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杜洛克猪的遗传改良
发布时间:2021-07-14 19:13
基于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的三元杂交繁育生产体系,已成为我国养猪业的主体。作为终端父本,杜洛克对DLY的遗传贡献率独占50%;而因为人工授精,一头杜洛克公猪的遗传优势可以几百乃至几千倍地放大。所以,杜洛克在繁育体系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潍坊江海原种猪场,是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和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现已形成以杜洛克为主的优质核心群。通过多年的场内大群测定和科学有效的选种选配,江海杜洛克种猪各项育种指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表现出了体型高大健壮、生长速度快、背膘薄、瘦肉率高、种猪生产性能稳定等特点。为进一步协助江海完善育种体系、加快遗传改良步伐,以使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也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针对江海杜洛克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其一,测定性状方面。2012年以前,江海杜洛克主选性状只有达100kg体重日龄与背膘厚,以致无法解决早期生长缓慢的问题,也无法更好地对瘦肉率进行估计进而进行有效的选择。针对此问题,我们根据现有群体生产性能,结合国内外的动态,确定了江海杜洛克的主选性状和辅选性状育种目标,并且研究确定了江海父系指数(JHsi)和江海母系指数(JHm...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国内外育种工作动态
1.1.1 国内
1.1.2 国外
1.2 杜洛克猪的重要地位
1.3 江海杜洛克猪的概况
1.4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2 综合选择
2.1 育种体系
2.1.1 核心群的规模
2.1.2 育种目标性状
2.1.3 生产性能指标
2.1.4 生产性能测定
2.1.5 种猪遗传评估
2.1.6 选种
2.1.7 选配
2.2 遗传进展
2.2.1 主选性状
2.2.2 辅选性状
2.3 讨论
2.3.1 关于主选性状
2.3.2 关于辅选性状
2.3.3 关于校正系数及经济加权
3 体型评定
3.1 现行体系分析
3.1.1 表型描述统计
3.1.2 遗传参数估计
3.1.3 体型遗传评估
3.2 新的评定体系
3.2.1 鉴定方法
3.2.2 体型指数
3.3 讨论
3.3.1 关于江海杜洛克体尺指标现况
3.3.2 关于江海杜洛克体尺遗传参数
3.3.3 关于江海杜洛克体型评定方法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选择指数程序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规模化种猪育种与生产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及案例分析(Ⅰ):现状与问题[J]. 刘小红,李加琪,张勤,赵云翔,谢水华,陈瑶生. 中国畜牧杂志. 2014(08)
[2]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与推进[J]. 陈瑶生. 中国猪业. 2012(04)
[3]浅谈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的中心测定与场内测定[J]. 安慧,周军坡,侯秀贤,王学彬. 今日畜牧兽医. 2012(04)
[4]外种猪遗传改良进展与发展趋势[J]. 刘榜,蒋腾飞,樊斌,彭中镇. 猪业科学. 2011(09)
[5]《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J]. 中国牧业通讯. 2010(23)
[6]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固定效应分析[J]. 韩盛利,王希彪,潘玉春,王起山,魏文浩,姜红菊,张和军,肖苏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2)
[7]国家猪遗传改良:成功所必需的计划要素和组织结构述评[J]. John MABRY,李晓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S1)
[8]有关我国猪育种几个问题的探讨[J]. 吴常信. 中国畜牧杂志. 2005(01)
[9]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作为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J]. 张淑君,熊远著,邓昌彦,郑嵘,蒋思文,肖森木,夏瑜,徐建祥,刘晓华,王春芳,阮征,宫时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06)
[10]瘦肉猪育种的发展及展望[J]. 熊远著. 中国工程科学. 2000(09)
本文编号:3284725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国内外育种工作动态
1.1.1 国内
1.1.2 国外
1.2 杜洛克猪的重要地位
1.3 江海杜洛克猪的概况
1.4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2 综合选择
2.1 育种体系
2.1.1 核心群的规模
2.1.2 育种目标性状
2.1.3 生产性能指标
2.1.4 生产性能测定
2.1.5 种猪遗传评估
2.1.6 选种
2.1.7 选配
2.2 遗传进展
2.2.1 主选性状
2.2.2 辅选性状
2.3 讨论
2.3.1 关于主选性状
2.3.2 关于辅选性状
2.3.3 关于校正系数及经济加权
3 体型评定
3.1 现行体系分析
3.1.1 表型描述统计
3.1.2 遗传参数估计
3.1.3 体型遗传评估
3.2 新的评定体系
3.2.1 鉴定方法
3.2.2 体型指数
3.3 讨论
3.3.1 关于江海杜洛克体尺指标现况
3.3.2 关于江海杜洛克体尺遗传参数
3.3.3 关于江海杜洛克体型评定方法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选择指数程序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规模化种猪育种与生产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及案例分析(Ⅰ):现状与问题[J]. 刘小红,李加琪,张勤,赵云翔,谢水华,陈瑶生. 中国畜牧杂志. 2014(08)
[2]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与推进[J]. 陈瑶生. 中国猪业. 2012(04)
[3]浅谈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的中心测定与场内测定[J]. 安慧,周军坡,侯秀贤,王学彬. 今日畜牧兽医. 2012(04)
[4]外种猪遗传改良进展与发展趋势[J]. 刘榜,蒋腾飞,樊斌,彭中镇. 猪业科学. 2011(09)
[5]《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J]. 中国牧业通讯. 2010(23)
[6]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固定效应分析[J]. 韩盛利,王希彪,潘玉春,王起山,魏文浩,姜红菊,张和军,肖苏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2)
[7]国家猪遗传改良:成功所必需的计划要素和组织结构述评[J]. John MABRY,李晓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S1)
[8]有关我国猪育种几个问题的探讨[J]. 吴常信. 中国畜牧杂志. 2005(01)
[9]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作为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J]. 张淑君,熊远著,邓昌彦,郑嵘,蒋思文,肖森木,夏瑜,徐建祥,刘晓华,王春芳,阮征,宫时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06)
[10]瘦肉猪育种的发展及展望[J]. 熊远著. 中国工程科学. 2000(09)
本文编号:3284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28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