脂肪细胞的分化。也有研究报道,在脂肪细胞分化的初期阶段,Leptin可抑制脂肪细胞脂肪酸的合成,从而减少脂肪沉积,PLIN2(Adipophilin)位于脂滴表面,还与脂滴的储存密切相关[50-51]。外源性添加10 ng/mL Leptin可有效减少大鼠脂肪细胞TAG的积累[15]。PPARγ特异性激活剂罗格列酮(Ros)与Leptin联合处理大鼠脂肪细胞,发现能有效减弱Leptin对PPARγ、PLIN2的mRNA表达的下调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过表达Leptin猪前脂肪细胞TAG合成的相关基因(GPAM,AGPAT6)与脂滴储存相关基因PLIN2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与前人所报道的结果相一致,表明Leptin可通过下调TAG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及PLIN2基因的m RNA下调来抑制脂质的储存和积累。4 结论
本文编号:3284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28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