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繁殖特性和草地危害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繁殖特性和草地危害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优势鼠种之一,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变化与其繁殖特性密切相关,而繁殖特性又与其栖息地质量有关。为了明晰高原鼢鼠繁殖特性与栖息草地质量的关系,并客观评价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的危害程度,本研究选择祁连山东段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乡,通过研究不同种群密度的高原鼢鼠繁殖特性季节性变化与栖息地质量之间关系;短期捕杀对高原鼢鼠繁殖特性及其栖息地质量的影响;高原鼢鼠种群特征与环境因子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关系;以及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生产和生态功能危害评价。结果表明:1在高原鼢鼠繁殖期,不同种群密度区雌雄个体繁殖强度无显著性差异;高原鼢鼠性比在繁殖高峰期表现为低密度区大于高密度区,而在繁殖初期和繁殖末期为高密度区大于低密度区;不同种群密度区之间,草地植物学组成、草地产草量、家畜可食牧草产量和地下根重量无显著性差异,而0~30 cm土层根系根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除高原鼢鼠采食深度(0~20 cm)外,不同密度区土壤紧实度无显著性差异,而0~3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2短期捕杀高原鼢鼠后,其繁殖强度与捕杀前无显著性差异;短期捕杀后,样地新鼠丘面积占草地面积的比例和家畜可食牧草产量显著减小,而草地鼠丘产草量和草地产草量与捕杀前无显著性差异;捕杀前后,土壤物理性质无显著性差异,但捕杀后草地杂类草比例有所增大。3 2008~2014年,研究区域高原鼢鼠体重、妊娠率和种群密度年度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年际间亦无显著性差异;高原鼢鼠雌雄个体重以及种群密度和妊娠率均与环境因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年均降水量及年均温均无相关关系。4不同高原鼢鼠种群密度的区域,草地产草量、总盖度、家畜可食牧草产量和鼠丘产草量无显著性差异;草地植物群落结构、新鼠丘面积占调查区面积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除高原鼢鼠采食深度(0~20 cm)外,3个种群密度区土壤紧实度无显著性差异,而0~30 cm处土壤水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大小与危害评价有着密切关系,在高寒草甸区,单个样方调查面积以0.5 hm2以上为宜。
【关键词】:高寒草甸 高原鼢鼠 繁殖特性 植被群落结构 土壤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2.6
【目录】:
- 摘要2-3
- SUMMARY3-7
- 第一章 前言7-10
- 1.1 研究背景7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7-8
- 1.3 研究内容8-9
- 1.4 技术路线9-10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10-20
- 2.1 环境因子对鼢鼠繁殖的影响10-12
- 2.2 性比12
- 2.3 繁殖强度的季节性变化和繁殖时期12-14
- 2.3.1 繁殖强度季节性变化12-13
- 2.3.2 繁殖时期和交配行为13-14
- 2.4 胎仔数量的季节性变化14-15
- 2.5 妊娠率和妊娠期15
- 2.6 交配地点和求偶方式15-16
- 2.7 繁殖与草地质量的关系16
- 2.8 捕杀对繁殖及其栖息地质量的影响16-17
- 2.9 小结17-20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20-26
- 3.1 研究区概况20
- 3.2 试验材料与设计20-26
- 3.2.1 高原鼢鼠繁殖特性及其与草地质量的关系20-21
- 3.2.1.1 试验设计20
- 3.2.1.2 监测指标及方法20-21
- 3.2.2 短期捕杀对高原鼢鼠繁殖特性及其草地质量的影响21-22
- 3.2.2.1 试验设计21-22
- 3.2.2.2 监测指标及方法22
- 3.2.3 高原鼢鼠种群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2-24
- 3.2.3.1 试验设计23
- 3.2.3.2 数据来源23-24
- 3.2.4 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危害评价24-25
- 3.2.4.1 试验设计24
- 3.2.4.2 监测指标及方法24-25
- 3.2.5 数据分析25-26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26-47
- 4.1 高原鼢鼠繁殖特性及其与草地质量的关系26-32
- 4.1.1 繁殖特性的季节性变化26-28
