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种特异性基因的筛选及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1-07-20 17:15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是革拉瑟氏病的致病菌,属于巴斯德菌科家族成员之一,可引发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常感染早期断奶仔猪,甚至能从健康猪的上呼吸道分离出。Hps常与其它病原菌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死亡率高,致使全世界范围内养猪行业经济损失严重。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和接种疫苗在一定程度上来预防和控制革拉瑟氏病的发生。然而,防控本病的关键是先对病原体进行鉴别诊断。找到Hps种属特异性基因并以此为靶基因进行PCR扩增,是准确、快速诊断Hps的关键。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是一项应用于筛选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差异基因及差异表达基因的有效途径,应用广泛,近年来可用于比较两种亲缘性相近的菌株基因组之间的差异。本实验以副猪嗜血杆菌(Hps)血清5型参考菌株Nagasaki和与之亲缘性相近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血清1型参考菌株Shope4074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筛选Hps相对于App的差异基因。分别提取Hps和App基因组DNA,得到完好的核酸条带。经Alu...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 引言
1.1 副猪嗜血杆菌研究现状
1.1.1 病原学
1.1.2 流行病学与分型
1.1.3 致病机理与毒力因子
1.1.4 病理变化
1.1.5 诊断
1.1.6 防治
1.2 抑制消减杂交
1.2.1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的原理
1.2.2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的特点
1.2.3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的应用
1.3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种及载体
2.1.2 主要试剂
2.1.3 培养基配制
2.1.4 Southern blot溶液配制
2.1.5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细菌纯培养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抑制消减杂交(SSH)
2.2.3 差异片断的克隆
2.2.4 Southern blot分析
2.2.5 差异片段序列测定与分析
2.2.6 副猪嗜血杆菌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DNA提取
3.2 酶切
3.3 Hps基因组DNA接头连接效率分析
3.4 抑制消减杂交结果及效率分析
3.5 差异片断克隆的筛选
3.6 Southern blot分析
3.7 差异基因同源性分析
3.8 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3.8.1 PCR特异性分析
3.8.2 PCR敏感性分析
3.8.3 临床样品的检测
4 讨论
4.1 基因组DNA质量
4.2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在细菌差异基因筛选中的应用
4.3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的影响因素
4.4 Southern blot分析
4.5 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聚体自转运粘附素研究进展[J]. 刘金叶,冯娟,徐力文,苏友禄,郭志勋. 南方水产科学. 2012(04)
[2]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筛选副猪嗜血杆菌4型菌株可能毒力基因[J]. 李淼,李春玲,宋帅,杨冬霞. 华北农学报. 2012(01)
[3]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鹅产蛋期差异表达基因[J]. 郭军,章双杰,邹剑敏,陆火林,苏建东,汤青萍.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8)
[4]长角血蜱雄蜱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J]. 刘建刚,刘光远,田占成,谢俊仁,龚真莉,张丽艳. 中国兽医科学. 2009(08)
[5]副猪嗜血杆菌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 冯小明,储岳峰,贺英,高鹏程,赵萍,郭晗,樊祜卿,逯忠新. 中国兽医科学. 2009(07)
[6]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分析猪链球菌2型毒力相关基因[J]. 齐翀,刘军,祝令伟,王文东,孟福强,冯书章. 中国兽医学报. 2009(05)
[7]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间接血凝试验和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J]. 石碧,崔耀文,贾凡,金卉,万云,蔡旭旺,方刚,陈焕春,周锐. 中国兽医科学. 2007(11)
[8]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7型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和分析[J]. 王勇,刘思国,王春来,宫强,刘建东,刘慧芳,周媛媛,常月红,云孟克,李广兴. 中国兽医科学. 2007(07)
[9]鸡白痢沙门菌基因组差异片段的筛选与分析[J]. 徐耀辉,焦新安,李求春,潘志明,黄金林. 中国兽医科学. 2007(07)
[10]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进展[J]. 华升,梅书棋,曾德芳,徐涤平,李勇. 动物医学进展. 2006(11)
博士论文
[1]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诊断方法与灭活疫苗的研究[D]. 蔡旭旺.华中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3246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 引言
1.1 副猪嗜血杆菌研究现状
1.1.1 病原学
1.1.2 流行病学与分型
1.1.3 致病机理与毒力因子
1.1.4 病理变化
1.1.5 诊断
1.1.6 防治
1.2 抑制消减杂交
1.2.1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的原理
1.2.2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的特点
1.2.3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的应用
1.3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种及载体
2.1.2 主要试剂
2.1.3 培养基配制
2.1.4 Southern blot溶液配制
2.1.5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细菌纯培养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抑制消减杂交(SSH)
2.2.3 差异片断的克隆
2.2.4 Southern blot分析
2.2.5 差异片段序列测定与分析
2.2.6 副猪嗜血杆菌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DNA提取
3.2 酶切
3.3 Hps基因组DNA接头连接效率分析
3.4 抑制消减杂交结果及效率分析
3.5 差异片断克隆的筛选
3.6 Southern blot分析
3.7 差异基因同源性分析
3.8 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3.8.1 PCR特异性分析
3.8.2 PCR敏感性分析
3.8.3 临床样品的检测
4 讨论
4.1 基因组DNA质量
4.2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在细菌差异基因筛选中的应用
4.3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的影响因素
4.4 Southern blot分析
4.5 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聚体自转运粘附素研究进展[J]. 刘金叶,冯娟,徐力文,苏友禄,郭志勋. 南方水产科学. 2012(04)
[2]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筛选副猪嗜血杆菌4型菌株可能毒力基因[J]. 李淼,李春玲,宋帅,杨冬霞. 华北农学报. 2012(01)
[3]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鹅产蛋期差异表达基因[J]. 郭军,章双杰,邹剑敏,陆火林,苏建东,汤青萍.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8)
[4]长角血蜱雄蜱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J]. 刘建刚,刘光远,田占成,谢俊仁,龚真莉,张丽艳. 中国兽医科学. 2009(08)
[5]副猪嗜血杆菌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 冯小明,储岳峰,贺英,高鹏程,赵萍,郭晗,樊祜卿,逯忠新. 中国兽医科学. 2009(07)
[6]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分析猪链球菌2型毒力相关基因[J]. 齐翀,刘军,祝令伟,王文东,孟福强,冯书章. 中国兽医学报. 2009(05)
[7]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间接血凝试验和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J]. 石碧,崔耀文,贾凡,金卉,万云,蔡旭旺,方刚,陈焕春,周锐. 中国兽医科学. 2007(11)
[8]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7型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和分析[J]. 王勇,刘思国,王春来,宫强,刘建东,刘慧芳,周媛媛,常月红,云孟克,李广兴. 中国兽医科学. 2007(07)
[9]鸡白痢沙门菌基因组差异片段的筛选与分析[J]. 徐耀辉,焦新安,李求春,潘志明,黄金林. 中国兽医科学. 2007(07)
[10]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进展[J]. 华升,梅书棋,曾德芳,徐涤平,李勇. 动物医学进展. 2006(11)
博士论文
[1]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诊断方法与灭活疫苗的研究[D]. 蔡旭旺.华中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3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293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