- 4.1.1.1 繁殖强度26-27
- 4.1.1.2 性比和繁殖指数27-28
- 4.1.2 种群密度对繁殖特性的影响28-29
- 4.1.2.1 种群密度对繁殖强度的影响28-29
- 4.1.2.2 种群密度对性比和繁殖指数的影响29
- 4.1.3 种群密度对草地质量的影响29-32
- 4.1.3.1 不同种群密度植物学组成的变化29-30
- 4.1.3.2 不同种群密度草地生物量、盖度和根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30-31
- 4.1.3.3 不同种群密度土壤紧实度和水分的变化31-32
- 4.2 短期捕杀对高原鼢鼠繁殖特性及其草地质量的影响32-37
- 4.2.1 捕杀前后繁殖强度的变化32-33
- 4.2.1.1 雄性繁殖强度32-33
- 4.2.1.2 雌性繁殖强度33
- 4.2.2 捕杀前后草地质量的变化33-35
- 4.2.2.1 新鼠丘面积占草地面积的比例33-34
- 4.2.2.2 鼠丘产草量和草地产草量34-35
- 4.2.3 捕杀前后植被群落结构的变化35-36
- 4.2.4 捕杀前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36-37
- 4.3 高原鼢鼠生境适合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37-41
- 4.3.1 高原鼢鼠体重、妊娠率和种群密度的年度变化37
- 4.3.2 高原鼢鼠栖息地植被(NDVI)的年度变化37-38
- 4.3.3 高原鼢鼠体重、妊娠率和种群密度与NDVI的相关性38-39
- 4.3.4 高原鼢鼠体重、妊娠率和种群密度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性39-41
- 4.4 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危害评价41-47
- 4.4.1 鼠丘数量与绝对鼠密度的关系41-42
- 4.4.2 种群密度对地上产草量的影响42-43
- 4.4.2.1 不同种群密度下鼠丘面积和鼠丘产草量比较42-43
- 4.4.2.2 不同种群密度小非鼠丘草地产草量和可食牧草产量比较43
- 4.4.3 不同种群密度下植被群落结构比较43-44
- 4.4.4 不同种群密度下土壤紧实度和水分比较44-45
- 4.4.5 调查取样面积大小对高原鼢鼠危害评价45-47
- 第五章 讨论47-55
- 5.1 高原鼢鼠繁殖特性及其与草地质量的关系47-48
- 5.2 短期捕杀对高原鼢鼠繁殖特性及其与草地质量的影响48-50
- 5.2.1 捕杀对繁殖的影响48-49
- 5.2.2 捕杀对栖息地质量的影响49-50
- 5.3 高原鼢鼠生境适合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50-52
- 5.3.1 高原鼢鼠繁种群波动50-51
- 5.3.2 高原鼢鼠体重变化51-52
- 5.3.3 高原鼢鼠妊娠率变化52
- 5.4 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危害评价52-55
- 第六章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62
- 致谢62-64
- 作者简介64-65
- 导师简介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帅;花立民;聂中南;郑阳;;草地干重排序快速监测方法在高寒草甸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2015年12期
2 胡雷;阿的鲁骥;字洪标;王长庭;;高原鼢鼠扰动及恢复年限对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9期
3 周建伟;花立民;王巧玲;刘丽;王贵珍;;天祝高寒草甸高原鼢鼠鼠丘植被演替调查[J];草原与草坪;2014年03期
4 张灵菲;张新中;张燕X;冶娜娜;傅华;江小雷;;鼢鼠土丘演替对植物功能群与生产力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4年02期
5 王日龙;;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初探[J];山西林业科技;2013年04期
6 姚丽敏;魏立;厍平;;同朔林区中华鼢鼠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探讨[J];山西林业科技;2013年02期
7 韩艳静;张晓东;付和平;武晓东;甘红军;;不育剂EP-1对内蒙古荒漠啮齿动物优势种群繁殖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3年02期
8 花立民;;玛曲草原植被NDVI与气候和载畜量变化的关系分析[J];草业学报;2012年04期
9 刘锦上;张卫国;江小雷;卫万荣;葛庆征;;高原鼢鼠洞道空间对高寒草甸植被性状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1年06期
10 王茁;谢树春;;生殖后期甘肃鼢鼠性识别与尿液气味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本文关键词: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繁殖特性和草地危害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29743.html